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妮
-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吐温80和二甲基亚砜对原头蚴的细胞毒性及对阿苯达唑的助溶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吐温80和二甲基亚砜(DMSO)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的毒性和对阿苯达唑的助溶作用,筛选出适宜浓度的低毒性助溶剂,以便用于水溶性差的抗包虫病药物的筛选。方法采用伊红染色法检测吐温80和DMSO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体外的细胞毒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吐温80和DMSO对阿苯达唑的助溶作用。结果2种助溶剂对原头蚴的细胞毒性随浓度的增大而増强;低浓度的吐温80(0.05g/100ml和0.1g/100ml)对原头蚴无明显细胞毒性,低浓度的DMSO(0.5g/100ml和1.0g/100ml)几乎无细胞毒性(P<0.05);二者对阿苯达唑的助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以0.1g/100ml吐温80和浓度为1.0g/100mlDMSO为溶剂时阿苯达唑的溶解度分别是(7.47±0.11)μg/100ml和(0.77±0.15)μg/100ml。结论在原头蚴体外药物干预试验中,≤0.1g/100ml吐温80溶液和≤1.0g/100ml的DMSO溶液可作为阿苯达唑的助溶剂。该浓度的助溶剂对原头蚴的毒性较低。
- 于春洋高惠静赵军吕国栋张瑞妮肖云峰林仁勇温浩
-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阿苯达唑吐温80高效液相色谱法
- 棘球绦虫感染犬粪抗原检测研究新进展被引量:6
- 2013年
- 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spp.)感染的犬目前是人畜棘球蚴病主要传染源,因此对感染犬的动态监测、合理驱虫治疗是预防和彻底消灭包虫病流行的关键性措施之一。近年来,为了克服槟榔碱导泻法鉴定虫种和虫卵以及检测血清特异性循环抗原及抗体等方法的不足,各实验室开始应用ELISA双抗夹心法,试图建立棘球绦虫感染犬粪抗原的快速检测系统。本文对犬感染棘球绦虫的特异性粪抗原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 张瑞妮吾拉木.马木提
- 关键词:棘球绦虫ELISA双抗夹心法抗体
- pTWIN1-EgAgB8/3自剪切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表达获得较纯的细粒棘球绦虫AgB8/3重组抗原(rEgAgB8/3)。方法根据GeneBank登陆号(AF362442)下载目的基因核酸序列,利用DNAman软件设计引物,对EgAgB8/3编码分泌型多肽片段的核酸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鉴定其正确性后定向连入原核表达质粒pTWIN1上,并转化至大肠杆菌ER2566,IPTG诱导表达CBD-intein1-EgAgB8/3融合蛋白后进行纯化,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融合蛋白与目的蛋白rEgAgB8/3的表达量和纯度。结果成功克隆获得EgAgB8/3基因目的片段和具有蛋白自剪切功能的重组表达载体pTWIN1-EgAgB8/3,并鉴定其表达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可溶形式存在;构建的重组载体中融合标签的几丁质结合域(CBD)和内含肽(intein1)分别使亲和层析纯化和融合标签自剪切一步完成。结论成功的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TWIN1-EgAgB8/3,获得高表达融合蛋白CBD-intein1-EgAgB8/3,并经简单后续处理即可获得含极少任何额外氨基酸的可溶性目的蛋白rEgAgB8/3,尽可能保证了其原有的结构和活性,为抗rEgAgB8/3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快速制备奠定了基础。
- 张瑞妮吾拉木·马木提于春洋法蒂玛·木特力甫
- 关键词:棘球绦虫WESTERNBLOT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由最初的病态造血综合征纯化而来的异质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其诊断方法从单纯形态学标准发展为现今的多指标综合诊断,文章对MDS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技术进展进行综述。
- 张瑞妮李玲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免疫表型
- 3种助溶剂对阿苯达唑和阿苯达唑亚砜体外抗包虫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评估二甲基亚砜(DMSO)、吐温80和二者混合溶液等3种助溶剂溶解阿苯达唑(ABZ)和阿苯达唑亚砜(ABZSX)对其体外抗细粒棘球绦虫幼虫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吐温80、DMSO及二者混合溶液对阿苯达唑的助溶作用,并比较抗包虫效果。分别将DMSO、吐温80及其混合溶液溶解的ABZ和ABZSX饱和浓度药物溶液加入RPMI 1640培养基中,使DMSO、吐温80及其混合溶液的浓度达到1.0%、0.1%和1.0%+0.1%。用上述含药培养液体外培养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和囊泡,并设空白对照组以及适当浓度的助溶剂对照组,隔天观察原头蚴死亡率,周期为10d;每5d观察囊泡的形态及塌陷率,周期为20d。结果各药物作用至第10d和20d时,联用DMSO及吐温80溶解的ABZ组和ABZSX组原头蚴死亡率及囊泡塌陷率分别为(57.9±6.1)%、(49.32±8.5)%和(58.56±5.34)%、(80.74±1.58)%,均显著高于单用助溶剂组(P<0.01);空白对照组和助溶剂组原头蚴死亡率及囊泡塌陷率均低于9%。结论当药物相同时,DMSO和吐温80混合助溶剂组的抗原头蚴及囊泡作用优于DMSO助溶剂组,DMSO助溶剂组优于吐温80助溶剂组;助溶剂一致时,抗原头蚴效果ABZ组优于ABZSX组,抗囊泡效果ABZSX组优于ABZ组。
- 于春洋商少华张瑞妮高惠静吕国栋赵军肖云峰吕顺忠温浩
-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囊泡阿苯达唑吐温80
- 构建pTWIN1-EgAgB8/3原核表达系统和抗rEgAgB8/3多抗制备及其诊断价值评估
- 目的:克隆细粒棘球绦虫AgB8/3(EgAgB8/3)抗原基因编码片段,构建有自切功能的原核表达载体pTWIN1-EgAgB8/3,并进行表达条件的优化和初步纯化,获得较纯的EgAgB8/3重组抗原(rEgAgB8/3)...
- 张瑞妮
- 关键词:棘球绦虫多克隆抗体原核表达基因编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