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倬
-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MT规则描述专用语言SRD
- D是一个根据JFY—4机器翻译规则系统的设计原理和算法构造的规则描述专用语言,它为JFY—4系统提供了一种语言规则与程序分开的设计方式。该文介绍了构造SRD的出发点;SRD的描述对象;SRD的文法、词法、状态图、转换矩阵...
- 傅爱平刘倬
- 关键词:语言规则机器翻译程序系统
- 三次机器翻译试验
- 刘倬
- 关键词:机器语法(机器翻译)语义翻译规则系统(机器翻译)机器词典(机器翻译)应用语言学机器翻译
- JFY-IV机器翻译系统概要被引量:3
- 1989年
- 全面介绍大型实用外汉机译系统 JFY-IV 的总体设计思想、语言学理论基础、算法设计策略以及上机实验结果。 JFY-IV 以其独特的设计思想区别于国内外各家系统。它利用智能化的专家词典(即一部以规则形式对词进行全面描述并可以进行推导和运算的词典),有效地解决了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词典规则库与语法规则库的关系,语法分析与语义分析的关系,语义查询与类义推理的关系,词义辨识与文句主题的关系,综合词典与专业词典的关系,等等。
- 刘倬傅爱平李维
- 关键词:机器翻译系统规则表语义查询上机实验产生式系统
- 开放型机器翻译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型机译系统的整个翻译过程向用户开放,同时,系统不仅向用户提供单词和成语(包括它们的词义、特征和参数)的修改权,而且还提供与其直接相关的用词造句规则的修改权。研制设计开放型机译系统必须解决六个技术关键:规则的独立性,规则的...
- 刘倬
- 关键词:机器翻译翻译机语言翻译
- 我国机器翻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被引量:2
- 1983年
- 机器翻译,又叫自动翻译或电脑翻译,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的翻译活动,实现翻译王作的自动化。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问世。英美的两位王程师布斯(A.B.Booth)和伟弗(W.Weaver)很快提出了利用这种装置做翻译的想法,并且成功地进行了试验。如今,机器翻译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道路,有些初步成果已开始在一些国家的科研、生产或军事部门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我国从1957年开始研究机器翻译。1958年在国产的104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上进行了第一次机器翻译试验。
- 刘倬
- 关键词:英汉机器翻译翻译研究机器翻译系统程序设计电子数字计算机应用语言学
- 应用型机器翻译应该解决的两个问题
- 刘倬
- 关键词:机器翻译机器语法(机器翻译)译文
- 机器翻译词义辨识对策被引量:6
- 1990年
- 词义辨识是机器翻译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不夸大地说,它是全自动高质量机器翻译成败的关键。本文结合许多实例,详细探讨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各种方法及其相互关系,这些方法包括成语加工、语法分析、语义分析、语境分析、代指分析、互补分析、中性词义以及一词多译等。它们的有机配合可以有效地解决绝大多数多义区分问题,从而为机译系统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所有这些方法都已在JFY-IV英汉机译系统中得到广泛运用和验证。
- 李维刘倬
- 关键词:机器翻译
- 机器翻译中汉语的形式和语义分析二题被引量:3
- 1999年
- 汉语分析是英汉和汉英机器翻译的难点。这篇文章提出了分析汉语的两个难题:一个是区分句法结构的歧义和多义,另一个是寻找句子成分之间的隐性语义关系和句式的意义。
- 刘倬傅爱平
- 关键词:机器翻译
- 英汉机器翻译系统中基本词典与专业词典的关系被引量:1
- 1997年
- 实用型的英汉机器翻译系统要面向科技文献的翻译,必须解决好基本词典和专业词典的关系。本文结合英语词汇学的理论,根据多年的英汉机器翻译的上机实践,提出以基本词典为主,专业词典为辅的原则,比较理想地处理了两部词典的协调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译准率。
- 刘志杰刘志杰
- 关键词:英汉机器翻译英语词汇学汉语词义连接词机器翻译系统
- 机器翻译的发展和突破
- 本文是作者40年来从事机器翻译研究,特别是机助翻译开发工作的一点点心得体会。文中重点介绍了受限辅助翻译系统的特点和受限辅助翻译系统的技术。对错难说,借此机会发表,即便有错,也可引以为戒。
- 刘倬
- 关键词:机器翻译机助翻译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