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建同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胰腺
  • 7篇胰腺炎
  • 7篇腺炎
  • 5篇急性胰腺炎
  • 3篇源性
  • 3篇纤维蛋白
  • 3篇变化及意义
  • 2篇蛋白
  • 2篇蛋白原
  • 2篇动态检测
  • 2篇血浆
  • 2篇血小板
  • 2篇纤维蛋白原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科研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源性
  • 1篇胆源性胰腺炎
  • 1篇血浆D-二聚...

机构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医学院附...

作者

  • 12篇常建同
  • 6篇纪宗正
  • 4篇白郑海
  • 3篇张帅
  • 3篇张心武
  • 3篇李步荣
  • 2篇缪菲
  • 2篇杨正安
  • 1篇胡艳超
  • 1篇周芙玲
  • 1篇张健
  • 1篇吉鸿
  • 1篇柏玲
  • 1篇蒋思雄
  • 1篇田明
  • 1篇宋安齐
  • 1篇张帅
  • 1篇张鹏
  • 1篇种铁
  • 1篇苏丹

传媒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第七届全国创...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39例报告
目的分析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9例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9例病例中,治愈36例,死亡3例,病死率7.7%。单纯性胰腺损伤8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31例。发
黎一鸣常建同吉鸿
外源性p16基因对肾癌细胞周期及体外增殖的影响
2005年
目的 观察外源性 p16基因对肾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对肾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携带人 p16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其导入人肾癌细胞系 GRC- 1 中,观察其对瘤细胞的作用。结果 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显示转染 p16基因的GRC 1细胞可显著表达 p16蛋白。②流式细胞仪检测证明,外源性 p16 基因可在肾癌细胞周期G1期到S期发挥抑制作用。③与对照组相比,转染 p16 基因的 GRC- 1 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外源性 p16基因具有细胞周期特异性地抑制肾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种铁王子明常建同张鹏张勇杜岳峰蒋思雄
关键词:肾肿瘤P16基因转染
急性胰腺炎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的动态检测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液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动态检测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222例AP患者血液血小板计数和FIB浓度。结果血小板早期降低,后升高;FIB 早期升高,后回降。早期,从对照组到轻型急性胰腺炎(MAP),到重型急性胰腺炎(SAP)Ⅰ级和SAPⅡ级组,血小板逐渐减少,P<0.05;而FIB升高,在MAP组和SAPⅠ级之间差异较大(P<0.05),而在对照组和MAP、SAPⅠ级和Ⅱ级之间差异较小(P >0.05)。结论 AP患者血小板和FIB发生规律性变化;动态检测AP患者血小板和FIB有助于AP的分型、预后判断和治疗。
常建同纪宗正白郑海张帅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微循环障碍
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12例被引量:5
2006年
常建同纪宗正陈熹吴涛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胃瘫手术治疗
急性胰腺炎血浆纤维蛋白原变化及意义
2006年
常建同纪宗正杨正安缪菲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血浆纤维蛋白原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及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在目前国内外教学中受到普遍重视。文章针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及措施,包括提倡课题设计在内的教学方式,学生与教师的科研团队实行双向选择,实施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计划,采用课堂教学新模式,进一步改革考核标准并实行奖励制度,等。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大学生教学实践改革新举措,不断完善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索新型教育模式,已取得显著教学成果和科研业绩。
魏永长宋安齐陈雪峰常建同郭燕路晨阳苏丹胡艳超李磊张勇杨铁林周芙玲
关键词:大学生
非梗阻性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ERCP/ES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非梗阻性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患者急诊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和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icography and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RCP/ES)治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142例ABP患者中,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mild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MABP)93例,非梗阻性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SABP)49例。MABP和SABP各随机分为ERCP/ES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保守治疗组常规行液体复苏、抑酸、抑酶、保肝、防治感染、早期肠内营养和中药等治疗,ERCP/ES组则在保守治疗基础上于入院24h内急诊行ERCP/ES。MABP和SABP分别比较ERCP/ES和保守治疗的效果,并随访2~3年比较胰腺炎的复发率。结果 MABP急诊行ERCP/ES与相应保守治疗组比较,ΔAPACHEⅡ、腹痛缓解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胰腺炎复发率ERCP/ES较保守治疗组降低(P<0.01)。SABP急诊行ERCP/ES与相应保守治疗组比较,ΔAPACHE、缓解腹痛、住院时间、并发症、病死率和胰腺炎的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 MABP急诊行ERCP/ES,对其并发症、病死率和预后等无明显益处,并有增加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而SABP急诊行ERCP/ES可显著改善病情,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ABP行ERCP/ES可降低胰腺炎复发率。
张健杨正安王进海常建同田明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括约肌切开术
急性胰腺炎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动态检测222例AP患者血浆D-D和FDP浓度.结果 AP患者血浆D-D和FDP浓度升高并发生规律性变化.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D-D与对照组比较轻度升高(P〈0.05);MAP组FDP与对照组比较轻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SAP组D-D和FDP,Ⅰ级比MAP、Ⅱ级比Ⅰ级明显升高(P〈0.05).结论 AP患者D-D和FDP的血浆浓度升高,提示AP有微血栓形成;动态检测AP患者D-D和FDP的血浆浓度有助于AP的分型、预后判断和治疗.
常建同纪宗正白郑海李步荣张心武张帅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微血栓
外源性p16基因对肾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目的:(1)对两个质粒大量制备并鉴定;(2)观察质粒脂质体基因转导系统的转导效率;(3)观察p16基因对肾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外源性p16基因与肾癌的关系;为基因治疗肾癌提供基因和载体.方法:(1)细菌转化和质粒克...
常建同
关键词:肾癌抑癌基因P16癌基因转染
文献传递
急性胰腺炎患者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液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668例AP患者血液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AP患者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发生了动态规律性变化。AP初期淋巴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升高,从对照组到轻度AP、中度AP和重度AP(SAP)逐渐变化(P<0.05)。AP病情、型别越重,淋巴细胞降低幅度越大,中性粒细胞升高幅度越大。结论:AP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发生了动态规律性变化,其变化程度与AP病情的严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提示有免疫功能的变化。动态检测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有助于AP的临床分型、预后判断和病程进展分期,为治疗提供依据。
常建同张心武纪宗正白郑海张帅李步荣
关键词:胰腺炎淋巴细胞中性白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