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庄学院科研处(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宋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 大类招生下专业分流中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7
- 2015年
- 近年来,按照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被我国高校采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特别是专业分流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该文以南京晓庄学院行知学院为例,分析了大类招生下专业分流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影响专业分流的因素,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建议和应对策略。
- 王寰
- 关键词:大类招生影响因素
- 《论语》“不重”章断句、释义辨析
- 2014年
- 断句、释义两端,互为表里,既关乎文本,亦关涉文义,故为传统古典学之精髓。兹以《论语》“不重”章为例,试作辨析。《学而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宋钢
- 关键词:《论语》断句释义《学而篇》忠信君子
- 复杂性问题:教育起源新论被引量:2
- 2006年
- 教育起源研究论说纷呈,研究范式单一是基本原因。运用复杂理论,变换研究视角和方法,整合相关因素,获得的认识全然不同。本文是一个初步的尝试。
- 韦毅
- 关键词:教育起源研究范式
- 乡村教师生存状态的文化审视——访南京晓庄学院张相学教授被引量:1
- 2020年
-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由此吸引了一批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投入到相关研究和改革实践中。本期,我们邀请到南京晓庄学院张相学教授,以张教授正在主持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乡村教师的文化境遇及改善研究"为引子,围绕"乡村教育""乡村教师""乡土文化""教育改革"等核心点,从文化的视角畅谈乡村教师、乡村教育的未来,以飨读者。
- 张相学蔡华健
- 关键词:乡村教师教育均衡城乡教育一体化国家社科基金文化境遇
- “赤岸”地理考补
- 2015年
- 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云:"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其"赤岸"之地理考释,前人要么以实地论,认为其地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东南赤岸山,或在今甘肃临夏黄河南崖,刘家峡水库建成后没入库区(宋开玉:《杜诗释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页;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
- 朱智武
- 关键词:刘家峡水库
- “实录”与主体性的消泯:丁玲陕北后期写作的发生学考察被引量:3
- 2009年
- 随着延安整风运动后思想转变的发生,陕北后期的丁玲将文学创造的主体性作为意识形态意义上的"个人主义"之表现,作了自觉的清算和弃置。主体性的消泯,导致其此期写作步入误区:在材料积累上,她采用有意获取的方法,努力拓展了材料范围;但由于材料与内心体验之间联系的阙如和阻隔,消泯了其艺术发现的可能;这一"创造性的劳动"的缺失,使之在"实录"中呈现出了肤浅与平面化的客观主义倾向。这是她在理念上清算写作中"个人的主观主义"的必然结果。
- 秦林芳
- 关键词:主体性
- 学风建设创新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学术文章数量的大量增加,学风不端的事件频频发生。加强学风建设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优良的学风体现了一个大学的灵魂。本文以高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入手,多维度的分析,多角度探讨,如何在高校进行学风建设,促进高校学术的良性发展。
- 李逢春
-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
- 六朝墓志辑校举隅
- 2016年
- 围绕新出墓志所开展的全方位研究,可谓近年六朝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增长点之一。然于数量众多的传世文献所录“旧出”六朝墓志,却未见系统梳理与全面校勘,亦缺乏完整辑录与充分利用。而重读再解旧有六朝墓志史料,却不失为拓深墓志文献研究的重要途径。试以南朝宋谢涛墓志为例。谢涛墓志,北宋出土,宋陈思《宝刻丛编》引王厚之《复斋碑录》有提要而无录文;明陶宗仪《古刻丛钞》首录志文,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黄本骥《古志石华》复录;民国朱希祖《六朝陵墓调查报告》考释较全面,然存疏漏。现择其要者补正如下:
- 朱智武
- 关键词:传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