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俭 作品数:10 被引量:2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成人白血病患者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成人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10例成人白血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将35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健康组;3组在入组时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定,评定后研究组在白血病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对照组予以一般健康宣教,观察3个月后(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再次进行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对评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白血病患者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分、总均分及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或0.01);心理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且总分、总均分、人际、抑郁、焦虑、恐怖、偏执评分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白血病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艾森克人格量表神经质维度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经济收入、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成人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经济收入、社会支持情况有关,系统的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周春英 胡彩华 冒雷明 黄俭 戴伟华 毛晓丽关键词:白血病 心理干预 症状自评量表 艾森克人格量表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综合治疗躯体化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2005年 躯体化障碍是以功能性躯体不适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状,其主要表现为多种多样、反复出现并时常变化的躯体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部位,病程至少持续两年以上.多在30岁以前发病,女性多于男性.由于患者的注意力集中于躯体不适症状,其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初步观察抗抑郁药帕罗西汀对躯体化障碍的疗效. 黄俭关键词:躯体化障碍 临床疗效观察 神经症状 躯体不适 躯体症状 不适症状 青少年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青少年抑郁症与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的关系及预防对策。方法114例2021年1月-2023年1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依据是否伴有NSSI分为伴有NSSI组(59例)和不伴有NSSI组(55例)。统计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单因素,并分析其高危因素。结果伴有NSSI组与不伴有NSSI组有无焦虑、抑郁程度、有无童年家庭功能不全、有无童年虐待、是否受过校园欺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焦虑、重度抑郁、有童年家庭功能不全、有童年虐待、受过校园欺凌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高危因素包括有焦虑、重度抑郁、有童年家庭功能不全、有童年虐待、受过校园欺凌等,临床可据此给予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针对性预防对策,以减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发生。 黄俭 程小伟 朱向阳关键词:青少年 抑郁症 高危因素 团体心理治疗老年失眠症60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失眠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团体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失眠症患者分成6个小组,予以团体心理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末、治疗结束后4周,根据90项症状清单(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表(PSQI问卷)及临床常用失眠症疗效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治疗8周末时显效率为40.0%,有效率36.7%,改善率15.0%,无效率8.3%,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结束后4周显效率38.3%,有效率41.7%,改善率16.7%,无效率3.3%,总有效率为80.0%。治疗8周后患者SCL-90评分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结束后4周疗效依旧存在,上述因子分仍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PSQI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4周依然保持治疗时有效水平。结论:团体心理治疗不仅提高了老年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而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整体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黄俭 程小伟关键词:失眠症 老年 团体治疗 抗抑郁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06年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治疗肠易激综合症(IBS)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抗抑郁组予以抗抑郁药盐酸帕罗西汀20mg/d;抗消化不良组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应用相应消化系统药物治疗;两组均配合一般性支持治疗。治疗期8周,治疗前后分别予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及IBS症状评分。结果:IBS患者的SAS和SDS评分与常规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治疗8周后抗抑郁组SAS和SDS评分及IBS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抗消化不良组。结论:IBS患者多存在情绪问题,抗抑郁药不仅能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而且能明显改善消化系统症状,治疗IBS疗效显著。 黄俭关键词:肠易激综合症 抗抑郁药 疗效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理情行为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可行性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理情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REBT)治疗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PSD患者64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REBT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的疗效,治疗前、治疗8周后睡眠质量及情绪状态、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神经因子和炎症因子的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62.50%),P<0.05。治疗8周后,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central nervous system specific protein,S100β)、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2组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得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REBT治疗PSD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情绪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可能与其调节机体神经因子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黄俭 朱向阳 程小伟关键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科拉奇分析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中的应用及其对Barratt评分和MOAS的影响 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探究科拉奇分析法(Colaizzi)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CBT)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NSSI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CBT干预,观察组则采用Colaizzi分析法联合CBT干预。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自伤行为、外显攻击行为、生活应激事件、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伤功能评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selfmutilation,FASM)行为问卷评分、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MOAS)言语、财产、自身和体力攻击评分、Barratt冲动性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ASLEC)和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adolescent health related risk behavior inventory,AHRBI)评分均明显下降;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scale,FACES II-CV)功能问卷评分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改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少年NSSI患者采用Colaizzi分析法联合CBT疗法能显著降低患者自伤行为、生活应激事件等发生率,改善其攻击性和冲动性,提高家庭亲密度,该种心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俭 程小伟 朱向阳 李新玲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 青少年 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对斑秃常规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对斑秃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6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及常规治疗组,比较3个月后两组的治疗效果。应用SCL-90量表(90项症状清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8.84%和79.07%,常规治疗组为30.23%和53.49%,心理干预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此外,心理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SCL-90分值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心理干预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对斑秃的治疗具有正面影响。 范向华 黄俭关键词:斑秃 心理干预 SCL-90量表 成人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治疗效果观察 2020年 目的:探讨成人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白血病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心理状况和抑郁、焦虑情绪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CL-90总分(129.53±44.83分)、总均分(1.42±0.58分)以及除敌对和精神病性因子外的其余因子分值较治疗前降低,也低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31.07±10.55分)、SDS(43.54±13.01分)总分较治疗前降低,并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白血病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尤以焦虑、抑郁情绪为著,心理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改善其总体心理状况。 黄俭 程小伟关键词:成人白血病 心理状况 心理治疗 症状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