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莲 作品数:63 被引量:101 H指数:6 供职机构: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历史地理 更多>>
一种鉴别翘嘴鲌与三角鲂杂交个体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翘嘴鲌与三角鲂杂交个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DNA提取:提取样品鱼鳍部位的基因组DNA;(2)PCR扩增:采用翘嘴鲌分辨引物A、三角鲂分辨引物B分别同时对提取的样品鱼鳍部位的基因组DNA进行PC... 李喜莲 顾志敏 杨元杰 刘金殿 蒋文枰 贾永义 刘士力 郭建林日本沼虾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特征 被引量:2 2018年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CST)是一种能够可逆结合并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类的活性的蛋白,为了明确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CST基因(Mn CST)序列及其在日本沼虾卵巢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RACE方法克隆获得日本沼虾Mn CST全长cDNA序列,利用qRT-PCR分析了其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的卵巢中的表达情况,并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初步分析了Mn CST在日本沼虾卵巢发育中的作用。结果显示,Mn CST cDNA序列全长6199 bp,包含1183 bp 5′非编码区、2304 bp 3′非编码区和2709 bp开放阅读框,编码903个氨基酸残基,其氨基酸序列上有6个cystatin-like(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样)结构域和42个磷酸化位点;Mn CST基因在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肠中表达量最高;日本沼虾不同发育阶段的卵巢中均有Mn CST基因表达,Ⅳ期卵巢中表达量最高,Ⅱ期卵巢中表达量最低;Mn CST基因在日本沼虾卵巢中的表达变化与组织蛋白酶B(Cts B)和组织蛋白酶L(Cts L)基因的表达变化基本是一致的,但对卵黄蛋白原(Vg)基因的表达没有直接影响。Mn CST在日本沼虾卵巢中的作用可能主要是抑制Cts B和Cts L的活性,在日本沼虾卵巢发育过程中对Vg的水解起间接的调控作用。 江红霞 李喜莲 侯富军 刘勇杰 李飞 张宇飞 郭建林 贾永义 顾志敏 刘小林关键词:日本沼虾 基因克隆 RNA干扰 基于RNA-seq技术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不同组织转录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虾养殖品种,为探讨罗氏沼虾不同组织基因表达差异,本研究使用Illumina Hiseq平台分析了罗氏沼虾的7个组织(眼柄、肝脏、卵巢、鳃、心脏、肌肉、精巢)转录组,质控后获得高质量的clean reads 36325476、56796932、36328098、51370140、45010606、43240160、42404294条,共计46.2 Gb的clean reads数据。测序结果经denovo组装共获得95220个Unigenes,每个Unigenes的平均长度为1064.9bp。经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与五个数据库(NR,GO,COG,KEGG,SWSS-PRO)比对,共注释到20368个Unigenes。其中GO功能注释将Unigenes分为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个大类50个分支;在与COG数据库比对中,共有15798条比对到了同源序列,且一共被分为25类;KEGG代谢通路包括6大类33个小类,可将Unigenes映射到330条代谢通路中。分子标记筛选后获得37751个潜在SSR位点,共发现3228575个SNP位点。本研究通过对罗氏沼虾7个不同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数据组装及功能注释,为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罗氏沼虾功能基因提供参考。 李喜莲 顾志敏 慎佩晶 徐洋 张宇飞 高强 程海华 陈雪峰关键词:罗氏沼虾 转录组 功能基因 一种基于罗氏沼虾转录组序列开发的引物组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罗氏沼虾转录组序列开发的引物组及其应用,属于分子标记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罗氏沼虾遗传多样性分析的SSR分子标记引物组,包括8对引物;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SSR分子标记引物组的获取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 李喜莲 陈雪峰 顾志敏 高强 张宇飞 慎佩晶 徐洋 蒋文枰 徐宾朋 程海华 彭菲 黄振远文献传递 凡纳滨对虾α-淀粉酶基因PCR-RFLP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PCR-RFLP法对379尾凡纳滨对虾α-淀粉酶基因(AMY)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AMY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引物AMY-5与AMY-6扩增片段均具多态性,引物AMY-5扩增产物有CC,CT和TT 3种基因型,AMY-6扩增产物有AA,AB和BB 3种基因型。AMY基因AMY-5引物位点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相比在外显子5的123 bp处发生C→T突变,AMY-6引物位点BB基因型与AA基因型相比在外显子6的81 bp处发生C→T突变,2处突变均未引起氨基酸变化,表现为沉默突变。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表明,CC,CT基因型在体重、体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第一腹节长及尾节长6个生长指标上均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AA,BB基因型在体长、第一腹节长及尾节长3个指标上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在体重、头胸甲长及头胸甲宽指标上AA基因型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结论:AMY基因多态性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可以作为影响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为凡纳滨对虾选育提供分子遗传标记。 辛静静 刘小林 李喜莲 王宪宗 黄皓 相建海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Α-淀粉酶基因 PCR-RFLP 生长性状 线粒体基因片段在梭子蟹系统发育及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08年 测定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9个个体COI基因部分序列467 bp,7个个体16 S rRNA基因部分序列519 bp,同时测定样品蟹1个个体COI基因部分序列468 bp。结合GenBank中收集的梭子蟹科COI,16 S rRNA两个基因所有同源序列信息,使用Kimura双参数模型采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构建梭子蟹科分子系统发育树;将样品蟹测得的COI基因序列和已知属的其他蟹同源序列(429 bp)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分析表明:两个基因片段序列平均碱基AT数量分数都明显高于GC数量分数;梭子蟹属与美青蟹属关系最近,属应为区别于梭子蟹属、美青蟹属、青蟹属的另一支,支持属应划分在短桨蟹亚科的观点;根据遗传距离以及转换/颠换(R)值分析,判定出样品为锐齿。本试验运用线粒体基因片段探讨了梭子蟹类的系统发育关系以及样品蟹的种类鉴定,为线粒体基因片段在梭子蟹的物种鉴定和系统发育重建中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张姝 李喜莲 崔朝霞 王鸿霞 王春琳 刘小林关键词:线粒体基因 梭子蟹 系统发育 分子分类 一种罗氏沼虾个体标记方法 一种罗氏沼虾个体标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标记前期准备:采购植入式玻璃管封装RFID芯片标签、配套注射器或注射设备、动物组织粘合剂以及薄塑料膜圆片;将待标记虾暂养至3cm长度以上,该长度从眼柄根部至尾节末端;S2、待... 孟纪伦 慎佩晶 高强 李喜莲 徐宾朋 程海华 徐洋克氏原螯虾家系建立及幼虾生长比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014年 以克氏原螯虾太湖群体为基础群体,采用1雄对5雌进行定向交配,研究克氏原螯虾家系建立技术。共配48组,获得105尾抱卵虾,抱卵率(30 d)为44.2%,单个配组最高抱卵率为100%,孵化率为72.74%,幼虾培育成活率为96.25%±2.58%,建立了77个全同胞家系,其中父系半同胞家系有66个。以构建的家系为基础,进行雌雄亲本体长、体重和头胸甲长与幼虾数的相关性分析,分析虾苗2月龄养殖成活率与放养密度的相关性,选取23个家系在温室内进行标准化养殖和幼虾生长情况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雌雄亲本的体长、体重和头胸甲长与幼虾数的相关性不显著;2月龄养殖成活率与放养密度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温室内幼虾培育成活率为39%±8%,多数家系间幼虾生长性状差异不显著,家系内的体长差异系数较体重差异系数小。本研究积累了克氏原螯虾家系构建的相关技术,为进行克氏原螯虾家系选育奠定了基础。 李飞 李喜莲 贾永义 顾志敏 黄鲜明 朱俊杰 杨元杰 刘金殿 章文敏关键词:克氏原螯虾 一种红螯螯虾孵卵繁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螯螯虾孵卵繁育方法,包括亲虾培育,脱卵,消毒,着床,孵化。其中所用消毒剂成分及其重量份为:球孢链霉菌发酵液3‑8份,蟹壳提取物4‑7份,柠檬烯5‑10份,β‑水芹烯1‑3份,石竹烯2‑5份,柠檬酸3‑6... 黄振远 李喜莲 顾志敏 郭建林文献传递 凡纳滨对虾EST-SSR标记的筛选及遗传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研究我国海南地区某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繁育群体的种质资源多样性,选取14个比利时野生对虾的EST微卫星标记,以240个中国人工选育的凡纳滨对虾个体为研究对象,检测这些标记在该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评估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有7个引物可扩增出清晰条带,其中5个引物(CNM-MG 345,CNM-MG 390,CNM-MG 437,CNM-MG 444,CNM-MG 487)具有多态性,共获得1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400 0±0.547 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060 0±0.327 8,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533 3±0.233 1,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05 2±0.082 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090±0.0862,表明筛选出来的5个EST微卫星标记可以用于海南地区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群体的多态性差异比较显著,遗传多样性处于中度水平。对我国凡纳滨对虾养殖群体和比利时凡纳滨对虾野生群体的遗传差异性进行了探究。两个群体的遗传变异可能受到地理隔离及多代定向选育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凡纳滨对虾EST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研究、对虾人工选育及种质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张琼 李喜莲 薛淑雯 刘小林 黄皓 相建海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EST-S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