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峰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调侃
  • 1篇银行
  • 1篇游戏
  • 1篇社会资源
  • 1篇说说
  • 1篇孽海花
  • 1篇拼爹
  • 1篇拼爹游戏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内涵
  • 1篇文汇报
  • 1篇歇后语
  • 1篇谐音
  • 1篇谐音现象
  • 1篇互联
  • 1篇互联网
  • 1篇家庭
  • 1篇家庭背景
  • 1篇附注
  • 1篇感叹

机构

  • 4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张海峰
  • 3篇康健

传媒

  • 2篇现代语文(下...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孽海花》中以“哩”为标志的感叹句被引量:1
2010年
《孽海花》中以语气词"哩"为标志的感叹句的大量出现与该作品带有苏州方言特色有一定关系。"哩"字句在语气上比一般语句夸张、感叹色彩重;在结构上多采用复句形式,有利于《孽海花》中人物个性特征的塑造。至今"哩"在晋语和吴语等方言中仍然很活跃,但在北京话中已经消逝。
张海峰康健
关键词:《孽海花》感叹句
忻州歇后语中的谐音现象及其文化内涵被引量:3
2011年
忻州歇后语中的谐音现象是一个十分突出而有趣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其形影。此类歇后语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出忻州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和一定的心理导向。
张海峰
关键词:谐音现象文化内涵
论“拼爹游戏”
2009年
随着“富二代”“贫二代”的流行,“拼爹游戏”也开始广泛出现在报刊和互联网上。例如: (1)找工作的艰难和无助,使得没家庭背景没社会资源的毕业生们不得不开始调侃“拼爹游戏”。“拼爹游戏”不是一个光彩的词汇,但在当下的现实里它确确实实发挥着巨大的能量。(南方报网,2009年9月3日)
张海峰康健
关键词:游戏社会资源家庭背景毕业生调侃词汇
说说“博懵”
2010年
最近,“博懵”一词频频出现在报刊和互联网上。例如:(1)银行博懵敏感资料变附注(《文汇报》2009年3月20日)(2)教你两招买月饼劣质产品难博懵(碧海银沙,2009年9月3日)
张海峰康健
关键词:《文汇报》互联网银行附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