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贵州省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寻找性伴的场所,分析不同场所寻找性伴的MSM性行为特征。方法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贵州省8个市(州)通过滚雪球法招募MSM,经知情同意后进行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对人口学及性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3764份有效问卷,本次调查中76.4%的研究对象寻找性伴的场所为互联网场所,20.4%为线下消费场所,3.3%为线下非消费场所。调查对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91.0%(3425/3764),在线下非消费场所寻找性伴的MSM知晓率最低,仅为74.0%(91/123)。在互联网场所寻找性伴的MSM知晓艾滋病知识(92.7%)、做过艾滋病检测(54.3%)、近一年接受同伴教育占比(64.1%)均为最高,在线下非消费场所寻找性伴的MSM占比最低,分别为74.0%、29.3%、31.7%。结论本研究人群寻找性伴场所以互联网场所为主,不同场所寻找性伴的MSM人口学及行为学特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干预。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性取向人群猴痘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7月1日—7月30日,通过互联网发布电子问卷招募研究对象,其中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主要通过与20个省份的MSM艾防社区组织合作进行招募,对参与调查的不同性取向人群的猴痘防治相关知识等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研究对象4953例,性取向为同性恋的占53.87%(2668/4953),自报感染HIV的占20.55%(1018/4953),有疫情地区旅居史的占2.60%(129/4953),猴痘知晓率为48.25%(2390/4953)。猴痘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35~44岁(OR=1.44,95%CI:1.16~1.79)和45~54岁(OR=1.85,95%CI:1.40~2.44)高于16~24岁,性取向为同性恋(OR=1.27,95%CI:1.01~1.59)、异性恋(OR=1.40,95%CI:1.07~1.83)高于未确定者,HIV阳性(OR=1.97,95%CI:1.49~2.61)和HIV阴性(OR=2.16,95%CI:1.67~2.78)高于不知道是否感染,职业为农民工和农民(OR=0.60,95%CI:0.43~0.84)、个体户(OR=0.74,95%CI:0.58~0.94)低于干部职员/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文化程度为初中(OR=0.38,95%CI:0.28~0.53)、高中或中专(OR=0.62,95%CI:0.48~0.81)低于硕士研究生,不担心疫情传入中国(OR=0.35,95%CI:0.30~0.40)低于担心疫情传入中国,没有国外旅居史(OR=0.63,95%CI:0.43~0.91)低于有国外旅居史的知晓率(P<0.05)。结论我国不同性取向人群猴痘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较低,具有不安全性行为的MSM人群、有境外旅居史是猴痘防控的重点人群,尤其是其中性取向未确定、文化程度低、青少年人群对猴痘传染源和临床症状的认识亟需提升,可以结合HIV检测、出入境检疫检验的宣教,增加其抵御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