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翠玲
- 作品数:35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胆道闭锁术后生存5年以上病例的临床评价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 评价胆道闭锁行Kasai术后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因素及晚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总结1989年3月至1999年3月行Kasai手术及其改良术式Suruga手术治疗胆道闭锁的疗效。结果 本组行术中分型,Ⅱ型4例,Ⅲ型31例。手术类型:肝门空肠吻合术12例,Suruga术式2 1例,胆囊肝门吻合术2例。其中因肝门部胆管梗阻再次行肝门空肠吻合术6例。术后发生早期胆管炎18例,关闭升支造瘘口5~8年后发生晚期胆管炎4例,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5例。生存时间最长15年,最短5年,死亡2例。结论 影响Kasai手术长期生存的因素包括:手术日龄,肝外胆管分型,术后胆管炎并发症及胆汁引流的效果等。
- 李桂生刘钧澄陈洁佘锦标周李潘翠玲
- 关键词:胆道闭锁术后生存肝门空肠吻合术病例晚期并发症手术类型
- 术前化疗治疗肝母细胞瘤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通过总结22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肝母细胞瘤病例术前化疗的治疗效果,评价术前化疗对治疗肝母细胞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本院2000年3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收治的22例肝母细胞瘤的治疗经过,包括化疗前确诊方法、化疗方式、方案,手术时机的选择,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化疗前采用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18例,明确诊断为肝母细胞瘤15例,疑似者3例。本组未经术前化疗Ⅰ期手术切除肿瘤3例。经术前化疗并完成疗程延期手术14例,其中介入治疗2例,全身化疗12例,肿瘤体积在化疗后较化疗前平均缩小55.7%,完整切除肿瘤13例,肿瘤仍不能切除仅活检1例,化疗后肿瘤完整切除率为92.9%。化疗1~2个疗程后放弃继续治疗3例,化疗期间死亡1例。外院初次手术后肿瘤复发行肝移植1例,术后死于腹腔内出血。本组术后超过2年者10例,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2例,术后不足2年者6例,存活5例,1例术后8个月时因肿瘤复发死亡。化疗后仅行活检者术后6个月死亡。结论化疗前必须经病理学确诊。采用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具有损伤小,确诊率高的特点。对不能Ⅰ期切除的肿瘤,无论采用介入治疗或全身化疗均可使肿瘤明显缩小。对提高肝母细胞瘤的肿瘤完整切除率有很大的帮助。
- 李穗生类成勇李作青刘钧澄莫家骢苏诚潘翠玲刘唐彬
- 关键词:肝肿瘤外科手术
- 双侧肾母细胞瘤治疗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肾母细胞瘤属胚胎性恶性肿瘤,同时发生的双侧肾母细胞瘤较为少见,占肾母细胞瘤的5% ~7%,发病年龄低于单侧病变者,治疗复杂且生存率低[1].2003年9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肾母细胞瘤128例,其中同时发病的双侧肾母细胞瘤13例,占10.2%.现对同时发病的双侧肾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总结如下.
- 乔键李作青刘钧澄佘锦标李穗生潘翠玲
- 关键词:双侧肾母细胞瘤同时发病发病年龄生存率
- 肠神经节细胞未成熟:生理与病理现象的探讨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生理与病理性节细胞未成熟的本质区别 ,以确切诊断节细胞未成熟症(IGC)。方法 ①选取HD术后恢复顺利 2 9例和合并肠炎 37例 ,单纯类缘病 (HAD)术后恢复顺利者2 6例的近端结肠 ,对照 2 2例的横结肠。年龄 18d~ 4岁。石蜡切片HE染色 ,光镜下统计各切面含成熟节细胞肌间神经丛的分布。②选取 12例HD术后恢复好的病变段、近端 (年龄 5个月~ 2岁 ) ,节细胞减少症 (年龄 7个月~ 3.5岁 )和IGC(年龄 2~ 4岁 )的病变段各 3例的结肠 ,2 1例对照的横结肠。分别行突触素 (SY)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肠壁肌层SY和节细胞胞浆CathepsinD免疫活性的分布。 结果 功能正常结肠壁普遍存在未成熟节细胞 ,类似IGC病理特征的“节细胞未成熟现象”较普遍 ;肠壁总体节细胞中成熟与未成熟的比例与年龄不密切正相关。所有实验对象环行肌层SY免疫活性表达较一致。对照组和HD近端正常肠壁 ,环行肌SY免疫活性普遍丰富 ;HD和节细胞减少症病变段SY免疫活性均不同程度减低 ;IGC病变段表现丰富。功能正常结肠壁均见CathepsinD呈成熟和未成熟形态表达的节细胞 ;“节细胞未成熟现象”见一定数量成熟形态的节细胞 ,而IGC难于见到 ;HD病变段CathepsinD呈阴性表达。 结论 维持消化道正常动力 ,只?
- 周学付李桂生潘翠玲王连唐刘钧澄梁英杰
- 关键词:生理现象病理现象突触素组织蛋白酶D
- 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在诊断先天性巨结肠中的作用被引量:1
- 1997年
- 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在诊断先天性巨结肠中的作用潘翠玲刘钧澄刘唐彬△梁英杰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研究室、△病理学教研室,广州510089临床病理常用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直肠粘膜神经,来诊断先天性巨结肠。本文就如何提高检验技术...
- 潘翠玲刘钧澄刘唐彬梁英杰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巨结肠乙酰胆碱酯酶染色
- 肠神经元性发育不良病理学特征临床意义的探讨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探讨肠神经发育不良(IND)病理学特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0年~2002年间269例临床诊断为“HD”(小儿258例,成人11例)病人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选取HD病变段和近端各12例,节细胞减少症3例,IND8例,以及对照21例的全层结肠标本行SY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肠神经丛的分布,肠壁肌层SY免疫活性纤维的分布。结果269例中单纯IND15例(6%),HD+IND6例(2%),两者各有1例因近端肠壁IND病变症状复发而再手术。对照中2例见纵肌异位神经丛,1例同时见粘膜下巨大神经丛;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横结肠和结肠肿瘤各2例,肠肌间见丰富的巨大神经丛。肠壁SY免疫活性在HD和节细胞减少症的病变段,有不同程度的明显减低;对照组和HD近端功能正常的肠壁多表现丰富;IND病变段表现正常和轻度减低的各一半。结论IND的病理特征缺乏特异性,是IND研究结果不一致的重要原因之一。IND与“具有IND特征改变的继发性现象”可能仅是组织学现象上的相似,应有不同的病理基础。IND的诊断应结合病人的年龄、合并的其它病理因素及临床症状的情况,量化IND的病变更有诊断意义。
- 周学付李桂生潘翠玲王连唐刘钧澄
- 关键词:病理学特征
- 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的细胞培养在临床的应用
- 1997年
- 对我院手术切除的神经母细胞瘤6例、肾母细胞瘤14例的新鲜肿瘤标本及区域淋巴结(所取标本与病理标本等分)进行原代细胞培养。结果本组20例瘤体的细胞培养涂片检查与病理切片诊断一致。淋巴结细胞培养与病理切片诊断对照结果为:神经母细胞瘤病理切片阳性率33.3%,细胞培养阳性率50%;肾母细胞瘤病理切片诊断阳性率33.3%,细胞培养阳性率66.6%。可见常规的病理切片的局限性对于微小的转移灶,不一定被包含在片中而受到假阴性的影响,细胞培养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 潘翠玲刘唐彬李穗生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细胞培养
- 63例先天性巨结肠同源病的诊治分析被引量:6
- 2004年
- 周学付李桂生潘翠玲王连唐刘钧澄谢家伦莫家骢李穗生刘文旭刘唐彬
- 关键词:巨结肠根治术短段型节细胞肠神经元结肠切除钡灌肠
- 小儿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肿瘤组织培养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对比组织培养法与病理切片在肿瘤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方法 对14例肾母细胞瘤、6例神经母细胞瘤进行肿瘤组织、淋巴结组织瘤旁培养,涂片进行病理诊断,并与传统的病理切片对比。结果 肿瘤组织培养与病理切片结果完全一致,对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淋巴结组织培养优于病理切片,两者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肾母细胞瘤为66.6%(6/9)和33.3%(3/9);神经母细胞瘤为50%(3/6)和33.3%(2/6)。结论 淋巴结组织培养对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率高于病理切片,对临床分期、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李穗生刘唐彬潘翠玲苏诚
-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儿童
- 先天性巨结肠组织内IgG、IgA、IgM的分布及意义
- 1994年
- 先天性巨结肠是最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之一,对其临床及病理解剖基本变化已有较深的认识,近年更对该病的病理生理变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我们从1990~1993年采用免疫萤光技术,对先天性巨结肠肠壁组织内的抗人体IgG、IgA、IgM进行观察,旨在了解其在结肠多部位的分布模式、变化及意义。 材料与方法 一、标本来源:标本来自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12例,男性11例,女性1例,年龄9个月~9岁,平均2岁10个月。术前有较严重小肠结肠炎症状者5例。全部患儿术前经钡灌肠诊断。并全部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诊断,其中常见型7例,短段型3例,长段型2例。 二、免疫萤光技术:手术时立即从结肠痉挛段、扩张段、吻合口部(正常段)分别取肠壁全层1.5×0.3cm,英国KRYOSTAT恒温冷冻切片机切取厚0.5um标本贴置玻片上,冻丙酮内固定5分钟,PBS(pH7.4)
- 王若洁林秋雄李穗生刘唐彬赖炳耀潘翠玲
- 关键词:巨结肠先天性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