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克华

作品数:39 被引量:163H指数:7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体层摄影
  • 9篇体层摄影术
  • 8篇容积
  • 6篇血管
  • 6篇灌注
  • 6篇成像
  • 5篇细胞
  • 5篇管电压
  • 5篇X线
  • 4篇动脉
  • 4篇造影
  • 4篇图像
  • 4篇肝容积
  • 4篇X线计算
  • 4篇X线计算机
  • 3篇多层螺旋CT
  • 3篇血管造影
  • 3篇影像
  • 3篇容积CT
  • 3篇图像质量

机构

  • 27篇温州医科大学
  • 9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市中心医...

作者

  • 38篇潘克华
  • 22篇曹国全
  • 13篇吴恩福
  • 12篇孙厚长
  • 10篇郑祥武
  • 8篇王镇章
  • 8篇王爱敏
  • 7篇许化致
  • 7篇董丽卿
  • 5篇邰云鹏
  • 4篇陈晓
  • 4篇贾秀芬
  • 4篇陈永华
  • 3篇陈伟建
  • 3篇李瑞
  • 3篇刘瑾瑾
  • 3篇唐坤
  • 3篇郭献忠
  • 3篇谢福荣
  • 2篇杨开颜

传媒

  • 7篇医学影像学杂...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中华放射医学...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英国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2007年全...
  • 1篇2013浙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脑血管CT成像中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脑血管成像中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与图像质量及剂量间的关系,以确定最优管电压和迭代重建参数。方法:利用ATOM 701-D型成年男性仿真人头颅模型,配置碘水混合造影剂自制脑血管。采用320排容积CT以80 k V、...
曹国全唐坤潘克华邰云鹏陈晓吴恩福王镇章
关键词:统计学图像质量
文献传递
肝炎后肝硬化病肝容积、密度、肝脾容积比与肝功能状态的对照研究
目的采用MDCT测量肝脾容积、肝脏平均CT值及标准差,分析肝容积指数、容积变化率、肝脾容积比指标与肝功能Child分级间的对应关系,评价其在评估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态方面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正常成人组40例、肝...
潘克华郑祥武董丽卿曹国全吴恩福
关键词: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
文献传递
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扫描协议优化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探讨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扫描协议优化的可行性.方法 20名健康志愿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7例,选择标准灌注扫描协议(19圈容积采集);试验组13例,通过合理改变采集间隔,减少扫描期相,采用一组新的灌注扫描协议(11圈容积采集).图像分析感兴趣区(ROI)设为两侧额叶白质、顶叶白质、半卵圆区、基底节区、枕叶、小脑,大小约(20±2)mm2.计算得到各感兴趣区的灌注参数值,包括脑血容量(rCBV)、达峰时间(TTP)、脑血流量(r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延迟时间(DT).结果 试验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较对照组降低了42.02%.两组不同层面左右两侧ROI区的各灌注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上述各个对应部位的ROI区各灌注参数无明显差别.结论 优化后的扫描协议得到了与厂家推荐的标准协议无差异的全脑灌注参数值且降低了辐射剂量,推荐常规使用.
曹国全许化致潘克华陈伟建郭翔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脑血管CT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脑血管CT成像中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与图像质量及剂量间的关系,以确定最优管电压和迭代重建的参数。方法:利用ATOM 701-D型成年男性仿真人头颅模型,配置碘水混合造影剂自制脑血管。采用320排容积CT以80、100、120 k V管电压分别联合自适应迭代降剂量技术(AIDR 3D)迭代重建4个等级(off、mild、standard、strong)共12种方案,按管电流等其他参数不变进行颅脑单圈扫描,记录辐射剂量。获得横断面血管CT值及噪声、血管周边脑组织CT值及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管电压扫描及不同迭代算法水平重建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管电压100k V时较120 k V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分别降低39.29%、39.52%和39.42%;管电压80 k V时较120 k V时CTDIvol、DLP及E分别降低66.88%、67.02%和67.31%。管电压一定,不同迭代水平重建时:血管噪声、血管周边脑组织噪声、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CT值及血管周边脑组织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迭代重建水平一定,不同管电压扫描时:血管CT值、血管噪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周边脑组织CT值、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周边脑组织噪声在AIDR 3D off和mild水平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tandard和strong水平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0 k V管电压扫描联合standard或strong水平的迭代重建算法会获得较高质量的脑血管成像。
曹国全唐坤潘克华邰云鹏陈晓吴恩福王镇章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管电压脑血管
基于CT血管成像的个体化自体动静脉内瘘三维数值模型
2021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三维数值模型构建的可行性。方法:采用MIMICS软件读取自体AVF患者CT血管造影时DICOM格式的原始数据,运用阈值分割和手动分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感兴趣区的三维重建。并用CFX软件进行模型的数值仿真,分析与自体AVF功能不全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成功构建了个体化自体AVF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可直观显示内瘘区的血流分布特点。流速最大在内瘘吻合口动脉端;进入静脉端瘤体内的主血流一部分沿瘤体壁向远处发展成涡流后达出口,另一部分朝瘤体中心形成较小的涡流后再达出口;次血流则直接沿着瘤壁到出口。结论:基于相对无创的CTA影像数据构建的真实可视化的自体AVF三维数值模型相比理想化的实验模型不仅可行、可靠,而且更加有针对性,可以形象地评估内瘘区血流动力学情况,有助于早期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干预。
贾秀芬刘瑾瑾潘克华郑尘非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CT血管成像数值仿真
腮腺腺淋巴瘤13例CT特征分析
2015年
腮腺腺淋巴瘤又名Warthin瘤,是仅次于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良性肿瘤,发病率占涎腺良性肿瘤的6%~10%[1],CT定性诊断有一定难度.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及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术前诊断水平.
孙厚长许化致潘克华
关键词:腮腺腺淋巴瘤CT特征WARTHIN瘤腮腺多形性腺瘤良性肿瘤病理证实
CT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物面积占椎管面积比值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CT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物面积占椎管面积比值在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患者90例,通过CT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物面积占椎管面积比值,根据比值不同分为一度、二度、三度。采用不同干预手段,综合分析治疗后效果。结果治疗后一度改善指数明显高于二度〔(6.8±2.6)vs(2.4±1.2),P<0.05〕和三度〔(6.8±2.6)vs(1.8±0.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虽然二度改善指数高于三度,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1.2)vs(1.8±0.6),P>0.05〕;此外,治疗后一度有效改善率明显高于二度〔96.7%vs 70.0%,P<0.05)〕和三度〔96.7%vs(23.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二度有效改善率明显高于三度有效改善率〔70.0%vs2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物面积占椎管面积比值可以为患者接受各种治疗提供很好的参考,值得临床推广。
王镇章孙厚长姜亿一潘克华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椎管
多层螺旋CT肝脏容积测量及不同测量方法对比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通过应用两种不同方法对离体猪肝及正常人体肝脏行容积测量,对比探讨其准确性与实用性,旨在探索一种较理想的肝容积测量方法。方法:对7例离体猪肝(叶)用溢水法测量其容积,再行CT平扫,比较逐层叠加法、选择性VR自动法测量结果并与溢水法测量结果进行统计比较。收集体检行腹部CT增强检查正常者35例,男22例,女13例,运用逐层叠加法和选择性VR自动测量法测量其肝脏容积,并进行比较。结果:7例离体猪肝(叶)测量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测量结果与溢水法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9)。35例活体人肝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分别为(1371.85±238.01)cm3(、1380.16±234.16)cm3,测量结果间无统计学差异(t=-1.099,P=0.281>0.05);平均耗费时间分别为(27.93±5.55)s(、6.66±1.88)s,选择性VR自动法明显短于逐层叠加法(t=18.31,P<0.001)。结论:选择性VR自动测量法与常规逐层叠加法相比,测量结果准确可靠,且显著减少测量时间,故具有更大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潘克华郑祥武董丽卿吴恩福
关键词:肝容积
MDCT对肝硬化患者胃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胃静脉曲张(GV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肝硬化患者上腹部MDCT增强图像,判断GVs的有无、大小,并将结果与其胃镜结果作对照研究。结果:胃镜结果显示96例患者中24例无静脉曲张,32例仅有食管静脉曲张,16例仅有GVs,24例同时伴有食管胃静脉曲张。MDCT正确诊断了其中35例,5例为假阴性。在无GVs的56例中,MDCT正确诊断其中48例,8例为假阳性。MDCT诊断GVs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85.7%、86.4%、81.4%、90.6%。在40例GVs病例中,大静脉曲张24例,小静脉曲张16例。MDCT诊断大、小GVs的符合率分别为83.3%、81.3%。结论:MDCT可较准确显示GVs的有无、大小,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王爱敏潘克华曹国全林洁
关键词:胃静脉曲张肝硬化
宝石能谱CT最佳单能量联合ASiR技术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设计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最佳单能量联合ASiR技术在腹壁下穿支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怀疑腹主动脉疾病的患者45例,均行腹部宝石能谱CTA检查。按照图像重组模式的不同将图像分为混合能量组和最佳单能量联合ASiR(20%)组。对两组图像上腹壁下动脉、腹壁下静脉及腹壁浅静脉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血管CT值、背景噪声及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和主观评分。结果最佳单能量联合ASiR(20%)组图像较混合能量组图像目标血管的CT值增大,背景噪声减小,CNR及SNR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主观评分显示最佳CNR单能量联合ASiR(20%)组图像质量明显好于混合能量组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宝石能谱CT最佳单能量联合ASiR(20%)技术能提高腹壁下穿支血管及腹壁浅静脉的显示能力,提高图像质量,对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设计和修薄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陈永华傅钢泽李娜陈聪曹国全潘克华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