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高强激光智能加工装备关键技术产学研开发中心 作品数:12 被引量:70 H指数:6 发文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冶金工程 更多>>
焊接速度对TRIP590高强钢激光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17年 采用光纤激光器对1.5mm厚TRIP590钢板进行对接焊,观察了接头的宏观形貌和显微组织,测试了其硬度和拉伸性能,分析了焊接速度(0.050,0.067,0.083m·s^(-1))对焊缝成形、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和较高的焊接速度均不利于焊缝成形,焊缝表面均有较大的凹陷,焊接速度对组织与性能影响不大;焊缝区和近焊缝热影响区组织主要为马氏体组织,该区硬度较高,约为母材的2倍;近母材侧热影响区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和马氏体组织,且距焊缝越远,马氏体组织越少,硬度也急剧下降;焊接接头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稍高于母材的,塑性略低于母材的;接头均在母材区发生断裂,且为韧性断裂。 杨智华 杨尚磊 庹文海 姜亦帅 王妍 张冬梅关键词:TRIP钢 激光焊接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两侧分别单、双道MIG焊接A7N01铝合金T形接头的显微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2019年 采用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焊)工艺对A7N01铝合金T形接头两侧分别进行单、双道焊接,研究了接头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疲劳性能,分析了单、双道焊接的影响。结果表明:单道焊侧从熔合区至焊缝中心的显微组织依次由细晶、柱状晶和等轴晶组成,双道焊侧熔合线附近的显微组织与单道焊侧的相似,在两道焊缝交界处形成了柱状晶,且第一道焊缝的柱状晶相对粗大;接头两侧的母材区均存在软化区,且单道焊侧的软化程度更明显;两侧分别为单、双道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比两侧均单道焊的短,疲劳裂纹萌生于焊趾表面并向内部扩展,断口呈现准解理断裂和韧性断裂的混合断裂模式。 顾佳星 杨尚磊 段晨风 熊琦关键词:T形接头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7050高强铝合金激光焊接接头的组织性能 被引量:11 2018年 采用光纤激光对3mm厚的7050铝合金板进行了对接焊,分析了焊接工艺对焊缝成形的影响,并对接头的微观组织、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断口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为3kW,焊接速度为4m·min^(-1),光斑直径为0.2mm时,能够得到性能良好的焊接接头。焊缝中心以等轴晶组织为主,晶界处弥散分布着Al-Cu金属间化合物,焊缝边缘为柱状晶组织,热影响区(HAZ)较窄。焊缝中无强化相析出,热影响区的强化相有所熔解。接头硬度分布不均匀,焊缝处硬度最低,热影响区发生明显软化。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为307 MPa,接头拉伸后断于焊缝,断口处有小韧窝,呈沿晶脆性断裂特征。 谢超杰 杨尚磊 刘浩博 刘浩博 曹亚明 张琪关键词:激光技术 激光焊接 7050铝合金 力学性能 5052铝合金高频微振激光焊接疲劳性能及损伤行为 被引量:4 2019年 采用光纤激光器对5 mm厚的5052铝合金进行振动焊接,研究其接头组织、残余应力对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振动焊接的焊缝组织柱状晶数量明显减少,组织较常规焊缝更均匀细密。采用合适的振动频率与振动加速度,焊缝残余应力可低至140 MPa,而常规焊接焊缝的残余应力高达335 MPa。在应力比为0.1的拉-拉疲劳条件下,母材和接头的条件疲劳极限分别为160 MPa和120 MPa。疲劳源区位于表面缺陷处,裂纹以穿晶形式扩展,大量疲劳条带及二次裂纹产生于断口处。 张巍 卢庆华 任新怀 白永真 金杰文 欧徉伶关键词:激光光学 机械振动 焊缝组织 残余应力 机械振动对激光焊接接头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5年 振动焊接工艺能有效细化接头组织晶粒,降低残余应力,提高焊接质量。为了研究振动焊接工艺在激光焊接方面的应用,选用316不锈钢作为试验材料,利用机械振动辅助激光焊接的工艺方法,通过改变机械振动参数和焊接速度,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焊后接头组织,对比分析不同振动频率和焊接速度下接头的微观组织形貌。结果表明,机械振动可以细化焊后组织中形成的柱状晶,使柱状枝晶破碎且向不同方向生长,晶轴间与焊缝中心处的等轴晶增加。提高焊接速度后,振动的加入能够细化焊缝区出现的粗大柱状晶。同时,振动可以减少焊后在奥氏体基体晶界处形成的网状高温铁素体和点状碳化物,使其趋于弥散。试验还对焊接接头进行显微硬度测试,发现振动焊接下得到的焊缝区接头组织硬度较高,且较高共振频率下硬度增加明显。 彭必荣 卢庆华 何晓峰 郭崇关键词:机械振动 激光焊接 轨道交通用6082-T6铝合金MIG焊接接头组织与疲劳性能 被引量:16 2015年 对轨道交通用6082-T6铝合金进行MIG焊接,使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分别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相结构与显微硬度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熔合区为柱状晶组织,焊缝主要由树枝晶和胞状晶组成,焊缝中心为等轴晶,焊缝体现出联生结晶的特点。母材相组成为基体α-Al固溶体、β-Mg2Si以及单质Si,焊缝金属相组成主要为α-Al固溶体。热影响区的宽度达31mm,且存在一个软化区。设定应力比R=0,测试了铝合金的疲劳寿命,通过拟合试验数据得到S-N曲线,得到MIG焊接6082-T6铝合金焊接接头的条件疲劳极限为99MPa,为母材的72.26%。用扫描电镜对疲劳断口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疲劳断口分布的二次裂纹促进了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第二相粒子对疲劳裂纹的萌生起着重要的作用,焊缝中的气孔则容易成为疲劳源。稳态扩展区出现大量呈平行趋势且具有规则间距的疲劳条带,瞬断区存在大量韧窝和撕裂棱,体现出韧性断裂的特征。 庹文海 杨尚磊 杨文涛 张冬梅 王妍 杨智华 姜亦帅关键词:轨道交通 铝合金 MIG 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连接技术 被引量:3 2017年 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因其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磨损、耐疲劳以及热膨胀系数低等优点,加之便于使用现有的设备及生产工艺使其成形,因此,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未来,将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自动化设备等关键领域发挥巨大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连接技术,重点包括碳纤维的表面处理、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成形方法、参数选择、焊接方法等。简述了复合材料连接技术的发展,分析了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与连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碳纤维在铝合金中均匀分布、结构完整性、铝合金界面良好结合、降低孔隙率以及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连接技术等是今后研究重点。 谢超杰 杨尚磊 刘浩博 曹亚明 张琪关键词:碳纤维 铝基复合材料 润湿性 粉末冶金 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连接技术 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因其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磨损、耐疲劳以及热膨胀系数低等优点,加之便于使用现有的设备及生产工艺使其成形,因此,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未来,将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自动化设备等关键领域发挥巨大作... 谢超杰 杨尚磊 刘浩博 曹亚明 张琪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 铝/钢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7 2017年 采用冷金属过渡(Cold Metal Transfer,CMT)熔钎焊方法对6061铝合金和Q235镀锌钢进行对接焊接,采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对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和硬度进行观察.结果表明:CMT技术可获得成形良好的铝/钢接头.随着焊接速度的降低,焊缝宽度增大;焊缝区为等轴晶和树枝晶组织,熔合区为柱状晶组织.硬度测试表明:接头的维氏硬度(HV)比母材低,过渡区硬度最高,为180,焊缝硬度较低,约为80,钢侧热影响区硬度为152,熔化区存在一定的软化.拉伸试验表明: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接头抗拉强度为134 MPa,为铝合金母材的72%. 谢超杰 杨尚磊 潘晓慧 刘浩博 刘浩博关键词:异种金属 力学性能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连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8年 论述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焊接的研究现状,分析熔化焊、电阻焊、高能束焊、搅拌摩擦焊、钎焊、瞬间液相连接在焊接SiC铝基复合材料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铝基复合材料连接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要进行工程应用在连接方法和机理方面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刘浩博 杨尚磊 谢超杰 谢超杰 张琪关键词: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