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伟忠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全身麻醉
  • 2篇椎管
  • 2篇麻醉
  • 1篇镇痛
  • 1篇置换手术
  • 1篇置入
  • 1篇神经阻滞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术后并发症
  • 1篇术后镇痛
  • 1篇随机对照试验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椎管麻醉
  • 1篇椎管内
  • 1篇椎管内麻醉
  • 1篇颈浅丛
  • 1篇颈浅丛阻滞

机构

  • 4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施伟忠
  • 3篇高玉华
  • 1篇马涛
  • 1篇王亭
  • 1篇叶青山

传媒

  • 2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2009年西...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颈浅丛阻滞联合非肌松喉罩置入全麻用于甲状腺手术效果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甲状腺切除手术中采用无肌松剂喉罩置入复合颈浅丛麻醉效果。方法19-55岁,ASAⅠ-Ⅱ级择期甲状腺切除术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气管导管组(T组)和喉罩组(L组)。T组记录各组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前(T0)、置入后即刻(T1)、置入后3 min(T2)、切皮时(T3)、甲状腺叶切除时(T4)、缝合皮肤(T5)和拔除喉罩(T6)的SBP、DBP和HR。观察手术中麻醉效果以及术后呛咳、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声嘶、咽喉疼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在T0、T5时的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组在T1、T2、T3、T4、T6时的SBP、DBP和HR明显高于L组(P<0.05),两组组内各时间点与组内T0相比T组在T1、T2、T3、T4、T6时SBP、DBP和HR明显高于T0(P<0.05),L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麻醉效果满意。术后T组切口痛、苏醒期躁动、术后咽痛例数明显多于L组(P<0.05)。结论颈浅丛阻滞复合非肌松喉罩置入较气管内插管全麻方法优点是:操作简便,通气可靠,对心血管系统刺激性小,术后并发症少。
王亭叶青山施伟忠
关键词:喉罩置入颈浅丛阻滞甲状腺切除术
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PCA在开胸术后镇痛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PCA对开胸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以及对病人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Ⅲ择期开胸手术的病人90例,分为三组,分别实施PCEA、PCIA以及肋间神经阻滞复合PCIA三种镇痛方法。观察三组病人术后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以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1)Ⅱ组在T0、T1时刻的VAS评分、MAP、HR显著增高(P<0.05),在其余时刻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术后镇痛期间,三组间各时间点的镇静评分、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病人术后镇痛期间没有发生呼吸抑制,术后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PCA用于开胸手术病人术后镇痛,能获得与PCEA相似的镇痛,同时更弥补了静脉PCA早期镇痛不足的缺陷。
高玉华闵红星施伟忠
关键词:肋间神经阻滞PCIA开胸手术术后镇痛
关节置换术患者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27
2010年
计算机检索比较关节置换术患者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至2008年10月,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硬膜外血肿.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统计软件行Meta分析.共纳入12项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10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围术期未行抗凝治疗的关节置换术患者,椎管内麻醉较全身麻醉可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而抗凝治疗后发生率无差异;无论是否行抗凝治疗,采用该两种麻醉方法后均未并发硬膜外血肿.
高玉华马涛施伟忠
关键词:META分析
椎管麻醉对比全身麻醉行关节置换手术的系统评价
目的对比椎管麻醉和全身麻醉对关节置换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中文期刊和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
高玉华施伟忠吴泰相
关键词:椎管麻醉全身麻醉随机对照试验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