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娴 作品数:7 被引量:27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超声医学科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超声弹性成像、光散射成像及两者联合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超声光散射成像及两者联合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弹性成像技术和光散射成像技术对72例患者共82个乳腺肿块进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良性48例共58个病灶,恶性24例共24个病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和两者联合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7.50%、96.55%、93.90%,91.67%、74.14%、79.27%和96.55%、91.67%、95.12%。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乳腺肿块的准确性较光散射成像高,两者联合较单一检查准确性高。 张海娴 秦东京 杨智 徐翠 崔广和关键词:乳腺肿块 弹性成像 超声辐照结合载替莫唑胺纳米粒凝胶间质化疗在胶质瘤术后大鼠模型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超声辐照结合载替莫唑胺纳米粒凝胶系统间质化疗胶质瘤大鼠术后模型的疗效,探究超声能否增强间质化疗疗效。方法 1选取15只大鼠胶质瘤术后模型,瘤腔注入载荧光素纳米凝胶,做超声辐照结合载荧光素纳米凝胶在术后瘤周脑组织中的弥散实验,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无超声辐照和2种不同强度超声辐照,术后第7天将全部大鼠灌注取脑制作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选取不同部位摄片,观察荧光分布情况,并对不同部位荧光强度进行半定量,分析荧光强度差异。2选取24只大鼠胶质瘤模型进行生存实验: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手术组、手术+间质化疗组、手术+间质化疗+超声组,记录其死亡时间,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无超声辐照,载荧光素纳米粒主要集中于瘤腔周围,经超声辐照后,载荧光素纳米粒主要集中于交界处,且远端脑组织内浓度增多。2生存分析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间质化疗+超声组效果最好。结论超声辐照可促进凝胶中纳米粒向瘤周组织弥散,超声辐照结合载TMZ m PEG-PLGA纳米颗粒凝胶系统间质化疗可显著提高术后胶质瘤大鼠模型的生存时间。 李一鸣 张海娴 王意达 汪晓虹 王怡关键词:超声 间质化疗 胶质瘤 纳米粒 凝胶 超声促释载紫杉醇纳米复合凝胶系统抑制大鼠C6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载紫杉醇纳米复合凝胶系统及其结合超声辐照对C6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分为对照组、空白纳米复合凝胶组、游离紫杉醇组、载紫杉醇纳米复合凝胶组、超声辐照载紫杉醇纳米复合凝胶组,分别处理C6胶质瘤细胞,利用四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C6细胞的相对生长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结果:对照组与空白纳米复合凝胶组比较RG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含药物的游离紫杉醇组、载紫杉醇纳米复合凝胶组、超声辐照载紫杉醇纳米复合凝胶组均有明显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0.05)。与游离紫杉醇组比较,载紫杉醇纳米复合凝胶组RGR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载紫杉醇纳米复合凝胶组与超声辐照载紫杉醇纳米复合凝胶组之间RG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载紫杉醇纳米复合凝胶系统的制备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紫杉醇可明显抑制C6胶质瘤细胞生长。载紫杉醇纳米复合凝胶影响紫杉醇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具有缓释作用,超声辐照可促进载紫杉醇纳米复合凝胶内药物释放。 李一鸣 张海娴 汪晓虹 王意达 王怡关键词:超声 纳米 凝胶 紫杉醇 胶质瘤 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超声分子成像在小鼠原位胶质瘤血管新生和边界识别中的应用 2016年 目的:探讨携带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单克隆抗体的超声微泡造影剂(microbubble,MB)在评价小鼠原位胶质瘤血管新生和边界识别中的作用。方法:以生物素-亲和素桥接法构建靶向微泡(MBv),体外鉴定其性质。建立小鼠GL261胶质瘤模型,分别注射MBv和普通微泡(MBc)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成功构建偶联抗小鼠VEGFR2单克隆抗体的MBv,造影结果表明MBv较MBc能更好地评价小鼠胶质瘤血管新生和肿瘤边界。结论:MBv是良好的肿瘤靶向造影剂,应用MBv可较好地实现术中评价小鼠胶质瘤血管新生,更好地辅助术中超声导航。 张海娴 李一鸣 汪晓虹 邵洁 王怡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超声 超声光散射成像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DOT)诊断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将153例乳腺癌患者分为TNBC组(12例)和非TNBC组(141例),比较两组超声及DOT图像特征。结果 TNBC组与非TNBC组的超声BI-RADS分级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25.00%和8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62,P<0.05);TNBC组血红蛋白总量(HBT)、血氧饱和度(SO2)及DOT BI-RADS分级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67%、83.33%、83.33%,非TNBC组HBT、SO2及DOT BI-RADS分级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49%、90.07%、9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4、0.000、0.536,P>0.05)。结论 TNBC在常规超声图像上无特征性表现,在常规超声的基础上结合DOT有助于提高TNBC的诊断准确率。 刘灿 张海娴 李丽霞 唐丽玮 孙芳 崔广和关键词:乳腺肿瘤 超声光散射成像、超声弹性成像和钼靶成像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成像(DOT)、超声弹性成像(UE)及钼靶成像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5个良性、22个恶性共67例乳腺肿块的DOT、UE和钼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 张海娴 崔广和超声在不同年龄段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声在不同年龄段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2月1日—2012年12月10日在我院临床疑诊为阑尾炎的患者2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8例患者中,手术确诊急性阑尾炎243例,其中超声诊断阑尾炎符合209例,漏诊34例,误诊7例,超声正确诊断其他疾病8例。超声诊断阑尾炎的符合率为86.01%,其小儿、成年人、老年人的符合率分别为80.00%、89.88%、73.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张文晓 张海娴 李保卫 王坤 王敏敏 崔广和关键词:超声 年龄 急性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