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抗体
  • 2篇标本
  • 2篇病毒
  • 1篇带型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印迹
  • 1篇蛋白印迹法
  • 1篇蛋白印迹试验
  • 1篇阳性
  • 1篇阳性标本
  • 1篇印迹
  • 1篇印迹法
  • 1篇人类免疫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随访
  • 1篇缺陷病
  • 1篇转归
  • 1篇免疫缺陷

机构

  • 2篇昆明市疾病预...

作者

  • 2篇刘芳芳
  • 1篇王晶莹
  • 1篇李婕
  • 1篇赵山平
  • 1篇杨颖
  • 1篇李艳君
  • 1篇楚承霞
  • 1篇廖斌
  • 1篇李育芬
  • 1篇胡斌
  • 1篇冯瑞琳

传媒

  • 1篇中国国境卫生...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HIV抗体不确定标本158例的结果及随访转归观察被引量:33
2013年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产生不确定结果的特点及进展情况。方法分析2009~2011年昆明市158例确证检测为不确定结果标本的样本来源、蛋白印迹试验(WB)带型特点及跟踪随访情况。结果共进行WB确证检测4 582份,检测结果为不确定者158份,占3.45%。无偿献血人员筛查和孕期/产前检查人群不确定结果的检出率(分别为7.25%和7.29%)明显高于其他人群;p24(+)30.4%、p24(+)gp160(+)25.9%和gp160(+)16.5%,以这3种带型最为常见;随访到43例不确定者,WB转为阳性结果16例(37.2%),转为阴性结果27例(62.8%),11例p24(+)gp160(+)有3例转为阴性。结论无偿献血人员、孕期和产前检查人群出现WB不确定结果的预期要高于其他人群;对p24(+)gp160(+)双带型判为阳性存在风险;应加强检测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避免由于标本污染而造成的不确定结果。
楚承霞赵山平刘芳芳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蛋白印迹试验随访
8603份HIV-1抗体阳性标本蛋白印迹带型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昆明地区HIV-1抗体确证阳性标本蛋白印迹试验(WB)带型分布特点,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用HIV抗体快速检测法和酶联免疫法筛查8603份HIV-1抗体阳性标本,筛查阳性的标本再用WB确证。结果在8603份HIV-1确证阳性标本中,10条带(全带)占44.5%,9条带占14.1%,8条带占24.3%;3条带最少,占0.04%。各种带型中,抗env(外膜蛋白)检出率最高,gp160、gp120、gp41分别为100.0%、99.9%、99.0%;其次是抗pol(反转录酶蛋白),p66、p51、p31检出率分别为98.4%、96.8%、93.4%;抗gag(核心蛋白)检出率较低,p55、p39分别为53.5%、55.0%。不同性别感染者的gp41、p55、p39、p17带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感染者的gp41、p55、p39、p24、p17带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p55、p39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p24外,不同传播途径感染者的其他带型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昆明地区HIV-1抗体确证阳性标本中,8条及以上带型较多;不同性别、年龄、民族、传播途径的感染者的HIV-1抗体WB带型存在差异。
胡斌王晶莹李育芬冯瑞琳廖斌刘芳芳李婕杨颖李艳君
关键词: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抗体蛋白印迹法带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