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辉

作品数:80 被引量:297H指数:10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2篇切除
  • 25篇切除术
  • 22篇手术
  • 17篇胆囊
  • 16篇肿瘤
  • 13篇胆道
  • 13篇腹腔
  • 13篇腹腔镜
  • 12篇外科
  • 12篇肝癌
  • 11篇肝切除
  • 10篇血管
  • 10篇术后
  • 9篇血管瘤
  • 9篇取石
  • 9篇肝切除术
  • 8篇原发性
  • 8篇保胆
  • 7篇胆囊癌
  • 7篇原发性肝癌

机构

  • 80篇空军总医院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80篇张辉
  • 74篇张洪义
  • 63篇张宏义
  • 63篇肖梅
  • 58篇刘承利
  • 56篇徐新保
  • 51篇何晓军
  • 37篇冯志强
  • 33篇孔亚林
  • 24篇赵刚
  • 23篇张希东
  • 8篇甄玉英
  • 4篇李捷雷
  • 4篇黄志强
  • 4篇王成
  • 3篇刘荣
  • 3篇黄晓强
  • 3篇李志杰
  • 3篇李文兵
  • 3篇刘洋

传媒

  • 10篇空军总医院学...
  • 6篇中国现代普通...
  • 5篇新乡医学院学...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国微创外科...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国医刊
  • 2篇中华航空航天...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西部医学
  • 2篇空军医学杂志
  • 2篇2008年中...
  • 2篇2009北京...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7篇2012
  • 5篇2011
  • 16篇2010
  • 9篇2009
  • 1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改良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3例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改良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临床疗效,提高其穿刺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总医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采用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改良TIPS技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所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右支,成功后将Cobra导管置入门静脉进行造影、栓塞胃冠状静脉、测压,然后将Cobra导管置于门静脉,进行门静脉正侧位造影,引导Rups-100穿刺门静脉。球囊扩张肝实质分流道,置入金属支架,陈旧性血栓用金属支架旷置,造影测压。结果 23例患者均成功实施TIPS手术,上消化道出血即刻得到控制,手术时间(140.32±43.56)min、手术开始至胃冠状静脉封堵时间(12.53±13.18)min、穿刺针数(4.16±2.73)针、TIPS治疗可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TIPS治疗前后血氨无显著变化。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改良TIPS,可标识定位指导TIPS操作,并可在第一时间封堵胃冠状静脉出血,提高了TIPS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张洪义冯志强李利吴迪朴龙松李志杰何晓军张辉徐新保肖梅张宏义
关键词:门静脉造影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结直肠癌单发肝转移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结直肠癌单发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空军总医院收治的45例结直肠癌单发肝转移(转移瘤直径≤3c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者作为联合治疗组,24例接受手术切除治疗者作为手术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肿瘤指标、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进展情况。结果两组肝功能及肿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2%、85.7%、66.7%,而手术切除组分别为100%、87.5%、62.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426)。联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4.3%)明显低于手术切除组(33.3%),差异有显著性(P=0.043)。术后1年随访时联合治疗组的客观有效率为47.6%,而手术切除组的未复发率为79.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7)。结论对于直径≤3cm的结直肠癌单发肝转移,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手术切除治疗。
汪鑫连建安马红梅闫兴军张辉郭飘婷
关键词:肝转移瘤转移性结直肠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
用高处跌落来模拟对肝撞击伤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通过犬从高处跌落时产生肝脏撞击伤建立实验动物模型和研究这种伤的特点。方法:通过地上不同的障碍物使实验犬跌倒建立肝脏撞击伤,记录伤之前的生命体征同伤后进行了比较。狗被处死后,通过尸检研究肝脏创伤的程度和类型,同时...
张洪义肖美孔亚林何晓军刘成利张宏义张辉徐新宝赵刚张习东
关键词:伞兵动物模型病理生理特征
文献传递
肝癌切除术后复发患者行肝移植后移植肝两次复发成功治愈一例
2010年
患者男,50岁。因肝癌切除术后7年,复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无水酒精注射、化疗等治疗后2年,再次发现肝内新发肝癌3d,于2003年10月28日入院。患者1981年患乙型肝炎,间断服药治疗。体格检查:患者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
徐新保张洪义刘承利张宏义何晓军肖梅张辉冯志强赵刚
关键词:肝肿瘤肝移植
微波消融辅助腹腔镜肝切除29例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辅助下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0月行微波辅助下腹腔镜肝切除的29例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先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肝组织固化止血后行肿瘤局部切除,观察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全组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肝切除,为不规则性切除,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病理证实肝细胞性肝癌18例,肝胆管细胞2例,直肠转移性腺癌2例,海绵状血管瘤5例,肝局灶性增生结节1例,肝囊腺瘤1例.3例放置腹腔引流,腹腔引流管5~7d拔除.手术时间150(125 ~210) min,术中出血量120(30~250) ml.术后住院时间7(5 ~ 10)d.术后无腹腔出血、胆漏等并发症.22例肝恶性肿瘤切缘均为阴性,随访3 ~36个月,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微波消融可有效地控制肝断面的出血,能提高腹腔镜下肝切除的安全性,拓展了腹腔镜肝切除适应证.
何晓军肖梅张辉孔亚林赵刚李文兵张洪义
关键词:肝肿瘤肝切除术腹腔镜微波
胆囊癌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附96例报道)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8年10月96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96例患者Nevin分期:Ⅰ期2例,Ⅱ期5例,Ⅲ期9例,Ⅳ期17例,Ⅴ期63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单纯胆囊切除术(Ⅰ~Ⅲ期患者)、根治性胆囊癌切除术(Ⅱ~Ⅴ期患者)、胆囊癌扩大根治术、肝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姑息性手术(Ⅳ、Ⅴ期患者)。结果:96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8.5d,随访时间6个月~6年,Ⅰ期和Ⅱ期7例患者仍健在,Ⅲ期4例生存期超过5年,Ⅳ、Ⅴ期术后平均存活16.4个月。51例姑息性手术患者术后平均存活6.8个月。结论:对于胆囊癌手术方式选择,与胆囊癌的分期分级密切相关,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如根治性或扩大根治性手术,可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冯志强张洪义张宏义刘洋何晓军徐新保肖梅张辉孔亚林刘承利
关键词:胆囊癌外科手术
四氯化碳/乙醇诱导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发生肝纤维化与肝癌的实验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四氯化碳/乙醇诱导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实验性肝纤维化和肝癌的过程。方法采用四氯化碳/乙醇分别诱导野生型小鼠、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转基因小鼠、HBsAg转基因小鼠20周,观察每组小鼠发生肝纤维化和肝癌的情况,并采用liT-PCR方法检测HBx及HBsAg基因的表达。结果转基因小鼠肝脏有HBx或HBsAg基因表达,而野生型小鼠则没有。3组小鼠之间及雌、雄性之间发生肝纤维化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氯化碳/乙醇诱导显著加快了HBx和HBsAg转基因小鼠发生实验性肝癌的进程,雄性小鼠肝癌发生率显著高于雌性小鼠。结论HBx和HBsAg基因整合进小鼠肝脏细胞内并不能增加肝纤维化程度,但能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雄性小鼠较雌性更易发生肝癌;四氯化碳/乙醇诱导能显著促进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发生肝癌。四氯化碳/乙醇诱导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形成肝癌是一个较好的肝癌动物模型。
徐新保冷希圣何振平陈雷张洪义张宏义张辉肖梅刘承利冯志强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炎病毒乙型
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
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aemangioma of liver,CHL)是最为常见的肝脏肿瘤,传统观点认为其为良性疾病,发展缓慢,对机体影响小,故主张动态观察。但是在部分患者, CHL可呈进行性生长方式、逐...
张洪义孔亚林张宏义何晓军张辉刘承利肖梅张希东
坠落性肝脏撞击伤后血液黏弹性对机体影响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血液黏弹性变化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和对机体的影响,为临床在肝损伤后早期采用降黏措施提供实验研究依据。方法建立模拟空降坠落性肝脏撞击伤的动物模型,分别在伤前、伤后10、30、60、120min及死亡即时等几个时相点各抽血5ml,
张洪义孔亚林何晓军刘承利张宏义张辉徐新保赵刚张希东肖梅
关键词:血液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65例体会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的经验。方法65例胆囊结石患者,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2例,合并肝硬化伴肝癌2例,合并直肠癌术后肝转移1例,合并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及严重脾功能亢进1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5例。63例患者行胆囊底部切开取石术,2例行胆囊颈部切开取石术。术中使用胆道镜25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16例。术后服用利胆药物者55例,服药时问为1周至1个月。结果64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1例术后第5天因胆囊切口裂开漏胆而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颈部切开取石患者术后出现上腹疼痛,腹腔引流管每天引出约15ml淡黄色腹水,考虑少量胆漏所致,术后5d腹痛缓解,腹腔引流管无液体引出,拔除腹腔引流管后无不适。其余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3—42个月,其中1例于术后12个月胆囊内复发少量泥沙样结石,给予利胆排石药物治疗1个月后复查腹部超声显示胆囊结石消失。结论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保留了胆囊及胆囊功能,有利于维护患者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只要胆囊大小基本正常、胆囊壁增厚不明显、胆囊功能基本正常,并且患者及家属保胆愿望强烈,均可进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
徐新保张洪义张辉刘承利何晓军肖梅张宏义冯志强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胆道镜胆囊切开取石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