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秋啸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唐史
  • 2篇唐史研究
  • 2篇范祖禹
  • 2篇《唐鉴》
  • 1篇电化教育
  • 1篇义理
  • 1篇史评
  • 1篇述论
  • 1篇教育
  • 1篇考述
  • 1篇北宋
  • 1篇北宋中期
  • 1篇编年
  • 1篇编年体
  • 1篇春秋

机构

  • 4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黄秋啸
  • 1篇李宁
  • 1篇王盛恩

传媒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平原大学学报
  • 1篇宿州学院学报
  • 1篇新乡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唐鉴》成因考述
2010年
《唐鉴》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时代、学术背景及主观因素。北宋中期的内忧外患,促使士大夫忧患意识的增强,他们为寻求出路而借鉴唐朝;借鉴的需要,又促使史学风气的转变和鉴体式史书的应运而生。于是,为借鉴唐朝,发表自己的史学观点,范祖禹写就了《唐鉴》。
黄秋啸
关键词:范祖禹编年体唐史研究
近代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述论
2009年
近代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无声电影传入的萌芽时期(1899—1921年)、应用视听媒体教学的起步时期(1922—1931年)和电化教育专门机构设置的发展时期(1932—1949年)。期间尽管多陷困境且发展缓慢,但其在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服务等方面则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李宁黄秋啸
关键词:电化教育
北宋中期的唐史研究述略被引量:6
2006年
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士大夫忧患意识的增强,以及对《旧唐书》的不满,使得北宋中期出现了一股唐史研究的热潮,涌现了一批具有深远影响的史家和史著。这些史著多以《春秋》之义为评判标准,褒贬唐史,史评色彩浓厚,鉴戒思想突出。
王盛恩黄秋啸
关键词:北宋唐史春秋
《唐鉴》的史评特色
2012年
从编纂特点和史评特色的角度出发,揭示《唐鉴》为后世所重的原因。《唐鉴》体例简明清晰,义理晓畅,短小而精悍;史实与评论并重,史论各半,判然而分明;历史评论以儒家传统思想为标准,以义理为准绳,维护封建正统;议论修辞多样,气势恢弘,富有哲理,令人震撼、信服。这种鲜明、独特的编纂特点和史评特色是对编年体与史书评论进行的综合改造和创新,对后世影响深远,同时也确立了范祖禹的史学地位。
黄秋啸
关键词:范祖禹《唐鉴》义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