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永涛

作品数:49 被引量:198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999中药注射液科研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心脏
  • 20篇先天性
  • 18篇动脉
  • 18篇手术
  • 18篇先天性心脏
  • 17篇先天性心脏病
  • 16篇心脏病
  • 16篇先天
  • 14篇缺损
  • 11篇间隔缺损
  • 10篇切口
  • 9篇再灌注
  • 9篇再灌注损伤
  • 9篇室间隔缺损
  • 9篇缺血
  • 9篇灌注损伤
  • 8篇心肌
  • 8篇室间隔
  • 8篇外科
  • 7篇心室

机构

  • 49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北京市心肺血...
  • 2篇赤峰市医院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作者

  • 49篇吴永涛
  • 31篇程沛
  • 27篇苏俊武
  • 23篇罗毅
  • 20篇李磊
  • 17篇范祥明
  • 15篇刘迎龙
  • 10篇王栋
  • 9篇辛毅
  • 9篇顾云
  • 8篇黄益民
  • 8篇伊放
  • 8篇张辉
  • 7篇李京悻
  • 7篇陈哲
  • 6篇李玲
  • 6篇朱耀斌
  • 6篇李志强
  • 4篇李京倖
  • 3篇刘承虎

传媒

  • 18篇心肺血管病杂...
  • 14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中国医药
  • 2篇第四届五洲国...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 9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心排量与氧代谢的变化规律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分析婴幼儿期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心脏直视术后心排量与氧供、氧耗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0.5~2.75(1.25±0.68)岁,体质量5~13.7(8.68±2.49)kg,术前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0.95~0.99(0.97±0.70),超声心动图检查平均肺动脉压力65~82(67.86±21.35)mmHg(1 mmHg=0.133 kPa)。合并心脏畸形包括:房间隔缺损9例,动脉导管未闭5例,主动脉弓缩窄3例。麻醉时经颈内静脉置入4F Swan-Ganz漂浮导管,经桡动脉置入动脉测压管。分别于手术结束即刻、术后4 h、8 h、12h、24 h、48 h及72 h,由桡动脉及漂浮导管抽取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标本行血气分析。热稀释法测定心排量(CO),PHLIPS M:8007 A计算心排指数(CL)、氧供指数(DO2I)、氧耗指数(VO2I)、氧摄取率(O2ER)。结果:①术后DO2I与VO2I显著相关,术后即刻呈线性依赖;②术后8 h CI、DO2I、VO2I最低;O2ER最高。结论:婴幼儿期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即刻存在着病理性氧供依赖,术后8 h既存在氧供不足又有氧耗下降,应积极提高心排量改善组织氧分。
刘承虎苏俊武李玲张辉侯嘉吴永涛魏丹刘迎龙
关键词:氧供氧耗肺动脉高压婴幼儿
16例一侧肺动脉起源异常临床报告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一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的诊治方法。方法:自1993年3月~2004年11月共收治16例一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患者,其中11例为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包括合并动脉导管未闭9例、法乐四联症及室间隔缺损各1例;5例为左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合并法乐四联症4例,室间隔缺损1例。4例未手术,12例在全麻低温低流量下行根治术。结果:16例中外科手术12例,10例治愈出院,手术死亡2例,1例术后24天死于呼吸衰竭,另1例死于肺动脉高压危象。随访2月~9年,结果良好。结论:一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易于漏诊,外科手术效果良好。
苏俊武罗毅程沛李玲张辉李磊刘虎吴永涛伊放
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肺动脉起源异常升主动脉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的外科治疗经验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方法矫治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TECD)的临床经验和效果.方法: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一期矫治TECD患者48例(男性15例,女性33例),中位年龄0.9(3个月~ 22岁),中位体质量7.9(4.8 ~47) kg.心内畸形按Rastelli分型:A型38例、B型2例及C型8例.48例患者中10例合并Down综合征,其它合并畸形包括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20例,动脉导管未闭7例,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1例,法洛四联症1例,肺动脉狭窄2例,永存左上腔静脉6例.超声心动图观察术前共同房、室瓣反流程度为轻度18例,中度25例,重度5例.4例因重度肺高压于根治术前曾行肺动脉环缩术.结果:48例一期矫治患者中,采用改良单片法16例,双片法32例.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28.4±39.5)min,阻断循环时间(89.4±29.5)min.术后机械通气中位时间42.0 h,ICU驻留中位时间4.5d;住院中位时间11.0d.1例早期死亡(病死率为2.2%),死因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其他并发症包括室间隔缺损(VSD)残余分流4例,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二尖瓣中度反流2例,三尖瓣中度反流3例.另1例因左侧房室瓣大量反流和1例因房间隔补片撕裂,致严重低氧血症而于围术期分别行再次手术,其余均顺利出院.存活47例患儿获定期随访,随访时间3~ 32个月.中期随访结果显示4例合并二尖瓣中度反流,3例三尖瓣中度反流,其余无或仅轻微量瓣膜反流,4例仍有小的VSD残余分流.结论:目前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围术期处理经验的不断成熟,一期矫治TECD患儿通常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手术风险低,近中期效果好.
刘迎龙吴永涛许耀强范祥明李志强李玲张辉苏俊武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
心下型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心内法与上翻法的手术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心下型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手术效果,探讨心下型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2011年7月至2019年8月,20例心下型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完成矫治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采用不同手术方式:A组心脏上翻法,12例;B组心内法,8例。比较两组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ICU滞留、机械通气、术后天数以及术后吻合口流速等数据。结果两组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ICU滞留和机械通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低于B组[(14.7±2.9)天对(16.1±6.2)天,P<0.05],A组术后吻合口流速>120 cm/s者显著多于B组(7例对1例,P<0.05)。A组住院死亡2例,B组无住院死亡。18例生存患儿顺利出院,均定期随访,随访10~96个月。B组1例术后2个月死于误吸,余无死亡。随访超声心动图示均无吻合口流速增快。结论心脏上翻法和心内法治疗心下型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手术入路无显著差异,但心内法原位吻合,术后肺静脉梗阻概率低,可以优先选择。
吴永涛王栋金灿王执一程沛苏俊武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2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再次手术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主动脉瓣下狭窄的手术经验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7年12月,行先心病术后主动脉瓣下狭窄外科矫治的22例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原发心脏畸形包括室间隔缺损、心内膜垫缺损、主动脉弓缩窄、右心室双出口、法洛四联症、动脉导管未闭等。初次手术矫治年龄2个月~4岁(中位年龄0.85岁),术后主动脉瓣下狭窄矫治年龄1.6~15.9岁,平均(7.49±4.09)岁,与初次手术间隔1~15.3年,平均(6.22±3.63)年。结果:所有患儿均行主动脉瓣下狭窄矫治术,无术中死亡;跨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从术前52~169 mm Hg (1 mmHg=0.133 kPa),平均(94.09±25.02)mm Hg降至术后5~47 mm Hg,平均(16.19±10.87)mm Hg(P<0.05)。1例术后Ⅲ°房室传导阻滞并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所有患儿均常规随访1~8年,术后均无症状,心功能正常,无远期死亡。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主动脉瓣下狭窄考虑左心室流出道血流动力学紊乱造成,其原发畸形复杂多变,再次手术时间间隔较长,且术后仍有复发可能。
王栋吴永涛王执一刘迎龙程沛苏俊武范祥明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下狭窄再次手术
参附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5
2010年
目的:通过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及心肌细胞凋亡参数的影响,探讨参附注射液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30min,再灌注10min。将46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Ⅰ)假手术组;(Ⅱ)对照组心肌缺血30min+生理盐水;(Ⅲ)对照组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10min+生理盐水;(Ⅳ)给药组心肌缺血30min+参附注射液;(Ⅴ)给药组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10min+参附注射液。以上各组分别采集相同部位的心室肌组织;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通过CIMAS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CIMAS系统对心肌细胞线粒体进行体视学分析。原位标记TUNEL法凋亡的心肌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细胞Bcl-2、Bax蛋白的表达,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凋亡心肌细胞、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给药组(Ⅳ、Ⅴ)心肌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Bax蛋白表达略增加(P>0.05)和显著降低(P<0.05),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心肌细胞组织结构损害明显减轻;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线粒体有显著变化(P<0.01),给药组(Ⅳ、Ⅴ)与假手术组比较线粒体变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明显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和保护线粒体相关。
辛毅吴永涛顾云黄益民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心肌细胞
右侧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右侧开胸体外循环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指征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78例经右侧开胸体外循环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1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13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32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11例,三房心矫治术5例,其他畸形手术5例;本组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8例,其中术后出血行开胸止血6例,迟发心包积液经心包引流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久起搏器1例,<2mm的残余分流19例,行二次气管插管1例。结论右侧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切口隐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患儿心理影响较小,在熟练掌握常规手术技术及特殊手术技巧的基础上,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较好选择。
李磊范祥明吴永涛朱耀斌陈哲李志强张晶苏俊武程沛刘迎龙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开胸手术右侧
19例左上腔静脉引流入左心房的诊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总结左上腔静脉引流入左心房的诊治体会。方法1998年2月至2012年1月收治19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左上腔静脉引流人左心房患儿,男10例,女9例,年龄0.5—12.0岁;体重6~28kg。均经心脏彩色多普勒、左上肢声学造影及心导管心室造影、CT等检查明确诊断。采用直接结扎或切断缝合、自体心包左心房内隧道、房间隔重建、双向Glenn手术治疗。结果全组病例无死亡。术后恢复过程平稳。术后随访,最长者已11年,情况良好。结论左上腔静脉引流入左心房术前确诊较难,加深对其特性的认识可以提高术前检出率,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李磊范祥明吴永涛朱耀斌陈哲苏俊武程沛刘迎龙
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左上腔静脉左心房心脏
心上联合径路手术治疗婴幼儿心上型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
本文对采用心上联合径路吻合法对婴幼儿心上型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外科治疗的方法和体会进行了介绍.文章认为,采取心上联合径路吻合法手术治疗婴幼儿心上型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野显露清晰,操作从容,无须担心吻合口早、中期狭窄问题...
程沛李磊吴永涛李京悻伊放罗毅
关键词: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人脱细胞脐动脉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管支架的实验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脐动脉的物理、力学性质、脱细胞方法及组织相容性,探索脱细胞脐动脉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管支架应用的可能性。方法测量脐动脉内径及爆破压,使用电子蠕动泵动态条件下脱去脐动脉内壁细胞,对比脱细胞前后的力学性质,在脱细胞脐动脉内面种植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祖细胞。结果脐动脉内径(3.50±0.55)mm,爆破压符合临床需要。在电子蠕动泵动态脱细胞条件下,分别采用0.25%胰蛋白酶和1%十二烷基硫酸钠作用30min和3h后脐动脉内壁细胞被完全脱去。脐动脉脱细胞前后极限应力无明显变化;细胞能在管状脐动脉支架内腔表面黏附并完整覆盖其内腔面,种子细胞种植后极限应力无明显变化。结论脐动脉从内径、强度方面符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管的需要,脱细胞前后物理性质变化不大,组织相容性良好,有可能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用血管支架。
刘硕李京倖陈圣杰赵丽敏吴永涛汪川张帆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血管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