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琴

作品数:20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7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植被
  • 5篇全新世
  • 5篇末次冰盛期
  • 4篇气候
  • 4篇反演
  • 3篇气候要素
  • 3篇孢粉
  • 3篇反演方法
  • 2篇东亚季风
  • 2篇中国植被
  • 2篇全新世中期
  • 2篇流域
  • 2篇季风
  • 2篇古气候
  • 2篇河流域
  • 2篇磁化率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 1篇第四纪
  • 1篇毒性

机构

  • 20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铜仁学院
  • 1篇北部湾大学
  • 1篇贵州省地质矿...
  • 1篇西安地球环境...

作者

  • 20篇李琴
  • 12篇吴海斌
  • 7篇于严严
  • 6篇郭正堂
  • 5篇罗运利
  • 4篇王世杰
  • 4篇白晓永
  • 4篇孙爱芝
  • 4篇吴路华
  • 3篇陈飞
  • 3篇张岩
  • 3篇葛俊逸
  • 2篇曾成
  • 2篇宋扬
  • 2篇张春霞
  • 2篇赵得爱
  • 2篇肖建勇
  • 1篇朱日祥
  • 1篇李琴
  • 1篇李琴

传媒

  • 6篇第四纪研究
  • 2篇科学通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中国岩溶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二届深海研...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免疫相关性肺毒性的护理
2022年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继手术、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显著疗效在日益增多的临床研究中被证实,但在给患者带来获益的同时也会带来特有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2-3])。免疫相关性肺毒性是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出现比较罕见的并发症,不仅降低了疗效,而且会导致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4-5])。
孙小丽宋正波李琴
关键词:肺毒性严重不良事件免疫相关性
植被反演方法的古气候要素定量化:现代数据检验被引量:8
2016年
气候要素的定量化是古气候研究的重要方向。为了充分考虑环境条件(如大气CO2浓度)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利用孢粉数据更加准确的重建古气候要素,尤其是与现代气候条件具有很大差异的冰期气候要素,我们对第一代植被反演方法进行丫改进,增强了植被类型的模拟,并利用转换矩阵实现了模型模拟植被类型和孢粉的生物群区类型的对接。将新方法运用于东亚季风区古气候要素的定量化重建,利用我国现代表土孢粉的生物群区化数据和气候实测资料,对植被反演方法重建的气候要素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反演植被类型,并重建各气候要素;其中,最冷月温度、生物有效积温(〉5℃)、有效湿度、年均温度和年降水重建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0.89、0.82、0.89和0.94,均在显著相关的水平上。因此,该方法可用于古气候要素的重建,为下一步更好揭示东亚季风气候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手段。
吴海斌罗运利姜文英李琴孙爱芝郭正堂
关键词:孢粉BIOME东亚季风
周口店第1地点用火的磁化率和色度证据被引量:17
2014年
针对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是否存在原地用火证据的争议,对遗址第1地点第4堆积层(据贾兰坡1959划分方案)中新发现的疑似用火遗迹进行系统野外采样以及磁化率和色度测量.结果显示,部分疑似用火区沉积物的磁化率、红度均显著异常,磁化率值较周围沉积物高出22倍,红度高出近3倍.高磁化率值和高红度值分别由高温作用过程中新生成的细粒磁铁矿和赤铁矿颗粒引起.漫反射光谱分析表明,疑似用火区沉积物的赤铁矿-针铁矿组成与平面其他部位及第2,3地点自然样品显著不同.磁化率随温度变化特征进一步揭示出疑似用火区沉积物很可能经历了700℃以上的加热,而自然火一般无法达到如此高的温度.这些磁性、色度异常的沉积物很可能受到人类控制用火的作用,但其为原地用火区堆积还是曾经历再搬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张岩郭正堂邓成龙张双权吴海斌张春霞葛俊逸赵得爱李琴宋扬朱日祥
关键词:磁化率色度岩石磁学
近60年来印江河流域极端气候演变及其对净初级生产力和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改变了区域水热条件,并影响着生态环境变化。然而,目前长时间尺度上极端气候的演变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尚不明晰。采用Mann-Kendall趋势及突变检验法、连续小波变换和Hurst指数法揭示了喀斯特槽谷印江河流域极端气候的变化趋势、突变时间、周期性特征和未来演变规律,并利用Lindeman-Merenda-Gold模型定量评估了极端气候溶变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印江河流域极端气温显著上升,降雨量增多,呈现湿热多雨的气候特征。未来极端气温事件持续等级将更高,持续强度也更强。(2)同类型极端气候具有潜在的关联性,但不同类型极端气候间的影响较小,且多呈负相关。(3)印江河流域平均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2000-2015年间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NPP平均值为598.53 g C m^(-2)a^(-1),平均减少速率为-3.32 g C m^(-2)a^(-1)。NDVI平均值为0.59,平均增长速率为0.0013/a。(4)冷持续指数(CSDI)、平均温差(DTR)、系统阈值结冰日数(ID6.4)和生长期长度(GSL)对NPP的贡献较大,贡献率分别12.64%、11.50%、11.05%和7.4%。其中,CSDI、DTR、GSL对NPP变化表现为负贡献,而ID6.4则表现为正贡献。大部分极端气候指数对NPP变化的贡献都不超过5%。ID6.4对NDVI变化的影响最大,暖夜日数(TN90p)、热持续指数(WSDI)和暖昼日数(TX90p)相对次之,贡献率分别为13.67%、13.54%、12.95%和10.02%。总体上看,在2000-2015年间,印江河流域湿热多雨的气候对NDVI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气温升高和降雨量增加的原因,对NPP累积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槽谷流域气候预测、水资源管理及生态环境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吴路华吴路华王世杰白晓永宋小庆田义超罗光杰李汇文操玥李琴陈飞李琴
关键词:流域小波分析
全球不同植被类型C3、C4植物δ13C端元值研究
C3、C4植物演化是新生代全球变化、古生态等领域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本研究为了提高C3、C4丰度重建的精度,系统收集了近30年发表的全球现代不同类型植被的C3/C4植物δ13C实测数据(2059个样点);同时,为了弥补实...
吴海斌吴建育张岩沈佳恒李琴郭正堂
关键词:植被类型碳同位素
文献传递
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植被变化研究
孙爱芝郭正堂吴海斌李琴于严严葛俊逸宋杨赵得爱
晚新生代以来中国西北植被演化及反映的干旱化过程被引量:13
2016年
亚洲内陆干旱化是全球新生代大陆环境变化中最引人瞩目的重大事件之一,一直是古气候研究的热点。但到目前为止,亚洲内陆干旱化的起源、演化及其机制仍存在争议。本文系统整理了具详细定年的30条孢粉序列,利用生物群区化方法,重建了晚新生代以来我国西北植被的时空演化历史,探讨了干旱化过程。结果显示:约36~28Ma,我国西北植被以森林为主,气候湿润;约27~24Ma,出现草原,开始呈现干旱化趋势;约23~18Ma荒漠扩张;约8Ma以来,大部分森林被荒漠、草原替代,干旱程度显著增强。上述干旱化历史与全球变冷、青藏高原隆升及副特提斯海退缩在时代上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认为,亚洲内陆干旱化的起源可能与青藏高原隆升及副特提斯海的退缩有关,而之后干旱化过程受全球变冷影响逐步加强,约8Ma以来的急剧干旱化可能与北半球高纬变冷的关系更为密切。
祝淑雅吴海斌李琴张春霞于严严孙爱芝郭正堂
关键词:植被演化干旱化晚新生代全球变冷高原隆升
全新世大暖期中国北方沙漠空间分布及植被格局重建
荒漠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是当今社会面临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因此评估未来沙漠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进而找出科学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新世大暖期(6±0.5 14C ka)是距今最近且与未来具有相似...
李琴吴海斌郭正堂于严严葛俊逸吴建育赵得爱孙爱芝
全新世中期中国气候格局定量重建被引量:20
2017年
古气候要素的定量化,是认识气候变化规律的关键节点之一。以往对于我国的古气候要素定量化重建,主要基于孢粉一气候的统计学方法。由于该方法难以有效区分温度、降水和大气CO2浓度等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而导致重建结果可能存在不确定性。本次研究,我们基于植物生理过程、新一代古气候定量重建的植被反演方法,考虑环境因子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利用新完善的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中的孢粉数据,定量化重建了我国全新世中期(6±0.5ka14C)的古气候要素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全新世中期我国年均温度比现在略高约0.7℃,东部区域增温明显,尤其是东北地区,而西北地区可能略有降温;最冷月温度增温较大,达约1℃,而最热月温度增温较小,为约0.5℃。全国年降水量整体比现在多约230mm,主要是夏季降水增多所导致,其中东部地区增加显著。上述结果揭示,全新世中期全球增温将有利于我国降水增加,并导致季节性温度变化明显。本次重建结果增强了与古气候模拟结果的可对比性。
吴海斌李琴李琴于严严林亚婷孙爱芝罗运利
关键词:全新世中期
末次冰盛期中国气候要素定量重建被引量:2
2019年
古气候定量化是古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重建末次冰盛期时段((18±2)ka14C)气候变化特征,对理解冰期-间冰期地球气候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古气候要素定量重建,主要基于现代气候条件下孢粉-气候的统计学方法,因难以有效区分过去气候季节性变化和大气CO2浓度降低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导致重建结果可能存在不确定性.本研究基于植物生理过程、新一代古气候定量重建的植被反演方法,考虑上述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利用新完善的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重建了古气候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在末次冰盛期,大气CO2浓度降低对中国古气候要素重建结果影响不显著;全国年均温比现在低约(5.6±0.8)℃,最冷月温度和最热月温度分别降低约(11.0±1.6)℃和(2.6±0.9)℃,且中国南方降温幅度达到约(5.5±0.5)℃,接近平均值的水平,年均温变化主要归因于冬季温度的降低;全国年降水量比现在低约(46.3±17.8)mm,其中北方降水减少约(51.2±21.4)mm,年降水变化主要源于夏季降水的减少.与古气候模拟结果的对比揭示,虽然现有模式能较好模拟年均气候模态,但是在季节性变化上与重建结果还有较大的差距,指示未来在提高古气候重建精度的同时需进一步加强古气候模式的季节性气候模拟能力.
吴海斌李琴李琴孙爱芝于严严孙爱芝罗运利
关键词:CO2浓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