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锋 作品数:89 被引量:618 H指数:12 供职机构: 海南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5 2018年 目的评价初次应用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二区初次行THA治疗的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骨折分型、术前骨密度、合并症、麻醉方式、手术入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引流状况、隐性出血量、患肢长度变化、术后康复锻炼时间、术后疼痛管理、心理干预等资料,并统计术后1年随访记录Harris评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单因素分析筛选影响髋关节功能的因素,然后将其设置为自变量,Harris评分设置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术后1年随访Harris评分:优24例,良42例,可13例,差5例,优良率为78.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骨密度、麻醉方式、手术入路、隐性出血量、患肢长度变化、术后康复锻炼时间、术后疼痛管理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骨密度、麻醉方式、手术入路、隐性出血量、患肢长度变化、术后康复锻炼时间、术后疼痛管理为股骨颈骨折首次THA术后髋关节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首次THA治疗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疗效显著;BMI、骨密度、麻醉方式、手术入路、隐性出血量、患肢长度变化、术后康复锻炼时间、术后疼痛管理是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给予足够重视。 李强 宋世锋 余斌 任高宏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老年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联合射频汽化治疗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联合射频汽化治疗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36例有膝关节滑膜炎表现的类风湿关节炎,在内科正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关节镜下膝下前内、前外常规入路及膝外上、内上入路,对膝关节增生滑膜、血管翳行刨削切除及射频汽化,其中21例附加膝后内、后外侧入路,处理膝后间室病变滑膜。术后3d开始进行系统关节功能锻炼。结果36例随访4~26个月,平均16个月,优21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94.4%(34/36)。类风湿膝关节炎关节功能术前评分为(58.6±5.3)分,术后升至(91.6±5.8)分(t=2.723,P=0.003);Lysholm膝关节功能术前评分为(42.3±3.8)分,术后升至(90.2±4.4)分(t=2.437,P=0.001)。结论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联合射频汽化,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点,有效地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发展,可最大程度恢复病变膝关节功能。 陈世强 宋世锋 姚理阳 曾凡 马业涛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镜 滑膜切除 射频汽化 内、外侧双切口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急诊治疗Hawkins Ⅲ型距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内、外侧双切口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急诊治疗Hawkins Ⅲ型距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awkins Ⅲ型距骨颈骨折的患者41例,采用内、外侧双切口显露、复位骨折,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急诊治疗。根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65(37.7±8.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8(4.1±0.5)个月,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为55—97(79.3±2.6)分,高于术前的23~61(35.1±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临床疗效优11例、良17例、可11例、差2例,优良率为68.3%(28/41)。18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累及胫距关节者8例,累及距下关节者6例,同时累及胫距关节、距下关节者4例。7例发生不同程度距骨体缺血性坏死。结论采用内、外侧双切口显露、复位骨折,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急诊治疗Hawkinsm型距骨颈骨折疗效满意,术中注意保护残存血运,根据距骨体三维立体移位特点施行解剖复位,术后应遵循早运动、晚负重的原则指导功能康复。 陈仕雄 徐孟凡 庄焕雄 苏其朱 宋世锋关键词:距骨 骨折固定术 双切口 空心拉力螺钉 带锁髓内钉复合异种骨基质明胶治疗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 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后内固定的选择,骨基质明胶(bone martrix gelatin,BMG)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16例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病人,选择带锁髓内钉固定,异种BMG植入骨折端周围;术前、术后检测血清中代表骨生成的标志物,包括骨钙素(osteocalcin,BGP),骨特异碱性磷酸酶(bone specificalkaline phosphatase,BSAP),检测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IL-4、IL-6、IL-10,监测免疫应答反应;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定期拍X线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6例骨折术后8~12个月骨折愈合;术后BGP、BSAP均高于术前,BGP、BSAP术前与术后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IL-2、IL-4、IL-6、IL-10术前、术后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是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后一种很好的固定方法,BMG可促进骨折愈合,可替代自体植骨。 马业涛 陈剑飞 姚伦龙 宋世锋 陈世强 张熙民 张光强关键词:带锁髓内钉 骨基质明胶 股骨干骨折 钢板内固定 应用钢板和人工骨行全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11例 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对于股骨假体paprosky分型Ⅲ型、Ⅳ型翻修时,大多数学者趋向于采用非骨水泥涂层的长柄翻修假体。但是,关于骨缺损的植骨材料选择、植骨方式、钢板是否可以采用等问题,在骨科界目前尚未有较成熟的意见。目的:观察同时采用钢板和人工骨进行全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的疗效。方法:11例股骨侧假体翻修患者(paprosky分型Ⅲ型8例,Ⅳ型3例)均采用现代无骨水泥技术,记忆合金环抱钢板4例,加压钢板或有限接触钛板2例,锁定钛板5例,所有病例均使用异体或异种颗粒骨进行嵌压植骨、异体骨板结合钢丝或线缆握紧系统器械进行结构重建。翻修前后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愈合及髋关节活动情况。结果与结论: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3.6个月,Harris评分优良9例(82%),可1例(9%),差1例(9%)。提示患者股骨侧假体翻修中,同时应用钢板和人工骨进行髋关节股骨侧翻修,能让股骨侧paprosky分型Ⅲ型和Ⅳ型缺损合并假体周围骨折固定快且牢固,生物型假体即刻达到稳定,手术时间和创伤减少,并允许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林坚平 黎早敏 宋世锋 郑南生 陈剑飞关键词:翻修 假体周围骨折 钢板 支撑植骨 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技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技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常规行关节镜检查,应用Arthrocare 2000射频汽化仪,先应用汽化钩,对损伤半月板不能保留部分进行切割、成形,对保留半月板边缘用汽化刷,均匀涂刷汽化,修整至平滑的楔面,使呈条丝状分离或松弛翘起半月板损伤部分紧缩和裂隙固定,并对出血点电凝止血。[结果]术后2 d行患膝屈伸功能锻炼,4周关节活动正常,平均随访2年,关节无肿胀及积血、疼痛、弹响、交锁症状消失。[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射频汽化行半月板成形具有使半月板残缘修整成楔面及紧缩和裂隙固定功能,减少关节软骨磨损;并能术中止血,减少关节积液。 陈世强 宋世锋 曾凡 姚理阳 姚伦龙关键词:半月板损伤 射频汽化 关节镜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干预 被引量:21 2005年 目的 总结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 6 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开放复位治疗 ,内固定采用克氏针、螺钉和重建钢板。疗效评分标准用 AOFAS评分标准。结果 6 2例术后获 2 a随访 ,优 6 0例、良 2例。 郑南生 黎早敏 林坚平 宋世锋 姚伦龙 曾凡关键词:跟骨 内固定 手术干预 开放复位 封闭并推拿按摩治疗运动系统慢性损伤25例疗效观察 1989年 运动系统的慢性损伤系指肌肉、筋膜、韧带、腱膜等组织的病变。其病程长,痛苦大,往往影响骨关节功能。对本病的治疗方法虽多,但大部疗程长,用费大,患者难于坚持。近来我们对25例本病患者,在封闭后立即并用推拿按摩疗法,仅1—3个疗程即可取得满意疗效。方法简便,易为患者接受。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病种、例数与年龄:肩周炎7例,40岁以下2例,40岁以上5例。梨状肌综合症8例,30岁以下5例,31—40岁3例。跟痛症4例,40岁以下1例,40岁以上3例。腰背肌筋膜炎6例,40岁以下5例,40岁以上1例。 宋世锋 宋福麟关键词:封闭疗法 推拿 按摩 钻孔减压自体腓骨支撑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观察钻孔减压自体腓骨支撑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eral Head,ONFH)的临床疗效并作出评价。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Ⅱ期、Ⅲ期(Ⅲa和和Ⅲb)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钻孔减压自体腓骨支撑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采用Harris评分)及治疗12个月后影像学检查情况等并作出评价。结果:Ⅱ期、Ⅲ期患者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Ⅱ期患者术后12个月影像学检查恢复情况较佳,Ⅱ期、Ⅲ期总改善率分别为(95.3%)、(66.7%),Ⅱ期疗效优于Ⅲ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期、Ⅲ期患者Harris评分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总优良率分别为(17.6%)和(20.0%);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分别为(94.1%)和(67.5%),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钻孔减压自体腓骨支撑治疗ONFH的临床疗效较佳,能够有效控制塌陷的进展,Ⅱ期疗效优良率高,恢复情况较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伟 宋世锋 魏巍 李强 李超艺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钻孔减压 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可行性 被引量:9 2010年 背景:骨密度虽然可以诊断骨质疏松,但不能及时反映受试者正在发生的骨代谢情况;骨转换指标虽然不能诊断骨质疏松,但它可以及时反映受试个体正在发生的骨转换速率。目的:概述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预测骨质疏松症的骨折危险性,从理论上分析,骨折术后愈合与否的预测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以bone tunrnover,biochemical marker,osteoporosi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9-01/2009-01);以骨转换,骨代谢,生化标志物,骨密度,骨质疏松,骨折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1999-01/2009-01)。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纳入与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研究紧密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文献。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631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其中31篇文献进行分析。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预测骨质疏松症的骨折危险性意义重大。文章介绍了长期制动后的骨代谢机制、骨生化标志物种类、骨密度测量、多细胞基本单位和OPG-RANKL-RANK系统在骨重建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学者运用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预测骨质疏松症和长期制动后的骨折危险性,从理论上分析骨折术后愈合与否的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林坚平 宋世锋 姚伦龙关键词:骨转换 生化标志物 骨密度 骨组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