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振宇

作品数:408 被引量:2,101H指数:23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9篇期刊文章
  • 46篇会议论文
  • 12篇科技成果
  • 10篇专利

领域

  • 33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4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5篇冶金工程
  • 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机械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81篇热轧
  • 68篇铁素
  • 68篇铁素体
  • 65篇不锈
  • 65篇不锈钢
  • 48篇铁素体不锈钢
  • 46篇合金
  • 43篇显微组织
  • 39篇微合金
  • 35篇织构
  • 35篇力学性能
  • 35篇力学性
  • 32篇双相
  • 30篇再结晶
  • 29篇快冷
  • 29篇超快冷
  • 26篇铸轧
  • 24篇相变
  • 21篇双相钢
  • 16篇带钢

机构

  • 376篇东北大学
  • 28篇宝钢集团中央...
  • 21篇鞍钢股份有限...
  • 15篇大连东软信息...
  • 12篇辽宁科技大学
  • 11篇首钢集团
  • 9篇沈阳大学
  • 7篇东北师范大学
  • 7篇华菱涟源钢铁...
  • 4篇鞍山钢铁集团...
  • 3篇河北理工大学
  • 3篇九江学院
  • 3篇武汉钢铁股份...
  • 3篇鞍钢集团朝阳...
  • 2篇宝山钢铁股份...
  • 2篇鞍山科技大学
  • 2篇宝钢集团有限...
  • 2篇通化师范学院
  • 2篇莱芜钢铁集团...
  • 2篇唐山钢铁集团...

作者

  • 407篇刘振宇
  • 229篇王国栋
  • 52篇曹光明
  • 49篇周晓光
  • 38篇刘相华
  • 33篇吴迪
  • 29篇唐帅
  • 26篇刘海涛
  • 25篇邱以清
  • 24篇陈俊
  • 22篇衣海龙
  • 19篇狄国标
  • 17篇孙彬
  • 17篇江来珠
  • 16篇李成刚
  • 15篇张维娜
  • 15篇高飞
  • 15篇张红梅
  • 14篇李志峰
  • 12篇徐洋

传媒

  • 64篇东北大学学报...
  • 43篇钢铁研究学报
  • 36篇轧钢
  • 31篇钢铁
  • 24篇材料热处理学...
  • 18篇金属学报
  • 12篇热加工工艺
  • 11篇鞍钢技术
  • 9篇第十四届全国...
  • 7篇中国冶金
  • 7篇机械工程材料
  • 6篇金属热处理
  • 6篇材料研究学报
  • 6篇中南大学学报...
  • 5篇材料导报
  • 4篇材料科学与工...
  • 4篇材料工程
  • 4篇中国工程科学
  • 4篇中国工程院化...
  • 3篇电讯技术

年份

  • 6篇2023
  • 11篇2022
  • 13篇2021
  • 5篇2020
  • 10篇2019
  • 9篇2018
  • 12篇2017
  • 23篇2016
  • 21篇2015
  • 28篇2014
  • 35篇2013
  • 30篇2012
  • 45篇2011
  • 45篇2010
  • 27篇2009
  • 25篇2008
  • 30篇2007
  • 19篇2006
  • 5篇2005
  • 1篇1996
4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控制方法,其主要特点是针对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线,采取成分控制、直接热装、高温加热、高温除鳞、高温轧制、强制冷却,特别是严格控制钢中Si含量等综合技术措施和系列优化工...
于洋郭晓波钟莉莉关菊刘振宇唐帅
文献传递
2205双相不锈钢室温变形的原位观察
2011年
通过原位拉伸实验研究了2205双相不锈钢动态变形过程中奥氏体相和铁素体相的协调变形情况,发现:铁素体相首先发生变形,应变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中分配明显不均,组织的不均匀分布加剧了这种不均匀性。提出通过增加铁素体相的连续性,细化组织中的奥氏体岛并使其均匀分布可以有效提高该钢种的塑性。
王月香刘振宇赵英杰周平
关键词:双相不锈钢复相钢
回火温度对500MPa级海洋平台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11年
对γ+α两相区淬火后的试验钢板进行300~600℃的回火处理,研究了回火温度对F500级海洋平台用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00℃×1 h回火试样拉伸过程中出现屈服平台,并且回火温度越高不连续屈服现象越明显;回火中,马氏体板条束合并长大,部分位错发生静态回复,密度降低,多边形铁素体含量增加,基体上有大量20~40 nm富Nb的(Nb,Ti)C析出;500~550℃回火可以获得优良的强韧性能,达到F500级别海洋平台钢的要求。
周砚磊狄国标刘振宇王国栋
关键词:回火温度析出物冲击韧性
EH36船板钢的动态再结晶和变形抗力被引量:7
2012年
通过单道次压缩热模拟实验,在MMS-200热模拟实验机上测定了EH36船板钢的应力-应变曲线,研究了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和应变对实验钢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并建立了实验钢的动态再结晶/变形抗力模型.结果表明,变形温度越高,应变速率越低,应变量越大,越有利于动态再结晶的发生;计算出的动态再结晶激活能和变形抗力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
杨浩周晓光刘振宇王国栋
关键词:动态再结晶变形抗力数学模型
C-Si-Mn系双相钢静态软化行为的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利用双道次压缩的方法,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上研究了C-Si-Mn系双相钢在变形间隔时间内奥氏体的软化行为。采用后插法计算了在不同真应变条件下的静态再结晶率,通过双道次压缩测试静态软化动力学的实验表明,实验钢变形后很容易发生静态软化。在真应变为0.3时,静态再结晶激活能是99.971 kJ/mol。
孙彬斌贾志伟张红梅刘振宇王国栋
关键词:双相钢静态再结晶
板带热连轧中氧化铁皮的控制技术被引量:123
2009年
介绍了板带热连轧过程中表面氧化铁皮的结构、组成和演变规律,提出了有效抑制氧化铁皮生长、降低红色氧化铁皮覆盖率的热轧、冷却和卷取技术路线。指出通过改变轧后卷取温度,可以控制FeO的共析反应,从而获得"减酸洗"或"免酸洗"钢需要的氧化铁皮结构;层流冷却线增加前置超快冷装置是综合解决氧化铁皮控制和产品力学性能保证的较佳途径。
刘振宇于洋郭晓波关菊王国栋
关键词:板带热连轧
鞍钢节约型高性能中厚板UFC-TMCP工艺技术开发及应用
唐复平刘振宇李凡唐帅沙孝春周晓光丛津功王丙兴陈军平胡啸曲圣昱衣海龙乔馨田勇王华等
《鞍钢节约型高性能中厚板UFC-TMCP工艺技术开发及应用》隶属于中厚板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领域.为弥补传统控制冷却技术的不足,开发出了中厚板轧后超快速冷却技术.与传统层流冷却相比,采用以超快冷为核心的新一代TMCP工...
关键词:
关键词:物理冶金学
板带热连轧过程中横向温度分布不均匀性的计算解析被引量:7
1993年
本文采用考虑板带横断面二维温度场变化的计算机模型,分析计算了板带热连轧过程中沿板带横向温度不均匀分布的情况及对冷却后板形的影响,并提出了消除横向温度差的新型工艺制度——沿板宽方向控制冷却水量的控制方案。在此条件下,当中部水量W_c和边部水量W_c满足时,板带横向温度基本趋于均匀分布,板形质量也因此而得到明显改善。
刘振宇王国栋张强
关键词:板带热轧水冷板形质量
双辊薄带连铸取向硅钢铸态组织及织构特征
2015年
采用薄带连铸技术制备了取向硅钢薄带,并研究了其铸态组织及织构特征。结果表明:铸态组织主要由铁素体基体及相变马氏体组成,沿厚度方向形成明显的织构梯度。过热度为30℃时晶粒细小,晶粒随机取向;过热度为50℃时晶粒为粗大柱状,织构向{001}<0vw>集中。
鲁辉虎刘海涛宋红宇刘振宇
关键词:双辊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织构
超快速冷却条件下碳素钢中纳米渗碳体的析出行为和强化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超快速冷却技术对碳素钢中渗碳体的纳米析出行为和强化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快速冷却条件下,0.17%C和0.33%C钢的组织中形成了大量弥散的纳米级渗碳体析出,颗粒尺寸为10-100 nm,实现了在无微合金元素添加的条件下渗碳体的纳米级析出.随着超快速冷却终冷温度的降低,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逐渐增加,当超快速冷却的终冷温度从890℃下降到600℃时,0.17%C和0.33%C钢的屈服强度提高超过了100 MPa.在超快速冷却之后采用形变热处理工艺,可以进一步增加钢的位错密度,促进渗碳体均匀形核,实现了纳米级渗碳体颗粒在整个组织中更加均匀弥散的分布,从而更好地实现均匀强化的效果.在超快速冷却和形变热处理工艺条件下,0.17%C钢的屈服强度提高到600 MPa以上.
王斌刘振宇冯洁周晓光王国栋
关键词:超快速冷却形变热处理
共4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