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芳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小儿病毒性脑炎62例临床诊治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进一步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对62例病脑患儿进行脑脊液、头颅CT和脑电图检查;对呼吸衰竭,难治性惊厥持续状态和脑水肿患儿行气管插管,CPAP给氧及鲁米那钠,氯硝安定,安定和水合氯醛,甘露醇,速尿,白蛋白,地塞米松治疗。结果:62例患儿中,治愈34例,好转21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2例。结论:病脑的脑电图改变较脑脊液及头颅CT的变化为早,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大剂量鲁米那钠治疗难治性惊厥持续状态优于安定类药物,此法需要循环和呼吸支持及心电监护仪的全面监护。中、重度脑水肿应不同剂量短间隔给甘露醇,甘露醇撤退时应先减量再减次数,总疗程不大于1周。
- 刘俊芳徐晓群周波
- 关键词:脑炎病毒性诊治
- 重症手足口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目的:观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25例重症手足口病和30例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治疗前后的hs-CRP和CK-MB水平。结果:...
- 刘素琴刘俊芳袁晓玲
-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损害肌酸激酶同工酶
- 文献传递
-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新生儿窒息后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窒息新生儿108例,于生后24h内及生后第7天做血清心肌酶谱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儿出生24h内肌酸激酸、肌酸激酸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及天门冬氨酸转移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该组患儿经治疗7d后,心肌酶谱活性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通过监测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变化,可以早期发现心肌损害,尽早进行治疗,对减少窒息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有重大意义。
- 刘俊芳徐晓群张宏伟
- 关键词:窒息心肌酶谱新生儿
- 扬州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扬州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为临床医师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诊断明确的92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分析。结果:其病因依次为咳嗽变异型性哮喘(CVA)30.43%,反复呼吸道感染(27.17%),支原体感染(15.22%),鼻后滴注综合征(14.13%),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8.7%),其他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支气管异物等4例,其中反复呼吸道感染、CVA、鼻后滴注综合征、支原体感染为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患儿咳嗽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小儿慢性咳嗽明确病因,对治疗有较大帮助。
- 刘俊芳周波
- 关键词:慢性咳嗽儿童病因
- 利巴韦林气雾剂配合喜炎平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为了更有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单用喜炎平组和喜炎平加利巴韦林气雾组。结果:喜炎平组总有效率67.7%,喜炎平加利巴韦林气雾剂组有效率93.3%。结论:利巴韦林气雾剂加喜炎平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优于单用喜炎平。
- 张坤明钱汉斌刘霞刘俊芳卜笃翰
- 关键词:利巴韦林喜炎平
- 重症手足口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目的 观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25例重症手足口病和30例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治疗前后的hs-CRP和CK-MB水平.结果 ...
- 刘素琴刘俊芳袁晓玲
-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损害肌酸激酶同工酶
- 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 <正>目的为了更有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两组,单用喜炎平组和喜炎平加利巴韦林气雾组。结果喜炎平组总有效率67.7%,喜炎平组加利巴韦林气雾剂组有效率93.3%。结论利巴韦林气雾剂+喜炎平组治疗疱疹优于单用喜...
- 张坤明钱汉斌刘俊芳卜笃翰
- 关键词:利巴韦林气雾剂喜炎平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