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廉玉蓉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临汾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心病
  • 4篇同型半胱氨酸
  • 4篇冠心病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4篇氨酸
  • 4篇半胱氨酸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射频
  • 3篇射频消融
  • 3篇消融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2篇动脉疾病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心房

机构

  • 7篇临汾市人民医...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廉玉蓉
  • 3篇邓俊萍
  • 3篇高东来
  • 2篇杨风雨
  • 2篇鹿育萨
  • 2篇张小良
  • 1篇冷文俊
  • 1篇甘玉君
  • 1篇王益民
  • 1篇刘广军

传媒

  • 4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6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永存左上腔静脉起源的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治疗一例被引量:1
2019年
患者女性,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6年前行射频消融复发,术前证实永存左上腔静脉存在,再次行消融治疗,术中验证双肺静脉已隔离,考虑患者特殊解剖结构,导管在左上腔静脉标测及消融中反复诱发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并在上腔静脉内发现类似于肺静脉电位的腔静脉电位,予以上腔静脉环形隔离后临床随访5个月未再出现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
郭辉邓俊萍廉玉蓉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阵发性心房颤动永存左上腔静脉射频消融
高同型半胱氨酸对冠心病患者的内皮功能和运动能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患者 58例及对照组63例血中Hcy、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和运动耐量的改变。结果CHD组的Hcy水...
高东来廉玉蓉
文献传递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否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并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联系。 方法:选择CHD患者80例,对照组70例。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
廉玉蓉
关键词:半胱氨酸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冠心病
文献传递
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获得性长QT间期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病人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获得性长QT间期伴TDP病人26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获得性长QT间期伴TDP病人中,通过停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补钾补镁治疗,20例病人TDP终止,有效率为76.9%。且治疗后心率校正QT间期(QTC)间期明显短于治疗前。结论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所致TDP病情凶险,早期发现QTC延长并给予必要措施对减少TDP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廉玉蓉
关键词:长QT间期综合征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右室流出道(RVOT)室性早搏导管消融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频发 RVOT室性早搏患者,自发或药物及心室程序刺激诱发室性早搏频繁发作后,在 CARTO指导下重建右室流出道,构建三维电激动图并指导消融,观察消融即刻成功率、手术时间、消融时间和 X线曝光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通过随访评价导管消融后的远期疗效。结果15例患者均完成 CARTO指导下右室流出道电解剖重建,室性早搏的解剖部位主要位于RVOT间隔面,少数起源于肺动脉瓣上和游离壁,消融放电(2.4±1.2)次,累计放电时间(120±23)s,手术时间(1.62±0.35)h,X线曝光时间(8.8±2.6)min,所有患者术中即刻均达到消融终点。随访3个月~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下消融频发 RVOT室性早搏安全有效,同时消融手术时间短,曝光时间少,远期疗效好。
廉玉蓉
关键词: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导管消融术电解剖标测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究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所需要的时间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功能和远期预后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收治的96例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时间的不同,将96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是从发病到开始介入治疗的时间在6 h以内,共32例;第二组是从发病到开始介入治疗的时间为6-12 h,共32例;第三组是不满足直接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选择择期介入治疗(7-10 d)者,共32例。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左心功能、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以及6个月以内发生不良心脏事件的频率等,探究分析三组不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发现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没有明显差异,不满足统计学的意义(P〉0.05)。6个月以内三组患者发生不良心脏事件的频率及其左心功能有明显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始的时间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功能有明显影响,开始介入的时间越早,越有利于抑制患者的心室重构,改善患者的左心功能,减少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邓俊萍杨风雨廉玉蓉张小良刘广军王益民冷文俊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预后影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2006年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否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并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联系。方法选择CHD患者80例,对照组70例。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CY,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分析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CHD患者血浆HCY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11)μmol/L与(12±7)μmol/L,P<0.01]。MTHFR有3种基因型,即纯合子突变(TT)、杂合子突变(TC)及野生纯合型(CC)。CHD组TT型、TC型、CC型基因频率分布及T、C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13,P>0.05;χ2=1.836,P>0.05)。CHD组和对照组的TT型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TC型和CC型(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HCY血症是C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为3.108,95%可信区间1.426~6.775。结论高HCY血症是C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MTHFR基因的C677T突变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因,但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生无显著相关。
廉玉蓉高东来鹿育萨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半胱氨酸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及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心功能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我院治疗并行PCI治疗的患者94例,根据据发病到开始介入手术的时间分为3组:A组为6h内直接介入组(25例),B组为12h内直接介入组(33例),C组为不符合直接介入组入选标准的AMI患者(36例),于发病7d^10d择期介入治疗。从临床资料、冠脉造影结果、左心功能及6个月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等4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组入选时的临床资料、冠脉造影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在PCI术后3d、1个月、6个月时的左心功能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行急诊PCI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对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的作用明显优于择期PCI。
廉玉蓉杨风雨
关键词: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左心功能远期预后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ST段抬高二例被引量:2
2023年
2例心房颤动患者在射频消融术中行房间隔穿刺后自诉胸痛,行心电图均出现ST段抬高,分别持续15 min、5 min左右,第一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好转,第二例反复咳嗽后好转,24 h心肌酶均正常,考虑为冠状动脉气栓所致。
廉玉蓉王芳段续敏邓俊萍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房间隔穿刺ST段抬高气体栓塞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青年(<45岁)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为青年AM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和帮助。方法将收治的36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青年组)患者和78例中老年(≥4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老年组)作对比,从危险因素、临床情况及冠脉造影3方面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青年组中男性为主要危险因素,其次为吸烟史、过度劳累或精神压力、大量饮酒史、家族史等。中老年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比例较青年组高。青年组典型心绞痛症状较中老年组多,中老年组合并心力衰竭者较青年组多见。青年组中以单支病变为主,冠状动脉正常者占有一定比例。中老年组以多支病变为主,侧支循环建立情况明显高于青年组。结论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积极控制血压,降低血脂有助于减少青年AMI的发生。
廉玉蓉张小良甘玉君
关键词:青年急性心肌梗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