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宁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电化教育
  • 3篇教育
  • 2篇述论
  • 1篇电化教育发展
  • 1篇育发
  • 1篇中国电化教育
  • 1篇社团
  • 1篇农学
  • 1篇农业
  • 1篇农业科技
  • 1篇历史贡献
  • 1篇罗振玉
  • 1篇教育发展
  • 1篇高校
  • 1篇高校电化教育

机构

  • 4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科技学院

作者

  • 4篇李宁
  • 1篇黄秋啸
  • 1篇孙贵林

传媒

  • 1篇教育探索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新乡学院学报...
  • 1篇广东职业技术...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近代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述论
2009年
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大致经历了萌芽(1899—1921年)、起步(1922—1931年)、发展(1932—1949年)三个时期。呈现出先进的文化思想与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技术进步、社会教育服务的长期性和学校教学应用的有限性、事业发展缓慢且多陷困境等基本特点。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服务等方面曾经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李宁
关键词:中国电化教育
论罗振玉在近代中国农业科技知识传播中的历史贡献
2019年
罗振玉于1896 年负责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民间性质的农业学术研究团体上海农学会,翌年5 月主持创刊了近代中国最早的农业科技报刊《农学报》并将其汇编为《农学丛书》石印出版。同时,罗振玉还供职于有关教育职能部门,践行农业教育工作十余年。其对于传播西方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发扬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精华、培养农业科学技术人才以及推进我国近代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孙贵林李宁
关键词:罗振玉农业科技
近代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述论
2009年
近代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无声电影传入的萌芽时期(1899—1921年)、应用视听媒体教学的起步时期(1922—1931年)和电化教育专门机构设置的发展时期(1932—1949年)。期间尽管多陷困境且发展缓慢,但其在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服务等方面则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李宁黄秋啸
关键词:电化教育
高校电化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
2008年
近年来,高校电化教育在教学中愈发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作用,但在其发展中仍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偏离了教学任务的主体轨道;二是教学软件建设异常薄弱;三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力;四是电教队伍存在结构性缺陷。改变这种现状的基本对策是:准确定位,尽快实现高校电化教育从"教学媒体"机构向"媒体教学"机构的转变;协调发展,在重视硬件投资的同时加快教学软件的建设步伐;加强培训,帮助教师掌握电化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健全组织,加强电化教育技术队伍的整体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李宁
关键词:高校电化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