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军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肿瘤来源的外体的研究进展
- 2005年
- 外体是由一系列细胞分泌的微小囊泡 ,具有抗原呈递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作用。负载了抗原的树突状细胞所释放的外体、来源于肿瘤细胞的外体均可引起小鼠的抗肿瘤免疫排斥反应。现对外体的一般特性进行简述 ,着重介绍肿瘤来源的外体的生物学作用及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 孙继军姜广水孙善珍
- 关键词:肿瘤免疫疗法
- 牙齿漂白及再矿化对变形链球菌在釉质表面粘附的影响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 :探讨牙齿漂白及漂白后再矿化对变形链球菌在釉质表面粘附定植的影响。方法 :选用因正畸减数的前磨牙分别进行离体牙和活髓牙漂白。离体牙漂白后分别应用生理盐水、人工唾液和再矿化液处理 ,活髓牙漂白后分别给予盐水和再矿化液含漱 ,分别分离培养变形链球菌并计数。结果 :离体牙和活髓牙漂白后釉质表面粘附的变形链球菌均明显增多 ,并且变形链球菌在牙齿漂白后应用再矿化液处理 ,釉质表面的粘附能力低于对照组。结论 :漂白后变形链球菌在釉质表面的粘附能力增强 ,应用再矿化液有助于减少变形链球菌在漂白后釉质表面的粘附。
- 卢志山柳忠豪孙继军刘浩李亚男姜广水
-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漂白再矿化
- 变形链球菌SBR经颌下腺免疫小鼠后局部神经生长因子和白介素-5表达变化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在涎腺免疫接种后局部免疫调节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以变形链球菌SBR作为亚单位疫苗经颌下腺注射免疫BALB/C小鼠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接种后颌下腺内神经生长因子和白介素 5的表达。结果 免疫接种之后 ,小鼠颌下腺内神经生长因子和白介素 5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变形链球菌SBR在涎腺作局部免疫接种 ,可诱导抗体应答 ,促进免疫调节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进一步增强涎腺的免疫功能和分泌功能。
- 卢志山姜广水吴益华刘浩孙继军
-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颌下腺白介素-5神经生长因子
- 灰色链霉菌RX-17溶菌酶防治龋病的实验研究
- 龋病是一种多因素感染性疾病,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mutans)是主要的致龋菌,其致龋机制在于它能粘附于牙面、产酸和耐酸,因此,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是预防龋病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校生命科学院研究者从土壤中筛...
- 孙继军
- 关键词:龋齿变形链球菌
- 文献传递
- 含变链菌SBR基因的双启动子质粒pCN-SSIE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检测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构建含有编码变形链球菌致龋毒力因子SBR基因的双启动子防龋DNA疫苗pCN-SSIE,以减毒沙门菌为载体进行高效黏膜免疫。方法:通过PCR扩增编码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抗原的唾液结合区段(SBR)基因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将SBR基因插入到双启动子表达载体pCMVnir中,在SBR基因上游和下游依次插入人工合成的tPA信号肽基因序列、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IRES)基因和EGFP基因,构建质粒pCN-SSIE。通过DNA测序和酶切分析证明,双启动子表达质粒pCN-SSIE构建成功后,再用该质粒转化减毒沙门菌SL3261和转染CHO细胞,检测SBR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状况,最后用pCN-SSIE裸质粒通过肌内注射免疫小鼠,检测其血清中的抗SBR特异抗体。结果:DNA测序和酶切分析均证明,构建的双启动子表达质粒pCN-SSIE开放读码框架正确;质粒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均能正常表达;在免疫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了高水平的抗SBR特异IgG。结论:构建成功双启动子表达质粒pCN-SSIE,在体外真核和原核细胞中均能正常表达,用其作为DNA疫苗免疫动物,可诱导明显的免疫应答。
- 刘浩姜广水卞继峰刘贤锡孙继军王晓华
- 关键词:DNA疫苗减毒沙门氏菌龋病变形链球菌
- 灰色链霉菌RX-17溶菌酶防治龋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研究灰色链霉菌RX-17溶菌酶在动物口腔内对致龋菌变形链球菌的溶解作用及对龋病发生、发展的抑制作用,为将该溶菌酶用于人类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给大鼠口腔接种变形链球菌,并饲以致龋饲料2000#,分别喂以蒸馏水、氟化钠水溶液、RX-17溶菌酶液,测定牙菌斑pH值,菌斑取样、细菌培养计数,取上下颌骨进行Keyes龋齿计分。结果:RX-17溶菌酶组大鼠牙菌斑pH值高于蒸馏水组(P<0.05),低于氟化钠组(P<0.05)。变形链球菌计数在RX-17溶菌酶组少于蒸馏水组(P<0.01)和氟化钠组(P<0.05)。Keyes计分结果显示,RX-17溶菌酶组E级龋损和Ds级龋损均低于蒸馏水组(P<0.01),但与氟化钠组无差异(P>0.05)。结论:RX-17溶菌酶可以抑制大鼠口腔内变形链球菌的生长和龋病的发生、发展,其防龋效果与氟化钠相当,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防龋药物。
- 孙继军姜广水张玉臻刘浩张晓东卢志山
- 关键词:龋齿变形链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