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瑜

作品数:14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腹膜
  • 5篇腹膜透析
  • 4篇肾病
  • 3篇透析患者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血管
  • 2篇预后
  • 2篇肾小球
  • 2篇衰竭
  • 2篇终末期肾病
  • 2篇疗效
  • 2篇磷酰胺
  • 2篇环磷
  • 2篇环磷酰胺
  • 2篇激素
  • 2篇腹膜透析患者
  • 2篇病患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移位
  • 1篇多巴

机构

  • 14篇高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童瑜
  • 5篇钟瑞琼
  • 2篇罗伟燕
  • 2篇邓姗姗
  • 1篇黎晓强
  • 1篇李荣华
  • 1篇李荣华

传媒

  • 3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内科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5
  • 2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治疗方案应用于IgA肾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研究不同西医方案治疗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环磷酰胺组、霉酚酸酯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环磷酰胺组予以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霉酚酸酯组则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霉酚酸酯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环磷酰胺组、霉酚酸酯组、对照组不同Haas分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之间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后环磷酰胺组、霉酚酸酯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清尿素、血尿酸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环磷酰胺组、霉酚酸酯组上述指标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均P>0.05)。霉酚酸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0/24),相比环磷酰胺组16.67%(4/24)以及对照组25.00%(6/24)均较低(均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以及糖皮质激素联合霉酚酸酯治疗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后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朱明志钟瑞琼童瑜
关键词:IGA肾病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霉酚酸酯
未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2015年
目的 研究在慢性肾脏病(CKD)人群中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设计,收集肾内科住院的非透析CKD患者的住院资料.结果 纳入687例病例中97例(14.1%)住院合并心力衰竭.与无心力衰竭组比较,心力衰竭组住院前3个月的RDW水平更高(13.4±1.2和15.3±2.0,P=0.028),而住院期间RDW水平相似.住院前3个月RDW与各项心脏血指标的相关性较住院期间RDW更好,与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以及NYHA心功能分级相关,相关系数为0.394、-0.357和0.294.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中,住院前3个月RDW每增加1%,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49.2%(OR值95%可信区间1.094~1.703);在无贫血亚组中,住院前3个月RDW每增加1%,心力衰竭风险增加57.0%(OR值95%可信区间1.132 ~2.031).住院前3个月RDW预测心力衰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1(95%可信区间0.644~0.937,P=0.038).结论 对于非透析的住院CKD患者,住院前3个月RDW和心力衰竭独立相关,RDW升高可能是预测近期发生心力衰竭的一个有价值的标志物。
钟瑞琼童瑜
关键词:肾疾病红细胞心力衰竭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短期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D)短期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抽取2019年1-12月收治的103例行腹膜透析的患者,随诊4周,根据患者预后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n=47)与预后良好组(n=56),对两组基线资料、腹膜炎前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影响腹膜炎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HGB、WBC、hs-CRP、SCr、rGFR、腹膜转运状态各项基线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预后不良组粥样硬化血管疾病比例明显较预后良好组高(P<0.05);预后不良组发生腹膜炎前3个月hs-CR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GFR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发生腹膜炎前3个月腹膜低转运、HGB、rGFR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基线合并粥样硬化血管疾病为腹膜透析患者发生PDAD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s-CRP、合并粥样硬化血管疾病可能为PDAD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预防,以改善患者预后。
何明钟碧燕童瑜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预后不良
特发性膜性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
2021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高尿酸血症的检测标准分为血尿酸正常组(106例)和高尿酸血症组(44例);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生化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损伤情况。结果:与血尿酸正常组患者相比,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比例显著增加(P<0.05);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及血清中TC、TG、LDL、HDL、TP及BUN含量显著增加(P<0.05),但两组患者血清中Alb的含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尿酸血症组患者肾小管病理分级显著增加(P<0.05),小动脉壁透明变性程度、增厚程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伴高尿酸血症的IMD患者病理损伤加剧,生化指标异常程度高,临床症状明显,可能伴随不良预后,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尿酸含量进行控制。
何明杨春东童瑜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高尿酸血症病理特点
厄贝沙坦对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功能及残余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功能及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肾病终末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腹膜功能及残余肾功能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腹膜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24 h超滤量显著高于对照组,4 h透出液/血清尿素水平比、4 h透出液/血清肌酐水平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残余肾功能治疗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肌酐及血清尿素氮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应用厄贝沙坦,可有效改善腹膜功能,保护残余肾功能,值得推广。
朱明志李拔敏童瑜
关键词:腹膜透析厄贝沙坦腹膜功能残余肾功能
泼尼松口服治疗成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疗效探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口服泼尼松对成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60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降血压、降血脂和利尿等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除了基础治疗外,再给予泼尼松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检测指标,分析口服泼尼松治疗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口服泼尼松进行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1例患者出现血糖升高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泼尼松口服治疗成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轻,但激素类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用药时间不宜过长。
童瑜
关键词:泼尼松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血管造影导丝介入法处理腹膜透析导管移位56例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终末期肾病是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积极防治意义重大。虽然腹膜透析是防治终末期肾病疗效明确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生存预后,但包括透析导管移位在内的临床并发症,是导致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常见原因。
钟瑞琼童瑜邓姗姗李拔敏朱明志罗伟燕
关键词:腹膜透析导管移位血管造影介入法终末期肾病
肾康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0例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以青霉素联合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肾康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肾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45%,对照组为67.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1h尿红细胞排泄率、BUN、SCr等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的程度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童瑜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联合用药
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C4、Ig M、Ig G、Ig A水平均显著改善(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 94%)显著高于对照组(75. 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明显改善免疫功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朱明志邓姗姗童瑜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环磷酰胺激素免疫功能
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症与休整期相关性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症与休整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根据休整期时间长短分为0~7d组(n=22)、8~14d组(n=48)、>14d组(n=30)。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0~7d组患者发生导管阻塞、导管移位和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8~14d组和>14d组(P<0.05);0~7d组患者发生低血压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8~14d组和>14d组(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过早接受透析可能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李拔敏童瑜李荣华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