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中
- 作品数:34 被引量:38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华南电子垃圾回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化学形态分布被引量:15
- 2012年
- 广东清远龙塘镇作为电子垃圾回收地区,已从事电子垃圾处置超过30年,可能给当地的农田土壤带来了严重的风险。为评价龙塘农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采集28个农田土壤样品,用于研究As、Cd、Co、Cr、Cu、Hg、Ni、Pb、Sn、Zn10种重金属含量及其不同存在形态。结果表明,与中国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比较,大多数当地农田土壤已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重金属污染,85.7%的土壤样品中有一种或多种重金属的含量超过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值。化学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除Hg外,人为来源的其她重金属更多地进入了可迁移形态部分(弱酸可溶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从而具有更高的毒害性和生物有效性,该电子垃圾处置区农田土壤已基本不适于食用农产品种植。大多数重金属在0.05或0.01水平上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这表明龙塘镇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不受控制的电子垃圾回收活动。对中国或其他国家具有类似的粗放式电子垃圾回收处置地区来说,有关龙塘镇农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潜在的生物毒害性研究具有代表性意义。
- 张朝阳彭平安刘承帅宋建中毕新慧
- 关键词:农田土壤电子垃圾重金属污染化学形态BCR法
- 去矿物前后碱萃取腐殖酸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征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采用改进的化学分离方法对Pahokee泥炭和稻田土壤中的腐殖酸进行了分离,得到了两类腐殖酸:去矿物前腐殖酸(HA-I)和去矿物后腐殖酸(HA-II),其中HA-II为前人未所顾及。然后采用元素分析、固体13C核磁共振、热解-色谱-质谱等技术对HA-I和HA-II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HA-II在总腐殖酸中占有的比例分别是11.8%(泥炭)和37.1%(土壤)。HA-I和HA-II在化学组成和性质结构上有明显的差异,O/C原子比都表现为HA-IIH/CSSHA-I,表明从HA-I到HA-II,Pahokee泥炭和稻田土壤腐殖酸中的含氧基团都减少,Pahokee泥炭腐殖酸则脂族基团减少,而稻田土壤腐殖酸的脂族基团增加。这种HA-I和HA-II在结构性质上的变化在13C NMR和热解分析时也都得到了验证。另外热解分析还表明HA-I含有更多的易分解的结构组分,而HA-II则含有更多的难分解的结构组分。这些研究都说明HA-II与HA-I相比,在组成和结构特征上存在一些差异,含有更多的难分解的结构单元。本项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土壤沉积物体系中腐殖酸的化学特征和地球化学过程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 宋建中彭平安黄伟林
- 关键词:腐殖酸结构特征核磁共振
- 来源于生物质和煤燃烧产生的soot和charcoal的Py-GC/MS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根据形成机制,黑碳可以分为烟炱(soot)和木炭(charcoal)。以稻秆、玉米秆、马尾松和煤为原料分别制备了soot和charcoal两类黑碳,并利用元素分析和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研究了不同类型黑碳(soot和charcoal)的元素组成和热解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黑碳的元素组成具有类似性,均表现为C含量最高,其次为O、H和N。但不同类型黑碳也具有一定的差异,soot黑碳的H/C、O/C、N/C和(O+N)/C原子比均高于charcoal黑碳,表明soot颗粒中含有较多的极性组分。Py-GC/MS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黑碳裂解产物组成具有一定的类似性,均以芳香化合物为主,还包括含氮化合物、呋喃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等,表明黑碳都是以高度芳香性的结构为核心,连接有含氧、氮等杂原子基团等组成。研究还表明,不同类型的黑碳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3种生物质soot样品包含更多的来自燃料本身如蛋白质类、木质素类和多糖类结构信息,而charcoal样品则具有更强的芳香性结构。本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不同类型黑碳的分子结构和组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 韦思业宋建中彭平安于赤灵
- 关键词:生物质煤黑碳
- 松辽盆地东缘岳王城剖面嫩江组二段生物地层及其对湖侵事件的响应被引量:1
- 2019年
- 松辽盆地嫩江组二段下部沉积期发生了大规模的湖侵事件,在整个盆地范围形成一套黑色泥页岩夹油页岩。然而,前人对嫩江组二段的地层及相关地质事件的研究主要基于井下岩心,地表露头不多见。通过调查,在松辽盆地东缘农安县青山口第二松花江沿岸发现一新的剖面岳王城剖面,出露连续的嫩江组一段顶部二段下部地层。通过对该套地层进行厘米级的描述和详细的分层,将该剖面地层划分为24层,累计厚度31.54m。第1层为嫩江组一段顶部,为青灰色砂质泥岩,含少量介形类化石;第2~24层为嫩江组二段下部,主体为暗色泥页岩夹油页岩、泥灰岩等,含丰富的介形类、叶肢介、鱼类,少量有孔虫及其他生物。此外,在嫩江组底部还发现一层火山灰和一层磷块岩。对其中的介形类化石进行初步研究,识别出11属18种。通过介形虫古生态和沉积学研究,并结合其他手段,初步探讨了该沉积期的湖泊环境,认为嫩二段下部沉积期经历了一次大规模湖侵,从一段顶部的滨浅湖过渡为二段下部的深湖环境,之后湖平面在波动中逐渐下降。
- 史忠叶席党鹏覃祚焕童晓宁祝孟博俞志强顾安琪宋建中胡建芳王旭日万晓樵
- 关键词:松辽盆地嫩江组介形类晚白垩世古环境
- 珠江三角洲大气沉降有机氯农药特征分析
- <正>大气沉降可分为干沉降和湿沉降,是地表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和毒害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大气污染物质的主要去除途径。因此,大气沉降中污染物质的沉降通量研究,对于有效控制污染物来源、大气污染防治和减少大气颗粒物对城市居...
- 黄强宋建中彭平安
- 文献传递
- 珠江口及南海沉积物碳黑的放射性碳年龄被引量:1
- 2008年
- 放射性碳同位素(14C)是含碳物质年代测定的有效手段,它的半衰期是5730年。研究了珠江口及南海沉积物碳黑的放射性碳年龄,碳黑样品采取化学氧化方法提取,用加速器质谱仪(AMS)测定珠江三角洲沉积柱中碳黑的放射性碳同位素剂量。研究结果表明,位于珠江口的钻孔3的碳黑的14C年龄是倒置的,邻近香港的钻孔30的碳黑14C年龄呈现老-新-老的趋势,而钻孔E2的碳黑的14C年龄则几乎是不变的。碳黑的这种14C年龄的变化趋势与碳黑的来源相关,化石燃料来源的碳黑的增加使得碳黑的14C年龄偏老。
- 孙雪松宋建中彭平安
- 关键词:碳黑^14C年龄
- 松辽盆地白垩纪海侵发生的期次
- 本研究通过对“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获取的松科1井的特征分子标志化合物的定性、定量研究,检测出了一系列的C30甾烷,包括甲藻甾烷、24-正丙基胆甾烷、24-异丙基胆甾烷。其中24-异丙基胆甾烷是海洋海绵的分子化石,24-...
- 胡建芳刘美羽彭平安宋建中万晓樵王成善
- 关键词:白垩纪松辽盆地
-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和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非均质性研究
- 土壤和沉积物有机质是高度非均质的,包括许多复杂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如腐殖质、干酪根、碳黑等.这些有机质的相对含量,性质和结构对全球碳循环,全球气候变化,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在自然界的迁移、转化和归宿,土壤的肥力等有非常重要的影...
- 宋建中
- 关键词:腐殖酸干酪根碳黑非均质性土壤
- 文献传递
- Pahokee泥炭腐殖酸的电喷雾质谱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技术,对水溶态Pahokee泥炭腐殖酸的ESI MS特征进行了研究。ESI MS质谱扫描图中,离子峰连续分布,m/z值主要集中在低于1 500 的范围内,在质谱图低质荷比端形成相差2 amu的奇数系列峰,可能为复杂分子峰[M-1]的系列中性丢失的结果;在m/z约250,350,500 和700 处有类似“波”的离子峰分布,可能暗示不同来源的木质素单体形成的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结构等。对木质素17 种模型化合物的电喷雾二级质谱碎片机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以此来推断腐殖酸m/z200以内离子峰的结构。m/z 70 110为Pa hokee泥炭腐殖酸的“核结构”,m/z 110 200主要为三种木质素来源的单体结构及其衍生物,总体上可看出Pahokee泥炭腐殖酸的母源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该方法对腐殖酸样品具有重现性,可用于腐殖酸的结构研究。
- 冯瑞华彭平安宋建中张文兵
- 关键词:腐殖酸结构特征
- 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烃源岩中芳基类异戊二烯烷烃的分布及同位素组成
- 贾望鲁宋建中候林慧
- 塔里木盆地海相烃源岩的形成环境和原油的母源一直是原油勘探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存在较多争论。最近在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原油中检出了1-烷基-2,3,6-三甲基-苯类型的芳基类异戊二烯烷烃。这类化合物来自于绿硫细菌,指示了强还原...
- 关键词:
- 关键词:烃源岩塔里木盆地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