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刚

作品数:104 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会议论文
  • 43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3篇医药卫生
  • 11篇电子电信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6篇胰腺
  • 53篇腺癌
  • 52篇胰腺癌
  • 36篇高剂量
  • 26篇肿瘤
  • 26篇放疗
  • 22篇分次
  • 17篇预后
  • 17篇螺旋断层放疗
  • 15篇免疫
  • 12篇临床病理
  • 12篇病理
  • 10篇胰腺肿瘤
  • 10篇细胞
  • 10篇腺肿瘤
  • 8篇胆囊
  • 8篇疗法
  • 8篇放射疗法
  • 7篇胆囊癌
  • 7篇免疫组化

机构

  • 59篇空军总医院
  • 3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6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大连大学附属...
  • 1篇北京丰台医院

作者

  • 104篇任刚
  • 59篇夏廷毅
  • 41篇王颖杰
  • 23篇吴伟章
  • 22篇朱夫海
  • 20篇于国
  • 14篇秦青
  • 13篇马林
  • 13篇邸玉鹏
  • 12篇常冬姝
  • 11篇李平
  • 11篇何子杰
  • 10篇晋薇
  • 9篇康晓黎
  • 9篇李宏奇
  • 8篇徐寿平
  • 8篇杜镭
  • 8篇王轩
  • 8篇王勇
  • 8篇李莉琴

传媒

  • 6篇中华放射肿瘤...
  • 6篇中国医学装备
  • 4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临床军医杂志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实用肿瘤学杂...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北京放射肿瘤...
  • 2篇中华医学会病...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肿瘤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1
  • 3篇2018
  • 7篇2017
  • 39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UC1蛋白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MUC1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二步法检测MUC1在胆囊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MUC1蛋白在胆囊癌组织表达率为51.7%(31/60),而在癌旁非癌组织中未见有阳性表达,两者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MUC1表达与胆囊癌分化程度相关,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之间在MUC1表达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临床参数及预后无关(P>0.05)。结论MUC1在胆囊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增高,可能与胆囊癌发生发展有关。
任刚于国刘丽威马林
关键词:胆囊癌MUC1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图像引导放疗进展——自适应螺旋断层放疗
自适应放疗是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发展延伸的一种新型放疗技术。其技术实施是通过治疗照射方式的改变来调整对患者组织解剖或肿瘤变化,即通过引导的影像评判患者解剖和生理变化,或治疗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如肿瘤大小、形态及位置变化,分析分次...
徐寿平马林周桂霞冯林春曲宝林杜镭任刚解传滨
关键词:图像引导放疗自适应放疗肿瘤治疗
文献传递
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治疗胰腺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 评估高剂量少分次放疗对胰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6年-2017年间50例胰腺癌患者,均采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技术,PTV、CTV、GTV的处方剂量分别为50、60、70 Gy分15-20次,5 次/周,共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结束时、放疗后1个月及放疗后3个月采用QLQ-C30和QLQ-PAN2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放疗前后和随访过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共纳入50例胰腺癌患者,放疗结束时QLQ-C30问卷总体健康评分与放疗前相近(P=0.330),放疗后1个月较放疗前升高(P=0.000),放疗后3个月与放疗后1个月持平(P=0.665)。放疗后3个月,社会功能评分降低(P=0.047),其余功能评分与放疗后1个月持平。放疗结束时QLQ-C30问卷中疲倦症状较放疗前有所改善,放疗后1个月进一步好转,放疗后3个月趋于平稳。疼痛、失眠、食欲下降及腹泻在放疗结束时无明显变化,放疗后1个月有所改善。恶心呕吐在放疗结束时加重(P=0.000),放疗后1个月恢复至放疗前水平,放疗后3个月与放疗后1个月相近。经济困难在放疗结束时加重(P=0.046),放疗后1个月尚可,放疗后3个月再次加重。QLQ-PAN26问卷中胰腺特殊疼痛(后背痛、夜间痛)放疗结束时症状好转(P=0.009、P=0.000),放疗后1个月时进一步改善,放疗后3个月与放疗后1个月持平。体重减轻在放疗结束时较放疗前有所改善(P=0.000),放疗后1个月进一步好转(P=0.024),放疗后3个月与放疗后1个月相近(P=0.226)。结论 高剂量少分次放疗可使胰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在治疗后1-3个月获得显著改善。本研究在以往研究表明高剂量少分次模式放疗显著改善胰腺癌局控率和生存率基础上,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案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临床价值。
秦青任刚李晶夏廷毅张晓丹
关键词:放射疗法生活质量
微波与射频消融松质骨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微波与射频对离体猪股骨远端松质骨的制热效应的差异,以指导临床应用;探讨置入式微波对在体猪股骨远端松质骨组织的加热消融作用,及其消融范围、形态、短期内病理变化。 方法:1、微波与射频对离体猪股骨远端松质骨制...
任刚
关键词:骨坏死骨松质组织学动物实验
文献传递
循环肿瘤DNA突变检测在胰腺癌的初步结果
目的检测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突变在胰腺癌的结果。方法收录诊断明确的胰腺癌患者,采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对胰腺癌血...
任刚夏廷毅王颖杰秦青
关键词:胰腺癌
文献传递
老年Ⅳ期胰腺癌高剂量少分次放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评估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治疗老年Ⅳ期胰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5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就诊的胰腺癌伴远处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螺旋断层放疗高剂量少分次模式治疗。通过随访获取疗效及毒副反应,依据NCI-CTCAE 4.02标准行不良反应评价。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共33例65岁以上患者接受高剂量少分次模式放疗,30例获得随访,获访率91.0%,其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1年生存率为24.0%,疼痛缓解率80.0%(20/25)。17例患者可评价胰腺病灶治疗效果,其中部分缓解4例(23.5%),稳定12例(70.6%),进展1例(5.9%)。毒副反应中血液学反应3级占6.7%(2/30),无2级以上消化道反应。结论采用高剂量少分次模式治疗老年Ⅳ期胰腺癌,副反应可接受,可缓解患者癌痛,有延长生存时间的趋势。
任刚王颖杰邸玉鹏常冬姝康晓黎朱夫海吴伟章刘纤夏廷毅
关键词:胰腺肿瘤放射剂量分次预后
局部晚期鼻咽癌螺旋断层治疗中腮腺及脊髓实际受量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 采用兆伏(MV)CT及自适应系统观察螺旋断层治疗(HT)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腮腺及脊髓实际剂量在治疗过程中变化.方法 选择5例接受HT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接受70 Gy分33次.每隔3次在MVCT图像上重新勾画腮腺,共45次.每隔1次校正脊髓位置,共85次.通过HT系统自带的自适应软件计算腮腺及脊髓实际受照剂量.结果 左、右腮腺平均体积在治疗结束时分别缩小42%、33%,V1平均升高26.0%、31.4%,D50平均升高15.8%、17.3%.脊髓最大剂量平均升高1.3%.结论 鼻咽癌放疗过程中,腮腺体积缩小导致实际受照剂量增高,而脊髓最大剂量改变不大.为保护关键器官,以自适应放疗技术持续监测其解剖体积和剂量变化,并选择性地重新制定计划是必要的.
杜镭徐寿平马林解传滨任刚杨艳
关键词:放射疗法螺旋断层治疗放射疗法放射疗法图像引导
高剂量少分次放疗胰腺癌免疫功能影响
目的:观察高剂量少分次放疗胰腺癌前后免疫参数变化。方法:前瞻性收集拟行胰腺癌放疗患者,采用螺旋断层放疗系统治疗,胰腺病灶PTV、CTV、GTV分别为70Gy、60Gy、 50Gy,15或20次,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均接受检...
任刚夏廷毅王颖杰何子杰秦青
关键词:胰腺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18)F-FDG PET/CT标准摄取值对胰腺癌螺旋断层调强放射治疗预后的评估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18)F-FDG 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在预测胰腺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治疗前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并接受胰腺病灶及转移灶根治性TOMO治疗的65例胰腺癌患者资料,将SUV_(max)<3.0的患者分为A组(32例),SUV_(max)≥3.0的患者分为B组(33例),分析胰腺癌原发灶SUV_(max)及其他临床因素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显示A组(SUV_(max)<3.0)与B组(SUV_(max)≥3.0)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5个月和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72,P=0.001);TNM分期(x^2=6.625,P=0.010)、治疗前CA19-9(x^2=10.298,P<0.001)、GTV剂量(x^2=8.054,P<0.05)均是影响胰腺癌患者放射治疗预后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表明,治疗前SUV_(max)值(P=0.039)、TNM分期(P=0.032)是本组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疗前肿瘤原发灶的SUV_(max)在预测胰腺癌患者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能够指导临床及早制定个体化诊疗计划,有望延长患者寿命。
张晖任刚夏廷毅
关键词:胰腺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预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螺旋断层放疗鼻咽癌2年经验总结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总结解放军总医院螺旋断层放疗鼻咽癌的2年临床经验及近期结果。方法 2007年9月-2009年9月间收治73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其中单纯放疗24例,同步综合治疗49例。处方剂量: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计划靶区70-74Gy/33F,高危计划靶区60-62.7Gy/33F,低危计划靶区52-56Gy/33F。根据RTOG/EORTC标准评价急性反应。结果平均出束治疗时间为468.8s。放疗急性反应发生率:皮肤0级2.7%,1级76.7%,2级13.8%,3级6.8%;口腔黏膜0级1.4%,1级32.9%,2级60.2%,3级5.5%;口干0级4.0%,1级45.3%,2级50.7%。口干症随时间逐渐缓解,至放疗结束后1年无≥2级口干。同步化疗显著增加了急性反应。放疗结束1月时,鼻咽原发病灶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消退率分别为91.8%和98.1%。中位随访时间14.8个月。2例患者放疗结束后肿瘤局部复发,2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1年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95.6%、97.2%和94.8%。结论鼻咽癌螺旋断层放疗是一种高效、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杜镭马林冯林春周桂霞曲宝林任刚徐寿平谢传滨张欣欣李方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