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清
-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MCP-1、IL-10及其比值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PCI)术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其比值的影响,以期为他汀类药物抗炎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为PCI术后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药物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接受支架植入的冠心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两组分别于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和瑞舒伐他汀20mg口服,持续服药2周以上,于术前、术后24h和术后2周分别采集患者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MCP-1和IL-10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PCI术后24h患者MCP-1和IL-10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2周给予两种药物的患者静脉血中IL-10和MCP-1水平与术后24h比较均降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服用瑞舒伐他汀的患者MCP-1水平降低值和MCP-1/IL-10比值下降值均较服用阿托伐他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药物对IL-10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术可显著增加术后患者血中IL-10和MCP-1水平,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能显著降低术后血中MCP-1水平,且瑞舒伐他汀的降MCP-1效果比阿托伐他汀更优,对IL-10水平的影响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马江伟乔增勇张立杨栓锁刘化进熊三军陶元金顶红朱翠清
- 关键词:趋化因子CCL2白细胞介素10他汀类
- 葡萄糖调节受损的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比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合并葡萄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血清中瘦素/脂联素比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CHD合并IGR的患者150例为观察组,另外150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CHD但无IGR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患者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压,检测患者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CRP)、脂联素、瘦素,并进行Gensini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身高、体重、吸烟、血压、血脂方面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BMI、WHR、BG、CRP、瘦素、瘦素/脂联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ensini评分0~19分、20~39分和≥40分各组患者BMI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WHR、血清CRP、瘦素、脂联素、瘦素/脂联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与WHR、Gensini评分、瘦素呈负相关(r分别为-0.491,-0.426,-0.418,P均<0.05),瘦素与WHR、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7,0.398,P均<0.05);Gensini评分与CRP、瘦素、瘦素/脂联素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9,0.286,0.312,P均<0.05),与脂联素呈负相关(r=-0.223,P< 0.05).结论 葡萄糖调节受损的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比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用于预测IGR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乔增勇马江伟刘化进曹华张立陶元葛广豪杨栓锁朱翠清熊三军王宏伟凤敏华
- 关键词:葡萄糖调节受损GENSINI评分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10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脉内支架植入术(PCI)术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0(IL-10)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PCI术后冠心病患者93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1例,三组分别于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20 mg和40 mg口服,每天1次,持续服药1周以上,于术前及术后24 h、1周分别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MCP-1、IL-10和hs-CRP水平. 结果 三组术后24小时血清hsCR、MCP-1、IL-10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t=7.231、9.516、3.612、8.254、9.365、4.125、8.473、8.342、4.106,均P<0.01);术后1周,三组hsCR、MCP-1水平较术后24 h明显降低(t=5.204、5.651、3.251、4.174、5.301、4.761,均P<0.01);术后1周,三组血清hsCR、MCP-1、IL-10、MCP-1/IL-10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625、43.396、3.486、44.961,均P<0.01);经直线相关分析,hs-CRP、MCP-1水平和MCP-1/IL-10比值与阿托伐他汀剂量呈负相关关系(hs-CRP:r=-0.617;MCP-1:r=-0.682;MCP-1/IL-10:r=-0.584,均P<0.01),IL-10与阿托伐他汀剂量无相关关系(r=0.138,P=0.187). 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降低PCI术后患者血清hs-CRP和MCP-1水平,其剂量与hs-CRP和MCP-1水平呈负相关.
- 马江伟乔增勇张立曹华陶元刘化进金顶红朱翠清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阿托伐他汀
-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综合治疗探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不同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选择72例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6例,给予氯吡格雷+肝素+阿司匹林治疗)和B组(36例,给予肝素+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血管再通率、再闭塞率;治疗后90d时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A组血管再通率高于B组[55.6%(20/36)比47.2%(17/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管再闭塞率低于B组[8.3%(3/26)比16.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治疗后90d时LVEF高于B组[(49.8±6.4)%比(43.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溶栓治疗中氯吡格雷联合肝素及肠溶阿司匹林疗效优于使用肝素和肠溶阿司匹林。
- 马江伟乔增勇张立杨栓锁刘化进熊三军陶元金顶红朱翠清
-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栓溶解疗法氯吡格雷
-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2
- 2018年
- 随着各种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rterial angiography,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d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m,PCI)成为心脏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由于损伤小、恢复快、患者接受度高等,已被广泛应用。
- 葛文贤夏引芳费红余莲李晓霞朱翠清
-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桡动脉并发症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