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裕涛

作品数:25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语言文字
  • 6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翻译
  • 5篇英语
  • 4篇大学英语
  • 4篇翻译研究
  • 3篇文化
  • 3篇教学
  • 2篇大学英语后续...
  • 2篇研究学派
  • 2篇水浒
  • 2篇水浒传
  • 2篇主义
  • 2篇教育
  • 2篇解构主义
  • 2篇课程
  • 2篇后续课程
  • 2篇翻译教学
  • 2篇翻译研究学派
  • 1篇大学英语翻译
  • 1篇大学英语翻译...
  • 1篇盗贼

机构

  • 21篇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

  • 21篇华裕涛
  • 8篇冯宇玲
  • 2篇于金刚
  • 1篇张立杰
  • 1篇张晶

传媒

  • 4篇黑龙江教育学...
  • 2篇佳木斯大学社...
  • 2篇作家
  • 2篇林区教学
  • 1篇外语学刊
  • 1篇学术交流
  • 1篇成人教育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南昌教育学院...
  • 1篇文化创新比较...
  • 1篇边疆经济与文...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牡丹江教育学...
  • 1篇时代文学(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堂吉诃德》的后现代性被引量:2
2012年
《堂吉诃德》作为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被评论家们称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纵览中外对《堂吉诃德》的研究,其重点主要集中在小说人性哲理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对于小说的后现代性研究较少。小说将虚构和真实的手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虚实处理的手法和新颖的创作观点对后现代小说创作具有启发意义。此外,《堂吉诃德》多重叙述层次的特点显著,其陈述的不确定性以及戏拟手法使后现代性之解构重构性得到彰显。这些特征充分体现了其鲜明的后现代性,其中的一些创作手法被后现代主义文学所借用。
华裕涛冯宇玲
关键词:《堂吉诃德》后现代性戏拟
“互联网+”时代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刍议被引量:19
2016年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传统行业的改革创新提供最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教育的发展既是科技进步的基础,也是科技进步的最直接受益者,二者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是伴随着移动互联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而不断成熟,获得更多推广,并助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向前发展。没有绝对完美的教学模式,我们既要为翻转课堂促进教学理念升级而喝彩,也要关注和反思新的教学模式的理论不足。
张立杰华裕涛
关键词: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被引量:2
2016年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应用正加速推进时代的变革,作为科技革命第一阵地的教育界正采用全新科技理念丰富教学手段。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全新尝试,将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融入到课程改革中,建立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将带来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
华裕涛
关键词:信息技术后续课程课程建设
能力发展导向的MTI笔译测试研究
2024年
翻译测试是对被测试者所掌握的翻译知识、技巧及能力的测量,是翻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验翻译教学执行情况、评估翻译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翻译教学改革和提升学生翻译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翻译测试研究有助于推动MTI教育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提升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而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
华裕涛
关键词:翻译能力翻译硕士翻译教学
多元系统论与译者之重生
2011年
经过几代翻译人的不懈努力,现如今译者的地位重新获得了学界内外的一致认可。特别是近些年来层出不穷的翻译研究学派,和极具指导意义的诸多翻译理论的提出,使得翻译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繁荣。在这其中,佐哈的多元系统论的提出,对于译者的重生无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华裕涛
关键词:多元系统论译者重生
基于需求导向的法律英语课程建构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亟需更多通晓国际竞争规则、具有较强法律英语话语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在对外交往中合理、准确行使国际事务话语权。最新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有关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定位与课程建设的阐述对于法律英语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结合ESP研究理论成果,分析法律英语课程语言教学性质、社会需求前景、话语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以及实现途径,以期推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框架内的法律英语课程建设与发展。
华裕涛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法律英语大学英语
生态视角下的《水浒传》两译本研究
2012年
文学翻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脑力劳动,凝结着译者大量的心血。然而,译者的辛勤劳动在过去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认可,而被简单地冠以"误译"的帽子。生态翻译学重点关注译者所处的翻译生态及译者对其的适应与选择,为翻译学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支持,丰富了翻译学的研究手段,翻译研究的宏观与微观世界受到了同等的关注。本文以《水浒传》的两个不同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全新解读两位译者的生态适应与选择。
华裕涛冯宇玲
关键词:生态视角《水浒传》翻译
意识形态对英译《水浒传》的操纵
20世纪70年代以前,包括语言学派在内的诸多翻译研究者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怎么译”上,以及“直译”或“意译”,“可译,,或“不可译”这样一些与翻译行为直接相关的问题。在开展翻译研究时,传统语言学派因其僵硬的语言处理模式...
华裕涛
关键词:操控改写意识形态水浒传
文献传递
盗亦有道——评《雾都孤儿》中的盗贼描写被引量:3
2012年
《雾都孤儿》自面世以来受到全世界文学爱好者的喜爱和广泛好评。小说作者狄更斯对于小说主人公奥利弗的单纯善良的人物性格刻画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设计为世人称道。与此同时,狄更斯在作品中花大量篇幅对于盗贼的生活描写同样是小说的一大亮点,狄更斯突破传统的"人化"盗贼的写作手法同样值得后人关注。
华裕涛冯宇玲
关键词:《雾都孤儿》狄更斯盗贼
新文科背景下思辨外语教学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传统外语教学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未能给予充分重视。以复述和记忆为导向的外语课堂教学未能实现语言能力与思辨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新文科建设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改革的全新探索,必将对外语教学以及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新时代背景下,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应进一步深入探究新文科的内涵,在外语教学中融入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探索新形势下外语人才思辨能力培养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标准,培养学生在不同语境下的话语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冯宇玲华裕涛
关键词:外语教学思辨能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