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薇

作品数:12 被引量:65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脑梗
  • 7篇脑梗死
  • 7篇梗死
  • 4篇动脉
  • 3篇血性
  • 3篇卒中
  • 3篇基底
  • 3篇基底动脉
  • 3篇急性
  • 2篇动脉狭窄
  • 2篇血管
  • 2篇预后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中西医结合疗
  • 2篇中西医结合疗...

机构

  • 12篇北京市垂杨柳...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湖南省脑科医...

作者

  • 12篇李薇
  • 6篇李军
  • 4篇宋士萍
  • 4篇苏杭
  • 2篇吕莹
  • 2篇许明杰
  • 1篇贾建平
  • 1篇赵惠萍
  • 1篇郑晓立
  • 1篇白永涛
  • 1篇缪中荣
  • 1篇李莉莉
  • 1篇李莉莉
  • 1篇胡益民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陕西中医
  • 2篇大医生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面积脑梗死68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8
2003年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 6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高危因素、起病、临床经过、治疗及预后、头颅CT变化及颈内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结果本组患者中 ,脑栓塞 2 8例、脑血栓形成 40例 ;治愈 6例、进步 3 4例、无好转 11例、死亡 17例。结论梗死面积与预后有一定关系 (P <0 .0 5 )。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斑块和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是大面积脑梗死的主要栓子来源。死亡病例 64 .7%归因于脑疝和继发感染。超早期 ( <6h)头颅CT显示异常者死亡率为 62 .5 % ,中线移位者死亡率 42 .9% ,均提示预后不良。
宋士萍吕莹许明杰李薇白永涛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预后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例报告
2002年
吕莹李薇郑晓立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多发性脑梗死
全文增补中
急性大血管闭塞行RECO支架取栓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探索RECO脑血流恢复装置(RECO支架)取栓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大血管闭塞并行RECO支架取栓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25例,mRs评分>2分)和预后良好组(37例,mRs评分≤2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2例患者接受RECO支架治疗后,血管成功再通率为59.68%,术后共有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6 h、闭塞位于颈内动脉及血管不通是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Spearman分析,mRS评分与高血压史、闭塞部位、血管通畅情况、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RECO支架取栓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治疗中,具有开通率高的特点,但患者的预后会受到高血压史、闭塞位置、血管再通时间等因素影响,需引起临床重视。
李军李薇苏杭
关键词:预后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4 h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1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统计治疗后24 h患者出现出血性转化及未出现出血性转化例数,将其分为出血性转化组(10例)和无出血性转化组(180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高脂血症、发病至溶栓治疗开始时间、基线空腹血糖、溶栓24 h后收缩压(SBP)、溶栓24 h后舒张压(DBP)、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后2 h的NIHSS评分、基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基线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性转化组患者基线空腹血糖水平、基线NIHSS评分显著高于无出血性转化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并高血压、是否并高脂血症、发病至溶栓治疗开始时间、溶栓24 h后SBP、溶栓24 h后DBP、溶栓后2 h的NIHSS评分、基线mRS评分、基线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空腹血糖>6.1 mmol/L、基线NIHSS评分>20分是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糖和高基线NIHSS评分均可能会影响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增加术后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经rt-PA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李军李薇苏杭
关键词:阿替普酶溶栓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
基于深度学习的脑部MRI解剖结构的语义分割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既往脑部MRI图像分割法,如阈值法、边界检测法、区域法等,在复杂场景下分割效果不理想。本研究在深度学习分割技术的基础上,应用空洞卷积算法结合条件随机场(conditional random field,CRF)算法构造神经网络模型,对脑部MRI中的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3种解剖结构进行分割,为脑部疾病MRI诊断打好基础。方法:随机选取1200张脑部MRI-Flair图像,人工标记出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3种解剖结构,其中1000张作为训练数据集,200张作为测试数据集。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DCNN)结合CRF算法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将训练数据集输入模型,迭代30000次后得到参数化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测试数据集评估、测试神经网络模型,并输出预测图像。结果:模型优化结果表明新构造的脑部MRI分割模型——DeepXAG的精确度最高,因此选用DeepXAG作为本研究的分割算法。DeepXAG模型的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达到72.5%,明显高于其他经典分割算法(CRF-RNN、FCN-8s、DPN、RefineNet及PSPNet)。结论:DeepXAG模型分割脑部MRI的解剖结构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及良好的鲁棒性。
胡益民赵惠萍李薇李军
关键词:神经网络条件随机场
椎动脉优势对基底动脉弯曲影响及其与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关系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VAD)对基底动脉形态学改变影响以及其与后循环各部位梗死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6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VAD判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VAD组(n=67)和非VAD组(n=39)。比较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弯曲情况、后循环各部位梗死发生率,分析VAD侧与梗死部位关系。结果 VAD组基底动脉重度弯曲比例为59.7%(40/67),显著高于非VAD组的28.2%(11/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D组患者延髓、脑桥、小脑半球下部梗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VAD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延髓、小脑半球下部梗死多发生于VAD侧对侧,桥脑梗死部位多发生于VAD侧同侧。结论 VAD易导致基底动脉向VAD对侧弯曲,易导致延髓、桥脑、小脑半球下部梗死。
李薇李军苏杭李莉莉宋士萍
关键词:椎动脉优势后循环脑梗死
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与临床表现的关系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选择经DSA检查证实有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62例,分为有症状组48例和无症状组14例,观察其侧支循环开放情况。按侧支代偿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和侧支循环不良组,记录入院时、入院后2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析侧支循环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46例(74.2%)患者一级侧支循环开放,39例(62. 9%)患者二级侧支循环开放。无症状组前交通侧支开放率明显高于有症状组(P <0. 05),眼动脉开放率明显低于有症状组(P <0.05)。侧支循环良好组入院时和正规治疗2周时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侧支循环良好组与不良组在入院时、经过正规治疗后2周时组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一级侧支开放是其主要代偿方式。有效的侧支循环建立与临床表现及预后关系密切。
李薇李军宋士萍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侧支循环卒中
丹红注射液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究丹红注射液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4例糖尿病联合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7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3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血流变学指标进行评定。结果:本研究显示对照组无效患者为9例,总有效率为80.85%,治疗组无效例数为2例,总有效率为95.74%,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为23.02±5.93分,对照组为23.41±6.51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评分为13.84±5.70分,治疗组为9.03±4.49分,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血粘度、全血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纤维蛋白原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疾病,能够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也有良好效果。
李薇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丹红注射液
糖尿病性脑梗死研究现状被引量:8
2007年
近年来。由于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糖尿病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比血糖正常者增高1~3倍。据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者更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但较少发生出血性脑卒中。目前.糖尿病已被公认是引起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学者对糖尿病性脑梗死的特点有了新的认识.
宋士萍许明杰李薇李莉莉
关键词:糖尿病性脑梗死糖尿病性脑卒中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非糖尿病者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究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纳入的2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效果、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安全率为95.80%,对照组用药安全率为9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药安全性高。
李军李薇苏杭
关键词:丁苯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