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天成

作品数:35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肿瘤
  • 9篇手术
  • 5篇切除
  • 4篇外科
  • 3篇切除术
  • 3篇外科手术
  • 3篇文献复习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癌
  • 3篇下咽
  • 3篇鳞状
  • 3篇鳞状细胞
  • 3篇鳞状细胞癌
  • 3篇颈部
  • 3篇复习
  • 3篇鼻腔
  • 2篇咽肿瘤
  • 2篇上颌
  • 2篇上颌窦
  • 2篇上颌窦恶性肿...

机构

  • 33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上海市肿瘤研...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33篇李天成
  • 20篇肖水芳
  • 12篇秦永
  • 11篇刘玉和
  • 11篇王全桂
  • 10篇赵恩民
  • 8篇沈泓
  • 6篇丛铁川
  • 3篇高为华
  • 3篇张俊波
  • 2篇王军
  • 1篇段继波
  • 1篇朱学骏
  • 1篇吴园丁
  • 1篇韩德宽
  • 1篇曾镇罡
  • 1篇王成元
  • 1篇顾健人
  • 1篇赵伟
  • 1篇薛俊芳

传媒

  • 6篇中华耳鼻咽喉...
  • 4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第六届中国西...
  • 1篇中华医学会2...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4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眼周皮脂腺癌
2008年
报告1例眼周皮脂腺癌。患者女,86岁。右眼内眦部肿物6周,无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可见右眼内眦及上、下眼睑内侧有2个直径约2.4cm的半球形暗红色肿物,并相互融合,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触痛明显。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眼周皮脂腺癌。
李妍涂平李天成朱学骏
关键词:皮脂腺
敲低卷曲跨膜受体蛋白2抑制小鼠舌鳞癌并增强CTLA4单抗疗效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卷曲跨膜受体蛋白2(FZD2)在小鼠舌鳞癌中的功能,及其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单抗治疗的影响。方法细胞实验:SCCVII小鼠舌鳞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转染LV-kdCon)和实验组(转染LV-kdFZD2)。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迁移能力,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验证血管生成能力。动物实验:雌性C3H/He小鼠构建荷瘤小鼠模型,分为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注射(PBS)]、kdFZD组(接种实验组细胞并给予等量PBS注射)、αCTLA4组(小鼠皮下接种空白对照组细胞并给予CTLA4单抗注射)和kdFZD+αCTLA组(小鼠皮下接种实验组细胞并给予CTLA4单抗注射)。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肿瘤组织mRNA相对表达水平,测量肿瘤体积和质量。结果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中FZD2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18和0.52±0.18,细胞迁移数为(466.70±44.10)和(160.00±26.46)个,人脐静脉内皮上皮细胞形成的小管分支节点数分别为(108.70±6.35)和(84.33±10.02)个,总毛细血管长度分别为(20235±2229)和(16549±338)μm,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kdFZD组、αCTLA4组和kdFZD+αCTLA组肿瘤体积分别为(449.50±114.80)、(131.10±13.49)、(83.62±26.47)和(2.45±0.91)mm^(3),肿瘤质量分别为(0.78±0.11)、(0.22±0.06)、(0.13±0.02)和(0.03±0.01)g,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1)。结论FZD2可作为潜在的舌鳞癌治疗靶点,有望成为舌鳞癌辅助免疫治疗优化的关键分子。
刘慧宇孙晓娇刘振明李天成
关键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舌鳞状细胞癌
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 探讨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chronic 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CIFRS)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CIFRS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内容包括患者的病程、症状、鼻窦CT/MRI、手术方式、术后病理以及药物治疗方法.本组患者治疗方法采取手术加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着重分析2例具有典型临床特征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CIFR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 7例患者中女性5例,男性2例;病程2个月至8年,7例患者均无全身免疫系统疾病史及糖尿病病史,有面部外伤史1例,车祸后长期卧床并应用抗生素1例.发病初期病变位于单侧上颌窦者6例,单侧筛窦者1例.病理检查和/或真菌培养检出曲霉菌6例,毛霉菌1例.随访1~5年,治愈6例,死亡1例.结论 CIFRS多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单窦发病为主,上颌窦最多见,曲霉菌多见;临床表现及早期鼻窦CT缺乏特异性.治疗以手术联合足量足程抗真菌药物为主.
李天成曾镇罡肖水芳秦永王鹤王全桂
关键词:鼻窦炎真菌抗真菌药
经舌骨入路口咽前壁癌的综合治疗
2013年
目的 探讨对口咽前壁癌患者施行以经舌骨入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10月24例口咽前壁即舌根会厌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4例患者中T27例,T3 2例,T4 15例;N0 7例,N1 4例,N2 12例,N3 1例.均经舌骨入路,行全舌根和(或)半舌切除+喉部分切除9例,舌部分切除+喉全切除7例,舌全切除+喉部分切除7例,舌部分切除(全舌根+半舌)1例.胸大肌岛状肌皮瓣修复全舌(7例)或部分舌(9例)及咽侧壁缺损(16例),修复颈部皮肤缺损1例;游离前臂皮瓣+胸骨舌骨肌瓣修复半舌、咽侧及部分咽后缺损1例;胸骨舌骨肌瓣修复舌根2例;直接拉拢缝合4例.20例行双侧颈清扫术,4例行单侧颈清扫术.术前放疗5例,术后放疗16例.结果 24例患者原发灶切缘均阴性,17例(70.8%)患者淋巴转移阳性.术后咽瘘3例,其中2例舌部分切除+喉全切除胸大肌皮瓣一期修复术后4d出现咽瘘者,经清创换药后拉拢缝合;1例舌根全切除+喉部分切除术后放疗后咽瘘者以胸大肌皮瓣修复.17例保留喉功能患者中16例于术后1~6个月内拔管,恢复正常饮食,构音尚可,另1例发音、吞咽尚好,但堵管后通气不足,未能拔管.随访3年以上21例,Kaplan-Meier法计算3年总生存率72.6%.结论 经舌骨入路口咽前壁癌切除是较为理想的术式之一,手术缺损较大,多需一期修复,综合治疗尚能取得较满意结果.
沈泓赵恩民肖水芳秦永景志斌李天成
关键词:口咽肿瘤会厌喉切除术舌切除术
择区性颈清扫术治疗下咽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式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择区性颈清扫术(SND)治疗下咽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手术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SND的26例下咽癌患者,其中11例cN0患者,15例cN+患者。本组共有51侧的SND,其中34侧为选择性SND,17侧为治疗性SND。结果:发现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6例(55%),颈淋巴结转移均限制在Ⅱ区和Ⅲ区内。cN+患者均证实有颈淋巴结转移,其中Ⅱ区转移占66.7%,Ⅲ区转移占86.7%,Ⅳ区转移占46.7%,Ⅴ区转移占20.0%,另外Ⅰ区仅1例发现转移(6.7%)。随访发现区域复发4例,均为cN+患者,且均未见Ⅰ区复发。结论:cN0下咽癌患者SND(Ⅱ~Ⅲ)清扫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验证;cN+患者Ⅰ区清扫尚无必要,SND(Ⅱ~Ⅴ)配合术后放疗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丛铁川赵恩民肖水芳王全桂吴园丁沈泓李天成秦永
关键词:择区性颈清扫术下咽肿瘤淋巴转移
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2
2015年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地区2 216名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体检及皮肤点刺试验对调查对象进行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为25.72%,男女性患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率以21-30年龄段最高,各年龄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居住环境污染(OR=2.437)、父母有变应性鼻炎史(OR=8.546)、有花粉过敏史(OR=3.752)、有哮喘病史(OR=1.873)、职业接触粉尘(OR=3.182)是变应性鼻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壮年是变应性鼻炎发病的主要人群,40岁以下的青年人发病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下降。
李天成段继波李京张春菊杨曼丽王全桂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患病率
内开口于咽鼓管的第一鳃裂瘘管:病例报告与文献复习
刘玉和李天成薛俊芳贾军赵恩民肖水芳
保留喉结构和功能的下咽、颈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正>下咽癌和颈段食管癌切除术后组织缺损重建方法很多,带蒂或游离皮瓣修复主要用于下咽和食管的非环周缺损患者,该术式比较有利于喉功能的保留;游离节段空肠移植和胃上提适用于下咽或食管范围较大的环周性缺损。临床上应根据病变范围...
秦永肖水芳赵恩民沈弘从铁川李天成
文献传递
一种手术用深部牵引拉板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用深部牵引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拉板本体,所述牵引拉板本体相对的两侧的边缘设置为圆钝锯齿状。在手术时,通过开设在患者胸部的切口将牵引拉板本体送至位于颈部手术部位,将连接有缝线的针从喉部附近的皮肤...
李天成
文献传递
等离子射频辅助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 探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辅助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与UPPP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到2009年行UPPP治疗的597例OSAHS患者的术后出血并发症,其中等离子射频消融辅助的UPPP 263例(射频组),UPPP 334例(非射频组).比较两组出血的发生率,就术后出血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Logistic分析.结果 射频组发生术后出血24例(9.1%),非射频组出血18例(5.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4,P〉0.05).其中射频组原发性出血6例(2.3%),继发性出血18例(6.8%),而非射频组原发性出血13例(3.9%),继发性出血5例(1. 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5,P〈0.01).两组术后的出血部位经卡方检验x2=1.387,出血程度经wilcoxon秩和检验,z=0.784;P值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回归分析,高血压、吸烟史和术前肝功能异常是患者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风险度分别为7.326、3.674、2.707.结论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辅助的UPPP没有显著增加术后出血率.
隋海晶肖水芳秦永王全桂赵恩民刘玉和沈泓李天成丛铁川
关键词:手术后出血导管消融术耳鼻喉外科手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