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天阳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腰椎
  • 3篇腰椎管
  • 3篇腰椎管狭窄
  • 3篇腰椎滑脱
  • 3篇融合术
  • 3篇退变
  • 3篇退变性
  • 3篇退变性腰椎
  • 3篇退变性腰椎管...
  • 3篇椎管
  • 3篇椎管狭窄
  • 3篇微创
  • 3篇滑脱
  • 3篇减压术
  • 2篇腰椎管狭窄症
  • 2篇植骨
  • 2篇退变性腰椎管...
  • 2篇椎管狭窄症
  • 2篇椎间孔
  • 2篇椎间融合

机构

  • 7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7篇张天阳
  • 7篇文天林
  • 6篇王飞
  • 5篇杜培
  • 4篇李放
  • 2篇刘秀梅
  • 1篇王飞

传媒

  • 3篇人民军医
  • 2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国骨伤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微创减压加植骨治疗老年腰椎滑脱54例被引量:2
2012年
腰椎退变是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腰椎退行性病理生理改变,严重时可能导致腰椎滑脱,需要采用椎间植骨融合术和经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1-2],但高龄患者由于骨骼质量欠佳及术后并发症较多,手术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3-4]。2006年5月-2009年5月,
文天林张天阳王飞李放
关键词:老年人腰椎滑脱微创减压植骨
Quadrant微创通道下单侧开窗减压与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比较微创通道下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术与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手术治疗的8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A组32例,采用微创通道下单侧椎板开窗椎管减压术治疗,男13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31±4.31)岁;减压1个节段23例,2个节段9例.B组50例,采用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治疗,男1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7.53±4.28)岁;减压1个节段38例,2个节段12例.术前术后均采用视觉分析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残损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痛、腿痛和行走耐受性(行走距离和耐受程度).结果:82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8个月(10.9~43.4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狭窄节段、术前腰腿痛VAS和ODI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手术时间比B组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方面比B组少.并发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在保留后方稳定结构的前提下使神经结构得到充分减压,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可在把握严格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作为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特别是老年患者的主要手术方法.
文天林刘秀梅杜培张天阳王飞李放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脊柱融合术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ni-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2月收治退变性腰椎管狭窄94例,按手术方式分为Mini-TLIF组(A组)44例和开放减压内固定组(B组)50例,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腰痛和腿痛视觉分析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残损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少、住院时间和恢复日常生活时间短、住院费用高(P<0.05)。两组末次随访腰痛、腿痛VAS和ODI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末次随访腰痛、腿痛VAS、ODI评分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ni-TLIF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创伤小,住院时间和恢复日常生活时间短。
文天林张天阳王飞杜培
关键词:椎管狭窄
不同年龄腰椎滑脱后路减压加植骨疗效对比观察
2013年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年龄腰椎滑脱患者后路减压加植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滑脱患者后路减压加植骨98例,按照手术时年龄分为≥70岁组(观察组)31例和<70岁组(对照组)67例,均随访3年,项目包括骨质融合情况、手术前后JOA评分及术后恢复率等。结果:(1)观察组随访期间出现塌陷融合8例(25.8%)、延迟融合4例(1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例(4.5%)和2例(3.0%)(P<0.05)。(2)观察组术前JOA评分(11.7±2.4)分,术后(24.6±2.9)分;对照组术前JOA评分(12.1±2.2)分,术后(25.3±2.8)分;两组术后JOA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观察组术后恢复率为(66.8±3.2)%,对照组为(72.2±2.9)%,两组术后恢复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4)观察组术后发生相邻节段退变1例(3.2%),对照组发生3例(4.8%);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高龄患者虽然术后塌陷融合率和延迟融合率较高,但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不显著。
文天林杜培王飞张天阳李放
关键词:腰椎滑脱后路减压植骨疗效
PLIF手术对高龄及年轻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文天林杜培王飞张天阳
单侧微创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32例被引量:1
2012年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是导致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2]。虽然多数研究认为,非手术治疗对腰椎管狭窄患者有效,但仍有部分病例由于持续腰腿痛需要进一步接受手术治疗。2008年3月-2010年2月,
文天林王飞张天阳李放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微创减压术
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Mini-TLIF)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月因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的4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行Mini-TLIF术20例,B组行开放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Open-TLIF)27例。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腰痛和腿痛视觉分析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残损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少、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短、住院费用高(P<0.05)。两组末次随访腰、腿痛VAS和ODI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腰痛、腿痛VAS、ODI评分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ni-TLIF术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且良好的治疗方法。
文天林文天林刘秀梅张天阳王飞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