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晓敏

作品数:13 被引量:371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企业
  • 8篇社会
  • 8篇社会企业
  • 3篇营利
  • 3篇营利组织
  • 3篇非营利
  • 3篇非营利组织
  • 2篇社会创新
  • 2篇社会影响力
  • 2篇社会责任
  • 2篇提升模式
  • 2篇劳工标准
  • 2篇公益
  • 2篇公益类事业单...
  • 1篇新生代
  • 1篇行为守则
  • 1篇血汗工厂
  • 1篇有权
  • 1篇知识
  • 1篇知识传播

机构

  • 11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13篇余晓敏
  • 3篇张秀兰
  • 2篇徐晓新
  • 2篇张强
  • 1篇潘毅
  • 1篇赖佐夫
  • 1篇刘忠祥
  • 1篇李娜

传媒

  • 4篇经济社会体制...
  • 3篇社会学研究
  • 1篇开放时代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税务研究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中青年改革开...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来自社会企业的启示被引量:19
2013年
公益类事业单位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寻找改革路径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快速兴起的社会企业可资借鉴。社会企业是"运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的"的组织。它通过引入社会企业家精神和治理模式、组织架构等方面的创新,在平衡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方面,实现了对传统非营利组织的超越。社会企业的实践演进和理论研究,也为我们公益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应走出公益性定位和市场化手段相互冲突的认识误区,围绕实现公益目标和增强活力、能力的中心,汲取社会企业的有益经验,重视相关立法,通过管办分离和强化监管,促进公益类事业单位多元参与的法人治理模式的构建,创新人事制度,培养和任用社会企业家。要认识到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的复杂性,改革过程中要重视植入反思机制。
徐晓新张秀兰余晓敏
关键词: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家事业单位改革非营利组织
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来自社会企业的启示
公益类事业单位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寻找改革路径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快速兴起的社会企业可资借鉴。社会企业是"运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的"的组织。它通过引入社会企业家精神和治理模式、组...
徐晓新张秀兰余晓敏
关键词:人事制度
社会企业的治理研究:国际比较与中国模式被引量:21
2012年
过去几年间,各种类型的社会企业在中国发展迅速。新兴社会企业的治理问题也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议题。文章以国际比较为视角,探究我国不同类型社会企业在治理结构和治理过程上的具体差异,讨论西方不同社会企业治理模式在中国情境中的现实相关性和运用价值。
余晓敏
关键词:社会企业所有权
我国社会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提升模式及效果研究
2023年
我国的社会企业通过哪些模式提升社会影响力?不同模式的提升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关于上述问题目前缺乏适用的分析框架、测量指标以及实证研究。文章旨在弥补上述研究空白,通过对全国309份社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量化分析,揭示我国社会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提升模式的整体特征,探讨不同模式对提升效果的差异化影响。主要研究发现如下:其一,社会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提升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其中“组织内部(直接)模式”(即能力建设和组织增长)的采用率高于“组织外部(间接)模式”(即契约合作与知识传播);其二,多数社会企业混合使用多种模式,而模式的多样化程度对提升效果产生正向影响;其三,组织外部(间接)模式对于提升效果的贡献大于组织内部(直接)模式。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社会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实践中存在着“发展悖论”,对此,文章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改善建议。
余晓敏张尊夏豪宇
关键词:社会创业组织社会企业社会影响力提升模式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企业被引量:78
2011年
在过去数年间,有关社会企业的讨论与实践在中国悄然兴起,社会企业在就业、扶贫、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社区建设、环保等领域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社会企业在欧美、东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实践进行比较,探讨中国社会企业在发展起源、法律框架、组织特征等方面的特殊性。基于对相关法规、二手资料和经典案例的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中国社会企业在社会使命、组织性质、法律形式和治理模式等多种维度上具有差异性;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社会企业面临的制度环境尚处于发育阶段,为社会企业发展提供的经济、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尚十分有限。尽管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社会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在所有制性质、税收优惠、组织治理等方面仍有待完善。
余晓敏张强赖佐夫
关键词: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
国际玩具供应链中的企业社会责任——沃尔玛中国玩具供应厂的经验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开始面临公众对其全球供应链中劳工问题的广泛批评。1992年,像其他许多世界知名的品牌商和零售商一样,沃尔玛制订了与劳工权益相关的"公司行为守则",向消费者和公众承诺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其全球的供应商按照守则所规定的劳工标准,改善劳动条件,维护工人最基本的权益。这种由国际零售商为主导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是如何通过其全球供应链得以推行的?公司行为守则的实施对于改善企业层面的劳工标准产生了什么样的实际效果?本文基于对沃尔玛在深圳的三家玩具供应商工厂的经验研究,探讨沃尔玛守则的实施机制及其对工厂层面劳工标准的实际影响。
余晓敏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国际零售商沃尔玛玩具劳工标准
消费社会与“新生代打工妹”主体性再造被引量:148
2008年
农民工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问题近年来成为公共政策和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中国市场经济改革阶段形成的特殊阶级、性别、城乡、族群等社会结构造就了"打工妹"独特的"主体性"(subjectivity)。消费革命的到来和消费社会的形成对于打工妹的身份认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立足于中国消费革命的社会现实,将主体性社会建构的空间由生产领域扩展到消费领域,洞悉中国消费革命中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分析"新生代打工妹"的独特消费模式,着重探讨"新生代打工妹"的社会身份是如何在国家、资本与社会的合力下,在生产领域被建构成为廉价、卑微、次等的"生产主体"(producing subject),而打工妹们又是怎样在消费领域进行再造,渴望成为更自由、平等、有价值、受尊重的"消费主体"(consuming subject),以及这种生产与消费主体是如何相互建构的。
余晓敏潘毅
关键词:打工妹农民工主体性身份认同
跨国公司行为守则与中国外资企业劳工标准——一项“跨国—国家—地方”分析框架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8
2007年
本文通过考察美国某跨国公司在中国南方一家运动鞋供应商工厂实施其"人权生产标准"的过程,重点关注工时、工资、自由结社和集体谈判等三个最具争议的劳工标准问题,以探讨跨国公司的行为守则对于我国外资企业劳工标准和劳动关系的影响。并借助"跨国—国家—地方"的分析框架对于这种影响的复杂性进行比较全面的解析。
余晓敏
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劳工标准劳动关系
我国基金会的税收制度被引量:5
2010年
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基金会增长迅速,成为推动各项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各国经验表明,完善的税收政策对于基金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视角,讨论我国基金会税制的现实状况,分析其制度缺陷,并就其完善提出建议。
余晓敏刘忠祥张强张秀兰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基金会税收制度
社会企业型在线慈善商店的创新模式分析——基于“善淘网”的案例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社会企业在我国发展成为重要的社会创新主体。然而,现有文献对于社会企业的创新过程与创新模式却缺乏深入的经验研究。文章通过分析国内第一家社会企业型在线慈善商店(即善淘网)的创新实践过程,探究我国社会企业的创新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善淘网在创新方面的经验可能将为其他社会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余晓敏李娜
关键词:社会企业社会创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