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寿康全

作品数:20 被引量:152H指数:9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腰椎
  • 7篇腰椎间盘
  • 7篇椎间盘
  • 6篇腰椎间盘突出
  • 6篇腰椎间盘突出...
  • 6篇医用臭氧
  • 6篇突出症
  • 6篇椎间盘突出
  • 6篇椎间盘突出症
  • 5篇自身免疫
  • 5篇骨折
  • 4篇锁定钢板
  • 4篇自身免疫反应
  • 4篇股骨
  • 4篇关节
  • 4篇钢板
  • 3篇疗效
  • 3篇钢板治疗
  • 2篇疏松性
  • 2篇锁定钢板治疗

机构

  • 12篇中国葛洲坝集...
  • 6篇葛洲坝中心医...
  • 3篇三峡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葛洲坝集...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0篇寿康全
  • 15篇付纳新
  • 11篇李坚
  • 7篇黄晖
  • 6篇刘成
  • 4篇赵伟
  • 3篇陈荣涛
  • 2篇刘鹏宇
  • 2篇王小丹
  • 2篇肖军
  • 2篇滕宇
  • 2篇彭涛
  • 2篇刘晓雯
  • 2篇詹玮玮
  • 2篇黄晖
  • 1篇李坚
  • 1篇孙劲
  • 1篇李建峰
  • 1篇赵伟
  • 1篇李玉海

传媒

  • 3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第九届中国南...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用臭氧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自身体液免疫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自身体液免疫异常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自身髓核分别置入硬膜外腔(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以及埋入皮下,利用医用臭氧注射干预,以医用纯氧作阴性对照,观察LDH模型大鼠神经根的变化,运用透射比浊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大鼠外周血IgG、IgM和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进行检测。结果:医用臭氧干预能够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的后肢机械缩爪阈值(P<0.01),减轻神经根炎性反应的程度,降低外周血IgG、IgM含量(P<0.05),减少髓核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阳性沉积(P<0.05)。结论:医用臭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自身体液免疫异常,这可能是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主要作用机制。
李坚寿康全付纳新王小丹刘成肖军郑霞詹玮玮赵伟
关键词:医用臭氧腰椎间盘突出症
同期双侧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双髋关节骨性强直被引量:2
2008年
孙劲李玉海李坚付纳新寿康全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强直性脊柱炎关节强直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自身体液免疫异常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从动物实验的角度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自身体液免疫异常。方法在SD大鼠身上建立非机械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运用透射比浊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针对大鼠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G、IgM和髓核中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进行检测,并用HE染色观察大鼠神经根的变化。结果大鼠模型建立后,后肢机械缩爪阈值明显降低(P<0.01),其外周血IgG、IgM水平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P<0.05),髓核中出现抗原抗体复合物阳性沉积(P<0.01),其相应节段神经根出现较明显的炎性反应。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存在自身体液免疫异常,这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
付纳新寿康全王小丹李坚刘成肖军詹玮玮赵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
3种方法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比较人工关节置换与髓内、外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70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21例)、锁定钢板组(30例)以及人工关节组(19例)。对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相关并发症、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术后12、24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7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50个月。PFNA组的手术时间(61.4 min±10.2 min)、术中出血量(196 ml±64.1 ml)均少于另两组(P〈0.05)。人工关节组的住院时间(16.3 d±3.9 d)、骨折相关并发症(5.2%)、术后深静脉血栓(5.3%)、肺部感染(10.5%)发生率均少于另两组(P〈0.05),术后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84.2%)高于另两组(P〈0.05)。术后24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改善近期髋关节功能及降低术后并发症上更有优势。
彭涛寿康全付纳新黄晖
关键词:转子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内固定
小腿穿支皮瓣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小腿穿支皮瓣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均伴有胫骨开放性骨折。采用胫前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8例,隐动脉穿支皮瓣修复3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例,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例,供区直接缝合,不能缝合的采用全厚皮片植皮。结果15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植皮一期成活。随访6个月~2年,所有患者骨折愈合,骨折线消失.可正常行走,恢复体力劳动。皮瓣质地良好,无臃肿,无磨损,颜色与正常皮肤一致。结论根据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和面积,选择合适的小腿穿支皮瓣转移修复创面,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的优点,修复效果满意。
刘成付纳新李坚寿康全黄晖唐化政
关键词:穿支皮瓣显微外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以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腰痛,并且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为5%~10%,占疆腿痛病人的60%以上,是困扰临床医生和病人的一大顽疾,就LDH中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寿康全李坚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细胞因子退行性病变纤维环破裂放射性疼痛髓核突出
用于骨关节治疗的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骨关节治疗的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生物医学材料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水凝胶由氧化透明质酸钠(OHA)、4‑氨基苯硼酸(4‑ABA)和鞣花酸(EA)按照特定的投料比例在特定pH范围的无...
冉家兵刘晓雯寿康全陈根欣李振伟
椎间盘内注射医用臭氧对椎间盘退变模型自身免疫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椎间盘内注射医用臭氧对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动物模型自身免疫反应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5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B、C、D、E共5组,其中A组为正常组,不作处理;B组为假手术组,仅暴露纤维环而不穿刺;C、D、E组采用后外侧纤维环穿刺的方法建立腰椎间盘退变模型(L6/7),在造模后14d,D组模拟临床手术椎间盘内注射臭氧干预,E组椎间盘内注射医用纯氧,于造模后14d、21d对5组动物进行自由行走疼痛行为学评分,并于21d获取各组动物外周血,L6、L7神经根及L6/7髓核,运用透射比浊法测定各组动物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和IgM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1、IL-6的含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髓核中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情况,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记录染色阳性细胞的累积光密度值(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BCA蛋白定量法检测腰神经根中PLA2的活性。结果:造模后1周左右(平均7.4d)C、D、E组动物手术侧后肢活动减少,并在爬行前进时明显偏离手术侧,行走疼痛学评分分别为2.81±0.13分、2.69±0.11分、2.64±0.31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注射臭氧后上述异常行为逐渐减轻,处死前行走疼痛学评分为0.54±0.12分,低于C组(2.75±0.17分)及E组(2.52±0.96分)(P<0.05);D组动物血清中IgG、IgM水平(6.05±0.49g/L,1.98±0.28g/L)低于C组(8.98±0.77g/L,2.40±0.25g/L)及E组(8.52±0.63g/L,2.91±0.31g/L)(P<0.05),与A组(5.43±0.29g/L,1.72±0.15g/L)及B组(4.97±0.35g/L,1.66±0.27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IL-6的含量(98±11pg/ml,247±21pg/ml,149±23.4pg/ml)亦低于C组(256±39pg/ml,404±19pg/ml,231±41.3pg/ml)及E组(244±45pg/ml,410±15pg/ml,249±21.7pg/ml)(P<0.05),与A组(70±6pg/ml,223±17pg/ml,141±12.6pg/ml)及B组(79±11pg/ml,238±32pg/ml,138±17.4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髓核中抗原抗体复合物阳性沉积光�
陈荣涛寿康全付纳新黄晖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自身免疫应答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膝骨关节炎微环境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23年
骨关节炎是一种涉及所有关节成分(包括关节软骨、软骨下骨、滑膜、韧带、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肌肉)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会导致严重的残疾,其中最常见的是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外泌体是一种由不同细胞分泌的直径为40~100 nm的胞外囊泡,可以传递DNA、微小RNA、m RNA、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和功能调节。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可以从骨髓、脂肪、滑膜及外周血等组织分离,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祖细胞,以干细胞为基础的疗法可以修复软骨损伤,对抗KOA的发展,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泌多种营养因子来调节受损的微环境,其中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被认为在KOA炎症反应及软骨细胞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调节膝骨关节微环境中B细胞、T细胞、滑膜细胞、软骨细胞代谢及其细胞外基质的分解与合成平衡,维持软骨稳态。近期有多项研究表明,不同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骨关节炎均有明确的治疗作用,本文就MSCs来源的外泌体治疗KOA的具体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对干细胞治疗KOA提供理论依据。
侯靖宇李振伟胡园刘晓雯寿康全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膝骨关节炎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被引量:10
2013年
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好发于老年患者,其致残率、致死率较高,显著增加社会经济负担。因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殊性,其治疗一直是骨科医师面临的难题之一。2009年6月至2011年4月,湖北省三峡大学葛洲坝中心医院骨科对228例老年重度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ITF)患者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术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刘成付纳新李坚寿康全黄晖赵伟刘鹏宇滕宇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股骨粗隆间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