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学系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卢海涛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液蛋白质组学中样品前期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 2014年
- 尿液是血液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排泻及分泌产生的终末代谢产物,其组成与性状可反映整个泌尿系统的状况。尤其是尿液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携带有泌尿系统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各种信息,而尿液蛋白质组学是诠释尿液蛋白所携带信息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而且此研究可以发现体内很多疾病的生物标志,例如膀胱癌和肾炎等。然而尿液中的盐浓度高,代谢废物多,还有很多低浓度的复合物,复杂的组成成分大大增加了尿液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难度。因此,尿液样品的前期处理在尿液蛋白质组学分析和疾病分析过程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本文着重阐述近年来国内外尿液蛋白质组学样品的前期处理方法以及各方法的比较。
- 卢海涛牛超倪茂巍朱忠欣丛维涛金利泰
- 关键词:泌尿系统疾病发生组成成分肾小球滤过代谢产物生物标志
- 纳洛酮联合地塞米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纳洛酮联合地塞米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0.9%氯化钠注射液)组、模型(0.9%氯化钠注射液)组、纳洛酮(1 mg/kg)组、地塞米松(1 mg/kg)组和联用(纳洛酮1 mg/kg+地塞米松1mg/kg)组,每组10只。后4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同时阻断后再灌注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模型,再灌注5 min后各组小鼠ip给予相应药物。再灌注24 h后对各组小鼠卒中指数和神经病学症状进行评分,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小鼠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卒中指数和神经病学症状评分升高,脑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纳洛酮组、地塞米松组和联用组小鼠卒中指数和神经病学症状评分降低,脑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减少、SOD活性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纳洛酮组或地塞米松组比较,联用组小鼠卒中指数和神经病学症状评分减小,脑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减少、SOD活性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镜下观察,模型组小鼠神经细胞排列松散,形态异常肿大,出现核固缩等病理变化;纳洛酮组小鼠神经元细胞基本正常,但仍有部分细胞出现核固缩;地塞米松组小鼠出现严重的神经细胞凋亡等病理变化;联用组小鼠神经细胞基本正常,只有极少数细胞异常。结论:纳洛酮、地塞米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的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 林彬林雨婷张羽施天佳蔡超朱新波
- 关键词:纳洛酮地塞米松脑缺血再灌注小鼠
- 不同产地黄药子中黄独乙素的含量测定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药子中黄独乙素的含量并比较其差异。方法 药材粉末用纯净水直接煎二次,合并水煎液,采用Kromasil-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醋酸=34∶66∶0.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5℃。结果 黄独乙素在26.0~130.0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不同产地黄药子中黄独乙素平均含量:河北〉广西〉江苏〉四川〉浙江。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不同产地黄药子中黄独乙素的含量测定。
- 沈雄荣董建勇
- 关键词:黄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