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军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乙草胺经皮毒性研究
- 乙草胺(Acetochlor),IUPAC标准命名法为2-甲基-6-乙基-N-乙氧基甲基-a-氯化乙酰替苯胺, 1971年由美国Monsanto公司研制生产的一种优秀的选择性芽前酰胺类除草剂。现在国内的生产能力已达8万吨...
- 李华文陆丹吴军陈志莲熊志军陈坚峰胡楚元
- 关键词:乙草胺最大无作用剂量
- 文献传递
- 克菌丹Ames试验的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克菌丹对Ames试验菌株的致突变性。方法取农药克菌丹,按照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中的平板掺入法进行试验和结果评价。结果在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条件下,TA97、TA100试验菌株各剂量组(10~50μg/皿)回复突变菌落数随剂量增高而增多,均大于自发回复突变菌落数的2倍,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且有重复性,为阳性反应;在加S-9代谢活化系统条件下,TA97、TA98、TA100试验菌株中、高剂量组(25~50μg/皿)回复突变菌落数随剂量增高而增多,均大于自发回复突变菌落数的2倍,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且有重复性,为阳性反应。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克菌丹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为阳性。
- 吴军杨秀鸿熊志军马新群陈志莲陆丹
- 关键词:AMES试验致突变性
- 乙草胺经皮毒性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8年
- 李华文陆丹吴军陈志莲熊志军陈坚峰胡楚元
- 关键词:乙草胺最大无作用剂量
- 吡虫啉原药的毒性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吡虫啉原药致突变性和亚慢毒性。方法按照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进行。结果1.Ames试验、微核试验、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2.亚慢性毒性试验:在高剂量水平(雌、雄分别为29.01和27.07mg.kg-1.d-1),可引起雌鼠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增高,引起雄鼠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平均体积明显增高,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减低,雌、雄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换酶、肌酐增高。结论本试验提示吡虫啉原药无明显致突变作用。对动物肝脏有损伤作用。SD大鼠亚慢性(90d)经口喂饲毒性的最大无作用剂量雌、雄分别为7.56和6.93mg.kg-1.d-1。
- 李华文陆丹吴军马新群杨秀鸿陈坚峰熊志军
- 关键词:致突变性亚慢性毒性最大无作用剂量
- SD大鼠血液学指标和血清生化学指标参考值探讨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SD大鼠血液学指标和血清生化学指标的参考值。方法收集3个批次雌雄共586只大鼠的17项血液学、血清生化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项指标的平均值及其95%参考值范围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RBC在不同批次的雌雄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鼠WBC、AST的测定值批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雄鼠批间差异无显著性。雄鼠ALB、TG的测定值批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雌鼠批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SD大鼠亚慢性经口(试验的)17项血液学和血清生化学指标参考值与文献报道一致;并且雌雄鼠可以合并计算。
- 马新群陆丹陈志莲吴军杨秀鸿李军熊志军
- 关键词:血液学指标生化学指标参考值范围
- 乙草胺经皮毒性研究
- 乙草胺(Acetochlor),IUPAC标准命名法为2-甲基-6-乙基-N-乙氧基甲基-a-氯化乙酰替苯胺,1971年由美国Monsanto公司研制生产的一种优秀的选择性芽前酰胺类除草剂。现在国内的生产能力已达8万吨/...
- 李华文陆丹吴军陈志莲熊志军陈坚峰胡楚元
- 关键词:乙草胺除草剂
- 文献传递
- 95%草胺磷原药基因致突变作用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评价95%草胺磷原药的致突变作用。方法按照GB/T21793-2008《化学品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实验方法》进行。结果在非代谢活化及肝微粒体酶系S-9代谢活化条件下,95%草胺磷原药实验结果为阴性,阳性对照组突变率显著增加。结论 95%草胺磷原药对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TK基因无致突变作用。
- 熊志军胡雄飞陆丹
- 关键词:致突变性
- 95%草胺磷原药对L5178Y细胞TK基因的致突变作用研究
- 目的:评价95%草胺磷原药对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TK基因的致突变作用。方法:小鼠淋巴瘤细胞在肝微粒体酶系S9代谢活化及非代谢活化条件下暴露于156.3、3 1 2.5、625、1250μg/mL 95%草胺磷原药3...
- 胡雄飞熊志军陆丹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