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瑞琼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肾病
  • 3篇肾炎
  • 3篇综合征
  • 3篇狼疮
  • 3篇激素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衰竭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皮质
  • 2篇糖皮质激素
  • 2篇皮质激素
  • 2篇系统性红斑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雷公藤
  • 2篇红斑
  • 2篇红斑狼疮
  • 2篇腹膜
  • 2篇腹膜透析
  • 2篇病患

机构

  • 13篇高州市人民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钟瑞琼
  • 6篇罗伟燕
  • 5篇童瑜
  • 3篇冯庆艺
  • 2篇邓姗姗
  • 2篇冯少林
  • 1篇胡小玲
  • 1篇黄之文
  • 1篇孙贵林
  • 1篇李荣华
  • 1篇李荣华
  • 1篇罗文荣

传媒

  • 2篇中外医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9
  • 1篇2015
  • 6篇2012
  • 1篇2005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小板减少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对8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血小板减少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同期住院的无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作为对照,探讨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结果 85例SLE住院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者有24例,占28.24%,其中14例出现轻度血小板减少,6例出现中度血小板减少,4例为重度血小板减少。SLE患者合并浆膜炎、血液系统受累、ACA阳性及脾大者易出现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组肾脏损害的发生率高于血小板正常患者,但蝶形红斑的发生率低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合并浆膜炎、血液系统受累、ACA阳性及脾大者易出现血小板减少。
钟瑞琼罗伟燕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慢性肾小球肾炎关系探讨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18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 ,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 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时 ,其T3 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而T4及TSH无显著改变 (P >0 .0 5 ) ;当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或达到完全缓解时T3 值接近正常 ,T4及TSH也无明显改变 (P >0 .0 5 )。这种不伴TSH升高的低T3 情况考虑为病态甲状腺综合征中的低T3 综合征 ,与疾病分期有关 ,并与Karnofsky健康状态有关。结论 动态监测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可以作为观察患者病情、判断疗效及评估预后的有效指标。
钟瑞琼胡小玲冯少林孙贵林李荣华
关键词:血清甲状腺激素慢性肾小球肾炎低T3综合征
不同治疗方案应用于IgA肾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研究不同西医方案治疗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环磷酰胺组、霉酚酸酯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环磷酰胺组予以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霉酚酸酯组则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霉酚酸酯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环磷酰胺组、霉酚酸酯组、对照组不同Haas分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之间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后环磷酰胺组、霉酚酸酯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清尿素、血尿酸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环磷酰胺组、霉酚酸酯组上述指标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均P>0.05)。霉酚酸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0/24),相比环磷酰胺组16.67%(4/24)以及对照组25.00%(6/24)均较低(均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以及糖皮质激素联合霉酚酸酯治疗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后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朱明志钟瑞琼童瑜
关键词:IGA肾病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霉酚酸酯
未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2015年
目的 研究在慢性肾脏病(CKD)人群中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设计,收集肾内科住院的非透析CKD患者的住院资料.结果 纳入687例病例中97例(14.1%)住院合并心力衰竭.与无心力衰竭组比较,心力衰竭组住院前3个月的RDW水平更高(13.4±1.2和15.3±2.0,P=0.028),而住院期间RDW水平相似.住院前3个月RDW与各项心脏血指标的相关性较住院期间RDW更好,与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以及NYHA心功能分级相关,相关系数为0.394、-0.357和0.294.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中,住院前3个月RDW每增加1%,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49.2%(OR值95%可信区间1.094~1.703);在无贫血亚组中,住院前3个月RDW每增加1%,心力衰竭风险增加57.0%(OR值95%可信区间1.132 ~2.031).住院前3个月RDW预测心力衰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1(95%可信区间0.644~0.937,P=0.038).结论 对于非透析的住院CKD患者,住院前3个月RDW和心力衰竭独立相关,RDW升高可能是预测近期发生心力衰竭的一个有价值的标志物。
钟瑞琼童瑜
关键词:肾疾病红细胞心力衰竭
抗核抗体分析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2024年
报道1例通过抗核抗体检测、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表现,并结合相关分类标准鉴别诊断的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例。AS与SLE在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和遗传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两者合并共存的病例非常罕见。抗核抗体(ANA)检测是监测AS合并SLE的敏感指标,实验室和临床医生均应给予高度重视。
黄之文谭文婵钟瑞琼黄进梅
关键词:抗核抗体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重叠综合征
标准强的松疗法联合肾肝宁治疗成人常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2005年
目的观察标准强的松疗法联合肾肝宁和经典用药方案治疗成人常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设置观察组27例,对照组25例,前者用标准强的松疗法联合肾肝宁治疗,后者采用激素经典服用方案治疗成人常复发性PNS,二者均配合环磷酰胺和对症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好,表现为缓解期较对照组长(P<0.01),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1);不良反应两组相比无差别。结论标准强的松疗法联合肾肝宁治疗成人常复发性PNS可提高疗效。
罗文荣冯少林钟瑞琼
关键词:成年复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雷公藤多甙联合泼尼松治疗38例成人紫癜性肾炎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对采用雷公藤多甙与泼尼松联合的方法对患有紫癜性肾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患有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确诊患者7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8例。分别采用泼尼松和雷公藤多甙与泼尼松联合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雷公藤多甙与泼尼松联合的方法对患有紫癜性肾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钟瑞琼冯庆艺罗伟燕
关键词:雷公藤多甙泼尼松紫癜性肾炎
茂名地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相关因素及致病菌的特点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茂名地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其致病菌特点,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及预防PDA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22例行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PDAP发生例数,取PDAP患者透析液进行致病菌分析,观察致病菌情况,并根据是否发生PDAP分为无腹膜炎组与腹膜炎组,对影响PDAP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222例腹膜透析患者中,发生PDAP 109例, PDAP发生率为49.10%,发生PDAP患者致病菌分别为真菌18例(16.51%)、革兰阳性菌69例(63.30%)、革兰阴性菌22例(20.18%)。将发生PDAP的109例患者纳入腹膜炎组,将未发生PDAP的113例患者纳入无腹膜炎组。腹膜炎组患者中≥55岁者75例(68.81%)、长期处于湿热环境者79例(72.48%)、合并糖尿病者41例(37.61%)、血红蛋白水平<90 g/L者81例(74.31%)均明显多于无腹膜炎组的43例(38.05%)、42例(37.17%)、20例(17.70%)、61例(53.9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血红蛋白水平均为发生PDAP的影响因素,其中年龄≥55岁、长期处于湿热环境、合并糖尿病、血红蛋白水平<90 g/L是发生PDA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55岁、长期处于湿热环境、合并糖尿病、血红蛋白水平<90 g/L是造成茂名地区腹膜透析患者发生PDAP的危险因素,其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临床应当根据上述因素予以针对性干预,以防止或减少PDAP发生。
邓姗姗朱明志李拔敏钟瑞琼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
血管造影导丝介入法处理腹膜透析导管移位56例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终末期肾病是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积极防治意义重大。虽然腹膜透析是防治终末期肾病疗效明确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生存预后,但包括透析导管移位在内的临床并发症,是导致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常见原因。
钟瑞琼童瑜邓姗姗李拔敏朱明志罗伟燕
关键词:腹膜透析导管移位血管造影介入法终末期肾病
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增殖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对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增殖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抽取患有增殖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66例,将其平均分为甲、乙两组,每组33例。分别采用来氟米特和来氟米特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得出,乙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显著比甲组患者高;而对于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浆白蛋白的改善情况而言乙组患者也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发生反复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增殖型狼疮性肾炎具有十分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对其予以推广。
钟瑞琼冯庆艺罗伟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