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晓培

作品数:85 被引量:574H指数:13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0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急性
  • 18篇脑出血
  • 18篇出血
  • 16篇卒中
  • 16篇脑梗
  • 16篇梗死
  • 14篇脑梗死
  • 13篇溶栓
  • 13篇缺血
  • 9篇脑缺血
  • 8篇动脉
  • 8篇血管
  • 8篇血肿
  • 8篇预后
  • 8篇溶栓治疗
  • 8篇疗效
  • 7篇磁共振
  • 6篇溶酶
  • 6篇脑卒中
  • 6篇成像

机构

  • 64篇大连医科大学...
  • 11篇大连医科大学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霸州市第一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大学附属...
  • 1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解放军第21...
  • 1篇普兰店市中心...
  • 1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沈阳市第五人...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泰兴市第四人...
  • 1篇河北省霸州市...

作者

  • 85篇孙晓培
  • 25篇郭岩
  • 15篇林亚楠
  • 11篇李明
  • 10篇陶定波
  • 10篇韩杰
  • 10篇王玉
  • 7篇许晶
  • 6篇刘彩丽
  • 6篇常庚
  • 6篇张炳蔚
  • 6篇雷阳
  • 6篇于若梅
  • 5篇梁战华
  • 5篇刘艺
  • 5篇孙大勇
  • 4篇王峰
  • 4篇杨滨泽
  • 4篇王珊珊
  • 4篇雷征林

传媒

  • 8篇医学与哲学(...
  • 6篇中国脑血管病...
  • 6篇国际脑血管病...
  • 5篇中华老年心脑...
  • 4篇脑与神经疾病...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临床荟萃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世界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3
  • 2篇2002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分析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133例,根据是否出现血肿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46例和血肿未扩大组87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2组间各因素的差异,确定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结果血肿扩大组发病≤6h行头颅CT者占84.8%。与血肿未扩大组比较,血肿扩大组患者昏迷(15.2%vs 3.4%,P=0.032)、抗血小板药物应用(8.7%vs 1.1%,P=0.048)、入院24h体温升高≥1℃(26.1%vs 2.3%,P=0.000)、首次出血量[(22.15±10.72)ml vs(14.28±6.72)ml,P=0.019]显著增高。血肿扩大组与血肿未扩大组在出血部位(基底节、丘脑、脑叶)和首次头颅CT距发病时间(发病、≤3h、>3h且≤6h、>6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24h内体温升高≥1℃、首次头颅CT距发病时间≤3h是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有入院24h内体温升高≥1℃、首次头颅CT距发病时间≤3h危险因素的患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尽早采取相关措施,降低病死率。
张亚王玉林亚楠孙晓培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脑出血后血肿增大被引量:5
2014年
血肿增大是脑出血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脑出血急性期极为常见。关于血肿增大的定义、机制、影响因素等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早期预防和识别至关重要。
王珊珊郭岩刘艺孙晓培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
脑出血急性期强化降压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正>目的高血压与脑出血的发病、临床转归和预后密切相关。理论上,脑出血急性期的降压治疗可减少血肿扩大、血肿周围水肿及再出血的风险,存在潜在益处;但是血压过低又可致脑组织血流低灌注,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本研究前瞻性观察脑...
孙晓培
文献传递
脑出血超急性期强化降压对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郭岩孙晓培王玉
早期复发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为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但此病极易复发,有2%~20%的患者在卒中后短期内复发,目前各大指南均将病前3个月有卒中病史列为禁忌证,从而使这些患者无法进行溶栓治疗。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此类患者仍能通过静脉溶栓获益。本文就对近年来对3个月内有卒中史或溶栓史的复发性卒中患者进行再次溶栓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阐述。
王永平郭岩林亚楠孙晓培
关键词:复发性卒中静脉溶栓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脑梗死后脑水肿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15年
关于恶性脑梗死,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命名和定义。早在1996年,Hacke首次提出“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一词。大面积脑梗死的概念,一般是指由于颈内动脉远端和大脑中动脉(MCA)近端闭塞导致的大部分MCA供血区的脑梗死,也可同时累及大脑前动脉或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恶性脑梗死能引起临床恶化和脑水肿形成,还与出血性转化、脑疝形成有关,病死率高达80%,又被称为恶性水肿。因此,恶性水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很重要,但是目前恶性水肿的治疗主要集中在脑水肿形成后的处理,而非预防其形成[1]。本综述主要讨论了恶性脑梗死后恶性水肿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的最新进展。
张亚刘艺王珊珊林晓玲孙晓培
关键词:脑水肿梗死脑疝基质金属蛋白酶9减压术
脑梗塞痴呆病人血清乙酰胆碱酯酶G_4同工酶活性测定及其意义的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探讨胆碱能变化与脑血管痴呆临床特征的关系 ,并为寻找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聚丙稀酰胺凝胶 (PAA)电泳法对脑梗塞及脑梗塞痴呆病人进行血清乙酰胆碱酯酶 (Ach E)活性研究 ,使用光密度计测定G4型 Ach E活性。结果 :确认出两种 Ach E同工酶 ,其中以 G4型 Ach E为主 ,皮质梗塞组 Ach E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降低。结论 :脑血管性痴呆 Ach
申敬顺雷征霖刘喜珍王旭孙晓培
关键词:脑梗塞脑血管性痴呆血清乙酰胆碱酯酶
随机、双盲、对照观察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短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后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并了解其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将2004-02/07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及他汀组(辛伐他汀40mg/d或阿托伐他汀20mg/d,连续用药7d)。对照组采用曲克芦丁、阿司匹林、维生素C等药物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血脂、血清谷草转氨酶及血清肌酸激酶水平。结果:4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他汀组C反应蛋白水平(中位数)治疗前为3.25mg/L,治疗后为2.00mg/L,治疗前后差值(-1.00mg/L)与对照组(0.70mg/L)相比有显著差别(P<0.01)。他汀组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中位数)治疗前为4.88,1.29及2.80mmol/L,治疗后为3.60,0.99及2.13mmol/L,治疗后血脂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均<0.01)。治疗后各组谷草转氨酶及肌酸激酶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过程中各组均无梗死后出血的病例。结论:短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安全性好。
曹红孙长凯赵杰王喜宽孙晓培汪秋艳侯宇许晶陶定波黄爱莉
关键词:C反应蛋白降血脂药
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 研究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 11例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患者行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 11例患者成功地植入 12枚球囊扩张支架 ,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果 术后见狭窄程度明显改善 ,<2 0 %。在 6个月的临床随访中 ,11例患者均无脑缺血发作及再狭窄发生。TCD示血流通畅 ,未见内膜过度增生。结论 腔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王峰刘永晟纪东华陶定波孙晓培
关键词:椎动脉成形术症状性内支架腔内
捡了西瓜,就该丢掉芝麻吗——浅谈医源性Wernicke脑病被引量:2
2009年
探讨医源性Wernicke脑病(WE)的病因、临床及磁共振图像特点,回顾性分析6例医源性WE病例。医源性WE病前均有禁食史,其临床表现多样。磁共振图像为中脑导水管周围T2WI及Flair高信号。大部分病例补充维生素B1后可好转。提示医源性禁食导致体内维生素B1耗竭是医源性WE的病因,及时补充维生素B1是预防及治疗本病的关键。
孙晓培董翔
关键词:WERNICKE脑病磁共振成像维生素B1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