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海玲
- 作品数:8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口腔幽门螺杆菌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3年
- 目的 明确口腔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 10 2例有上腹部症状、并经全口牙周检查有不同程度牙周炎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 ,每例均取口腔标本进行Hp检测。用二氧化硅微粒法提取所有样本中的DNA ,引物选用尿素酶C基因和CagA基因进行PCR扩增。结果 胃Hp阳性组的口腔Hp检出率 (n =5 8,4 3.1% )高于胃Hp阴性组(n =4 4 ,2 2 .7%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5 8例胃Hp阳性患者经药物治疗后 4周进行胃Hp的复查 ,其中口腔Hp阳性者的胃Hp根除率 (6 4 0 % ,16 / 2 5 )低于口腔Hp阴性者 (72 .7% ,2 4 / 33) ;治疗后 1年 ,口腔Hp阳性者的胃Hp根除率 (36 .0 % )与Hp阴性者的根除率 (6 3.6 % )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胃Hp的根除率受口腔Hp存在的影响 ;
- 侯海玲孟焕新胡文杰王景文
- 关键词:口腔幽门螺杆菌牙周炎牙菌斑HP
- 口腔幽门螺杆菌与胃幽门螺杆菌关系的研究
- 目的:明确口腔幽门螺杆菌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并分析胃病患者胃Hp和口腔Hp的基因型,以及同一家庭成员口腔Hp的基因型,以明确胃与口腔的Hp是否具有同源性.结论:胃Hp的根除率受口腔Hp的影响,而口腔Hp的存在与牙...
- 侯海玲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牙周炎牙菌斑胃病
- 牙周基础治疗对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被引量:28
- 2002年
- 目的 :分析牙周炎与胃内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 ,Hp)的关系以及牙周基础治疗对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有慢性牙周炎且胃镜活检尿素酶阳性、病理诊断为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91人进行三联药物治疗 ,其中 3 3人还同时进行了牙周基础治疗。三联药物治疗后分析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与患者牙周临床指数的关系 ,以及牙周基础治疗对胃内Hp根除率的影响。 结果 :4个位点平均牙周袋深 <4mm组的患者三联药物治疗 4周后及 1年后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平均袋深≥ 4mm组的患者 (80 %vs5 2 .2 % ,62 .9%vs 3 4.5 % ,P <0 .0 5 )。经过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 1年后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未做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 (63 .6%vs 3 4.5 % ,P <0 .0 5 )。结论 :药物治疗Hp的根除率与患者的牙周状况和口腔卫生状况有关。口腔Hp可能是胃Hp再感染的病原因素 ,因此对胃内Hp感染同时伴有牙周炎的患者在进行三联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配合牙周基础治疗。
- 侯海玲孟焕新胡文杰杨宗萍王景文
- 关键词:牙周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甲硝唑
- 绝经期妇女灼口综合征唾液免疫球蛋白的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研究绝经期妇女灼口综合征 ( BMS)患者唾液流率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 :对 2 9例绝经期妇女 BMS患者及 2 0例无 BMS的绝经期妇女的唾液流率 ,p H值及静态和动态混合唾液中 SIg A,Ig G,Ig M进行观察 ,并行问卷调查。结果 :BMS组静态及动态混合唾液流率及 p H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P>0 .0 5 ) ,而静态和动态混合唾液 SIg A明显低于对照组 ,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Ig M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P<0 .0 5和 P<0 .0 1)。结论
- 侯海玲杨宗萍
- 关键词:灼口综合征唾液免疫球蛋白绝经期妇女
- Pyrosequencing检测口腔与胃中的幽门螺杆菌16SrDNAV1区基因序列被引量:20
- 2005年
- 目的通过Pyrosequencing检测口腔与胃幽门螺杆菌16SrDNAV1区序列基因片段分析,以进一步验证口—口传播的的假设。方法选择18例患有慢性中度牙周炎且胃镜活检Hp感染阳性患者及其中10例患者的家属。提取患者胃、牙菌斑和含漱液共74例样本中的DNA,PCR扩增阳性后pyrosequecing检测16SrDNAV1区序列基因片段。结果患者胃和口腔Hp及其家属口腔Hp的序列相比较,有0~1个碱基不同。结论口腔中的Hp与胃内Hp16SrDNAV1区基因型比较95.8%~100%的同源性,口腔可能为Hp的聚集地。口腔Hp可能与胃Hp感染的复发或再感染有关。
- 侯海玲孟焕新胡伏莲成虹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牙周炎牙菌斑PYROSEQUENCING
- 牙周基础治疗对口腔幽门螺杆菌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明确牙周基础治疗与口腔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 ,Hp)存在的关系。分析胃Hp与口腔Hp的基因型 ,以明确胃与口腔的Hp是否具有同源性。 方法 :选择 5 6例有慢性中度牙周炎且胃镜活检Hp感染阳性患者分为 2组。提取所有口腔样本中的DNA ,PCR扩增 ,比较药物治疗组与药物治疗加牙周基础治疗组治疗前后 2组口腔Hp检出率的差别。对比分析其中 5位患者和 1位家属胃和口腔PCR产物的序列。结果 :2组患者不同的治疗后口腔Hp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别 ( 3 .0 %vs 2 6.1% ,P <0 .0 5 )。胃和口腔Hp的序列相比较 ,相同者 1例 ,可能相同者 1例 ,有 1~ 4个碱基不同者 2例。 1例患者及其家属口腔中均检出Hp ,两者的序列有 3个不同。 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有助于口腔Hp的根除。口腔中有可能同时存在多个Hp菌株 。
- 侯海玲孟焕新胡伏莲成虹王景文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牙周炎牙菌斑聚合酶链反应基因型
- 绝经期妇女灼口综合征与唾液生化成分及雌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了解绝经期妇女灼口综合征 (BMS)患者唾液生化成分及雌激素水平的改变与BMS发生间的关系。方法 对 46例绝经期妇女BMS患者及 40例无BMS的绝经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 ,并行唾液总蛋白、Na、K、Cl-、Ca、P(PO3 -4 )、Mg的含量分析及促卵泡素 (FSH)、雌二醇 (E2 )水平测定。结果 BMS组唾液总蛋白、Na、Cl-、P值均高于对照组 ,统计学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Ca值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K和Mg值却无显著差异。此外 ,BMS组FS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E2 值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绝经期妇女灼口综合征与其唾液生化成分及FSH、E2
- 侯海玲杨宗萍
- 关键词:灼口综合征唾液雌激素绝经期
- 不同方法检测牙菌斑中幽门螺杆菌的比较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用二氧化硅微粒法提取DNA检测口腔标本中幽门螺杆菌可行性及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 选择 5 0例因上腹部症状且有不同程度牙周炎的胃镜检查者 5 0例。每例均取口腔标本。比较二氧化硅微粒法与DNA快提法两种不同方法提取胃及口腔样本中的DNA ,引物选用尿素酶C基因和CagA基因进行PCR扩增。结果 SiO2 微粒法提取DNA检测菌斑和含漱液中的幽门螺杆菌与InstageneMatrix提取DNA(Bio-rad)比较灵敏度为 93.8% (30 / 32 ) ,特异性为 10 0 % (6 8/ 6 8)。结论 SiO2 微粒法提取菌斑和含漱液中的DNA操作简便 ,可作为InstageneMatrix替代方法检测口腔中的Hp。
- 侯海玲孟焕新胡伏莲成虹胡文杰
- 关键词:牙菌斑幽门螺杆菌牙周炎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