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晶 作品数:4 被引量:14 H指数:3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佑安肝病/艾滋病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视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视网膜炎的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前后视功能的变化。方法对11例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并且第1次发生CMV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给予膦甲酸钠和更昔洛韦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通过多焦视网膜电图对每例患者的视功能进行评估,以未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正常人眼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患眼视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CMV视网膜炎患者mf ERG一阶反应中心区域N1-P1的振幅密度,治疗前为(36.98±17.93)n V·deg^-2,治疗1个月后为(41.33±16.78)nV·deg^-2,治疗3个月后为(36.12±15.46)n V·deg^-2,正常对照组为(76.99±11.27)n V·deg^-2。患眼发病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1~4环区域mf ERG的一阶反应N1-P1的振幅密度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眼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1~6环区域mf ERG的一阶反应N1波和P1波的潜时,以及N1-P1的振幅密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没有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CMV视网膜炎的患者在经过积极地抗病毒治疗后,视力虽然能够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恢复,但视网膜外层仍然受到不可逆的损伤,视网膜的功能显著降低。 李上 谢连永 于晶 凌宇 董宏伟 郭纯刚 潘志强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病毒性肝炎患者干眼症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干眼症患病特点.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北京佑安医院眼科的病毒性肝炎患者292例(其中乙型肝炎253例、丙型肝炎39例),进行干眼症的相关检查以及肝功能检查,包括询问病史、裂隙灯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并检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等.结果 29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干眼症208例,非干眼症患者84例.其中男性169例,干眼症者119例;女性123例,干眼症者89例.干眼症组与非干眼症组年龄分别为47±12岁、44±13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中位数值分别为37.61U·l-1、27.30 U· l-1;总胆红素中位数值分别为25.26umol·l-1、15.35umol·l-1;白蛋白分别为42.72 ±6.10g·l-1、44.04 ±4.21g·l-1.其中年龄、总胆红素以及白蛋白三项,在干眼症与非干眼症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所有208例干眼症患者中乙肝177例,占85.10%;丙肝31例,占14.90%,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间干眼症患病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Schirmer Ⅰ试验以及BUT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年龄及总胆红素与病毒性肝炎患者干眼症有相关性.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干眼症有其自身特点,其干眼症发生率高,且与性别无相关性,与年龄相关.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干眼症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陈超 郭纯刚 于晶 谢连永 凌宇 董宏伟 曹志军 冉娜 李上关键词:干眼症 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应用OCT观察HIV阳性患者黄斑厚度的变化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方法:对我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住院患者38例64眼进行研究。根据CD4计数以及是否发生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分为3组,A组16例32眼,CD4计数<50个/μL,未发生CMVR;B组10例20眼CD4计数>50个/μL,未发生CMVR;C组12例12眼CD4计数<50个/μL,伴有CMVR。以未感染HIV病毒的正常人10例2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设为D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以黄斑为中心1mm直径范围内的视网膜厚度进行分析。结果:A组黄斑中心区域的平均视网膜厚度是254.03±15.63μm,B组黄斑中心区域的平均视网膜厚度是263.11±17.12μm,C组黄斑中心区域的平均视网膜厚度是304.50±50.62μm,D组黄斑中心区域的平均视网膜厚度是257.64±8.54μm。各组黄斑中心的视网膜厚度比较,总体上有统计学差异(F=12.933,P=0.000)。CMVR组黄斑中心区域视网膜增厚,与各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CMVR可以导致黄斑部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早期通过OCT检查黄斑区形态结构,有助于了解CMVR病情的进展和预后。 李上 于晶 谢连永 郭纯刚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肝病患者干眼症患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肝病患者干眼症患病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中心并经该院肝病专科医师确诊的肝病患者31例(62眼),年龄23~73岁,平均(49.9±12.8)岁。所患肝病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肝脏疾病。所有研究对象均除外眼部外伤、手术及眼部屈光激光手术史,未曾配戴角膜接触镜,无眼睑及眼球位置异常及其他眼部疾病史。进行干眼症状的问卷调查,观察指标包括泪液分泌(Sc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mie,BUT)和角膜染色。结果肝病患者干眼症为23例(74.19%);问卷调查阳性者20例(64.52%);Schirmer I试验显示:肝病患者为(5.42±5.19)mm,BUT检查(5.58±2.29)s,角膜荧光染色评分(0.23±0.61)分;发生睑板腺阻塞者10例(16眼),占总患者数32.26%。结论肝病患者干眼症发病率高,应引起眼科医师重视,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眼表疾病。 陈超 郭纯刚 曹志军 于晶 李上关键词:干眼症 肝脏疾病 患病率 SCHIRMER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