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视角下特色经济发展探析被引量:4
- 2010年
- 加快发展特色经济,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本文结合河池实际情况,从金融的视角,分析了金融在支持旅游业、种养殖及加工业等特色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推进金融支持特色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邓国文韦愈覃安柳杨朝祖
- 关键词:特色经济金融支持
- 河池市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研究
- 城镇化是我国有效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是今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是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并放在各级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的流转权能,这些...
- 杨朝祖
- 关键词:城镇化金融支持基础设施产业经济政府监管
- 文献传递
- 关于驻桂银行机构根植性的探讨
- 2020年
- 近几年来,随着广西经济稳步较快增长,特别是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与开发,国内外银行机构纷纷抢滩广西,广西在"引银入桂"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面临着"引得进,留得住"的问题,怎样留住这些驻桂银行机构,使它们根植于广西,是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有关根植性的理论,并对驻桂银行机构根植性的表现特征、内容以及优势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深入的分析,据此提出优化驻桂银行机构发展环境的建议。
- 杨朝祖
- 关键词:银行机构根植性发展环境
- 大数据时代:构建央行金融业综合统计初探被引量:5
- 2014年
- 大数据时代加速了金融业的发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纷纷布局大数据战略,而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创新的不断涌现,使得肩负金融业统计重任的人民银行面临严峻的形势,现行的金融统计制度在统计效率、工作方法、工作制度、产品输出和个性化服务方面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的需求,迫切需要构建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金融统计框架,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和统计标准化、加强统计数据挖掘分析和丰富金融统计服务产品。
- 韦雨覃安柳杨朝祖骆伦良
- 关键词:大数据中央银行
- 扶贫小额信贷退出机制探讨——以广西河池市为例
- 2020年
- 扶贫小额信贷为金融扶贫的重要形式,是国务院扶贫办、人民银行等五部委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创新推出的金融精准扶贫产品,近年来,扶贫小额信贷放贷规模快速增长,并逐步进入还款高峰期。调查显示,2019年河池辖区扶贫小额信贷有30多亿元到期,由于前期政府推行较快,相关机制配套滞后,导致按时收回率不容乐观。当前面临放贷规模大、风险高,承贷主体还款能力不足,清收工作量大效低成本高等多方面问题,本文结合当前面临的困境及借鉴国际经验做法,提出扶贫小额信贷退出方式的选择:市场回收大部分、灵活退出一部分、政府代偿一部分、银行核销一部分。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一是正确认识资金用途,提高贷款偿还能力;二是加强贫困地区信用环境建设,营造良好信用氛围;三是创新扶贫小额信贷发展平台,促使其实现可持续经营;四是把好贷款去向,减轻清收压力。
- 韦绍合罗永宣杨朝祖陈兴兰
- 关键词:扶贫小额信贷贫困地区
- 我国多头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问题的探讨被引量:2
- 2014年
-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是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提条件。本文对我国多头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的情况进行简介并作对比,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 骆伦良黄红阳杨朝祖覃安柳
- 关键词: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
- 搭建地方征信平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思考与建议被引量:2
- 2019年
- 本文介绍了我国地方征信平台和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小微企业融资在信用信息方面存在的问题:信用报告所显示的信用信息较为缺乏,其他信用信息分散且无法有效共享,小微企业本身对信用的重视程度不够,银行对小微企业放贷仍然重担保轻信用。提出搭建地方征信平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的路径选择,即:强化后盾,加强协作,搭建平台,注重维护,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 杨朝祖
- 关键词:融资
- 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植性的探讨——以广西为视角
- 2020年
- 近几年来,随着广西经济稳步较快增长,特别是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与开发,国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抢滩广西,广西在"引银入桂"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面临着"引得进,留得住"的问题,怎样留住这些银行业金融机构,使它们根植于广西,是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有关根植性的理论,并对驻桂银行机构根植性的表现特征、内容以及优势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深入的分析,据此提出优化驻桂银行机构发展环境的建议。
- 杨朝祖
- 关键词:银行机构根植性发展环境
- 金融支持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探讨——以广西河池市为例
- 2010年
- 本文首先介绍河池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金融支持现状,然后分析金融支持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 罗永宣杨朝祖
- 关键词:金融支持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