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美云

作品数:18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0篇护理
  • 8篇急性
  • 7篇动脉瘤
  • 6篇动脉
  • 5篇栓塞
  • 4篇血管
  • 4篇溶栓
  • 4篇取栓
  • 4篇卒中
  • 4篇颅内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介入
  • 4篇急性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动脉溶栓
  • 3篇血管内治疗
  • 3篇颅内动脉
  • 3篇颅内动脉瘤
  • 3篇脑卒中

机构

  • 18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8篇吕美云
  • 7篇周宏智
  • 7篇张云峰
  • 6篇吴新民
  • 5篇柯开富
  • 4篇易萍
  • 2篇高子阳
  • 2篇贲志进
  • 1篇何红
  • 1篇钱海兰
  • 1篇陈美华
  • 1篇余庆丰
  • 1篇季秋虹
  • 1篇陈叶香
  • 1篇顾萍
  • 1篇刘书宏

传媒

  • 4篇交通医学
  • 2篇江苏省第十七...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交通医学...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全科护理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后出血性转化和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transformation,HT)和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和其他临床资料,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评价发病90d时临床转归,转归良好定义为mRS评分0~2分。根据HT情况将患者分为HT组和非HT组,根据mRS评分将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和转归不良组。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HT和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8例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男性25例(52.1%),平均年龄(64.77±9.14)岁,平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17.70±3.77)分。22例(45.8%)发生HT,其中9例为有症状HT;24例(50.0%)转归良好。HT组男性比例显著低于非HT组(30.4%对 72.0% x2=8.293,P=0.004),而糖尿病(65.2%对36.0%;X2=4.090,P=0.043)和心房颤动(78.3%对44.O%;x2=5.880,P=0.015)的患者比例以及基线空腹血糖水平[(8.514±4.400)mmol/L对(6.354±1.472)mmol/L;t=2.319,P=0.025]则显著高于非HT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优势比(oddsratio,OR)6.13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1)1.617-23.291;P=0.042]是机械取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转归良好组基线NIHSS评分[(16.050±4.865)分对(19.210±4.423)分;t=2.354,P=0.023]以及糖尿病(29.2%对70.8%;X2=8.333,P=0.004)、前循环卒中(62.5%对87.5% x2=4.000,P=0.046)、大脑中动脉闭塞(29.2%对75.0%;x2=10.101,P=0.002)和脑实质血肿(4.1%对3.3%;P=0.011)患者比例显著低于转归不良组,而心房颤动(75.0%对45.8% x2=4.2
张无媛周宏智吕美云季秋虹高子阳刘书宏张云峰
关键词:卒中机械溶栓血栓切除术
急性脑血栓形成动脉溶栓的护理体会被引量:5
2004年
吕美云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动脉溶栓护理
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围手术期护理
2010年
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脑血管病之一,致残率和死亡率高,常常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超早期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能尽快实现血管再通,减少缺血脑组织损伤,拯救缺血半暗带残余神经细胞功能,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1]。我院自2009年1月-2010年8月行动脉溶栓治疗27例患者,
吕美云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溶栓护理
循证护理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介入治疗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栓塞治疗的病人32例作为对照组;2007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循证护理方案的28例作为观察组,对路径实施过程进行全程干预,提出护理问题,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的直接和间接实证,并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实践制订出最佳护理方案并实施。[结果]观察组在病人的舒适度、并发症的发生、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在护理中的实施可提高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病人的舒适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吕美云易萍何红
关键词:循证护理动脉瘤介入治疗
新型血管闭合装置在神经介入诊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封闭股动脉穿刺点的新型血管闭合装置Star-Close在神经介入使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观察神经介入治疗结束后,采用Star-Close装置封闭股动脉穿刺点的304例患者344处穿刺点。部分患者接受同侧腹股沟2次以上穿刺埋鞘并缝合。结果:穿刺部位术后使用Star-Close装置344处,封闭成功328处(95.3%),重大并发症1例,轻微并发症和重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和0.3%。在同一侧腹股沟重复穿刺并接受再次封闭40例患者成功率92.5%,并发症率7.5%。结论:对于初次和再次穿刺股动脉进行神经介入诊疗的患者,Star-Close均为一种快速和安全有效的血管闭合装置。
张云峰周宏智吴新民吕美云
关键词:血管闭合器神经介入血管内治疗
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27例围手术期护理
2011年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应用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27例患者,观察患者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病情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吕美云易萍
关键词:宽颈动脉瘤颅内支架弹簧圈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5年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有效安全的方法,完善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患者准备,术中生命体征监测、穿刺部位护理、抗凝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吕美云余庆丰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护理
脑动脉瘤栓塞术32例护理体会
2006年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对脑动脉瘤栓塞术32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2例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动脉瘤填塞过程顺利,术中所有患者无出血及死亡。术后患者安全回到病房,无穿刺部位出血和血栓形成,患者完全恢复痊愈出院。结论: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护理十分重要。
顾萍吕美云
关键词:脑动脉瘤栓塞术护理
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病人的护理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并发脑血管痉挛(CVS)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在神经内科住院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并发CVS的aSAH 24例病人实施全面的护理,包括监测CVS前驱症状及体征、保持等容和正常循环血量、正确使用尼莫地平、做好腰椎穿刺放脑脊液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23例治愈出院,1例发生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遗留右侧肢体轻瘫出院。[结论]对血管内栓塞治疗aSAH后CVS的病人实施全面的护理,可及早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遏制CVS的发展。
陈美华钱海兰吕美云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护理
水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瘤
2006年
目的:总结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后交通动脉瘤的体会。方法:全麻条件下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后交通动脉瘤32例,3例动脉瘤采用双微导管技术。结果:栓塞手术成功,26例动脉瘤完全栓塞,4例栓塞>90%,2例栓塞<90%。结论: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后交通动脉瘤安全有效,双微导管技术填塞宽颈动脉瘤是一简便经济的方法。
吴新民周宏智张云峰贲志进吕美云柯开富
关键词:动脉瘤栓塞双微导管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