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长林
- 作品数:110 被引量:367H指数:10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核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ABO血型不合的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被引量:3
- 2005年
- 为了探讨ABO血型不合对HLA相合的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NAST)的影响 ,回顾分析了 15例ABO血型主要不合 ,9例次要不合的HLA相合的NAST的临床特点 ,并选用同期ABO血型相合的NAST作成组比较。结果显示 :2 4例ABO血型不合的NAST受者在输入供者外周血干细胞悬液时无 1例发生急性溶血 ,但有2例发生迟发性溶血。统计学分析表明 ,ABO血型不合对NAST骨髓植活、血小板恢复、GVHD、疾病复发及无病生存均无影响。在ABO血型主要不合组 ,红系开始恢复时间明显延迟 ,其中 1例“O”型血受者发生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持续 5个月。结论 :ABO血型不合不是NAST的障碍 ,仅在ABO血型主要不合时 ,红系恢复时间延迟。
- 孙万军郭梅乔建辉余长林王丹红孙琪云张石李新艾辉胜
- 关键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BO血型不合
-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败血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败血症的易感因素、病原菌分布、感染部位、预后及治疗,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8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80例恶性血液病并发败血症患者中有68例处于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占85.0%,;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是前3位病原菌,分别占32.5%、20.0%、8.8%;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最敏感药物分别为美罗培南和利奈唑胺;以碳青霉烯类为主的经验用药可以覆盖81.6%的败血症病原菌。结论革兰阴性菌是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以碳青霉烯类为主的经验性降阶梯治疗可提高败血症的治愈率;粒细胞缺乏、并发肺部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血液病疾病状态及经验用药与药敏相符度是影响转归的因素。
- 常晓丽董征孙琪云乔建辉余长林胡锴勋艾辉胜郭梅
-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化疗耐药细菌败血症
- 原供者或第三方干细胞输注在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中的作用
- 目的:探讨供者干细胞输注(DSI)在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复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5例白血病移植后复发患者分别在复发后给予DSI加或不加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10例采用原供者干细胞输注,5例采用了第三方单倍体相合...
- 乔建辉郭梅余长林孙琪云胡锴勋董征乔均晓张金超张泽川艾辉胜
- 关键词:干细胞输注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复发治疗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环孢素 A 体内外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性的观察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进一步了解环孢素 A ( C S A)体内外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性的机理,阐明其量效关系。方法:采用高压液相法测定白血病患者体内 C S A 的血药浓度,并同时在体外采用溴化四氮唑蓝( M T T)法比较 C S A 的逆转作用。结果: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C S A 的逆转作用与其浓度成正相关,但 C S A 大于 1 m g/ L 时,本身对白血病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结论:提示我们在临床应用中,应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加大 C S A 的用量,同时密切注意 C S A 加重化疗引起的严重的骨髓抑制及其他副作用。
- 乔建辉艾辉胜刘广贤张婧王丹红余长林郭梅
- 关键词:环孢素A白血病逆转剂
- 不同时间输注受者动员脾细胞对小鼠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研究小鼠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不同时间输注G-CSF动员的自体脾细胞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GVHD阳性对照组(control group)、移植后1 d受者细胞输注组(+1 d group)、移植后4 d受者细胞输注组(+4 d group)、移植后7 d受者细胞输注组(+7 d group)。输注3×10~7的G-CSF动员后的受者脾细胞,观察GVHD临床体征及病理变化,并检测各组外周血中CD3^+CD4^+、CD3^+CD8^+细胞亚群及其FasL的表达变化。结果:移植后4 d组的GVHD发生率明显降低,中位存活时间>60 d,显著高于对照(24 d)、移植后1 d(21 d)和移植后7 d组(28 d)(P<0.01),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Fasl的表达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单倍体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4 d,输注G-CSF动员的受者脾细胞能抑制供者T淋巴细胞的FasL的表达,显著减少GVHD的发生。
- 王俊辉邓磊王路梁晨王一刘铁强黄珊黄雅静蔡博董征左红莉孙琪云乔建辉余长林胡锴勋艾辉胜郭梅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 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微小残留病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前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动态监测微小残留病(MRD),以预测移植后急性白血病(AL)复发的意义,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行NST的成人AL患者51例,对所有患者移植前骨髓形态学完全缓解(CR)期内,移植前35 d内、移植后1、2、3月内,以后每3月至移植后2年、2年后每6个月内采集骨髓监测MRD。低水平MRD组(A组)共33例(移植后每次检测MRD<0.2%),高水平MRD组(B组)共18例(移植后动态监测MRD,至少1次≥0.2%)。结果:移植后2组2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6.1%和50%(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移植后M RD≥0.2%是AL移植后复发的独立的高危因素,高水平MRD组复发风险是低水平MRD组的5.84倍(P=0.036)。移植后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死亡率分别为81.8%和46.3%(P=0.036)。结论: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中,采用FCM动态监测MRD是预测移植后早期复发的重要方法,移植后MRD≥0.2%可作为白血病早期复发的预警,以及指导临床早期给予干预措施的重要依据。
- 刘雄雄刘铁强郭梅孙琪云乔建辉胡锴勋李冰霞姚波余长林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 霉酚酸酯和非霉酚酸酯方案预防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比较
- 2003年
- 郭梅余长林王丹红乔建辉时葆赋孙万军孙琪云姚波张石艾辉胜
- 关键词: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霉酚酸酯免疫抑制剂
-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被引量:1
- 2001年
- 为探讨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NAPBSCT)在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中的作用 ,4例HLA完全相合的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 (2例肝炎相关性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2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接受了NAPBSCT ,结果 4例均顺利度过造血抑制期并移植成功 (完全性植入 3例 ,嵌和性植入 1例 ) ,外周血象及骨髓造血功能快速恢复正常。 4例均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和间质性肺炎等并发症。本结果初步表明 :NAPBSCT简单、安全、并发症轻、造血功能重建快 ,为SAA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 余长林艾辉胜王丹红乔建辉郭梅孙万军张石侯采妍姚波
- 关键词:预处理再生障碍性贫血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HLA-A~*0201/WT1五聚体联合胞内IFNγ染色在检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WT1特异性T细胞中的应用
- 2010年
- 本研究探讨五聚体及胞内因子染色在定性定量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中的应用价值。用RT-PCR方法检测受试者WT1表达水平;用HLA-A*0201/WT1五聚体及胞内IFNγ染色检测14例表达HLA-A*0201的白血病患者全相合移植前后及其供者外周血中的WT1特异性T细胞。结果表明:14例供者中2例有低水平WT1表达,白血病患者均有不同水平的WT1表达。14例供者均未检测到WT1+CD8+CTL和WT1+IFNγ+细胞;移植前14例患者中2例可检出WT1+CD8+CTL,3例检出WT1+IFNγ+细胞,二者间无明显差异(p=0.357),而移植后均可检出WT1+CD8+CTL和WT1+IFNγ+细胞,明显高于移植前(p值均<0.01)。移植后大部分患者均在30天内检出WT1+CD8+CTL和WT1+IFNγ+细胞,但后者检出率高于前者(p=0.014)。14例患者中WT1+CD8+CTL峰值中位数为0.18%,而WT1+IFNγ+细胞峰值中位数为0.83%,明显高于前者(p=0.005);WT1+CD8+CTL峰值中位时间为移植后75天,WT1+IFNγ+细胞峰值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05天,但二者间无明显差异(p=0.455)。结论:五聚体及胞内IFNγ染色能有效检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白血病抗原特异性T细胞;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有助于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准确定性定量检测。
- 魏立孙雪东左洪莉刘铁强郭梅刘广贤孙琪云乔建辉王丹红余长林胡凯勋董征艾辉胜
- 关键词:白血病
-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以重组腺病毒(Ad)为载体,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转染至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中,为MSCs体内示踪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全骨髓细胞贴壁法分离纯化小鼠MSCs并体外扩增、鉴定,以重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Ad-EGFP)转染,并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率,CCK-8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转染后10h MSCs开始表达荧光,6~8天达高峰,转染率可达92.3%,28天仍有表达;转染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未转染细胞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d-EGFP能高效、安全的转染mMSCs。
- 宁昌胡锴勋余长林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腺病毒基因转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