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博芳 作品数:85 被引量:173 H指数:6 供职机构: 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生物学 更多>>
一种一次性反应板适配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反应板适配器,该适配器设置为一矩形框体(100),该矩形框体(100)包括外框体(101)及内框体(102);所述的矩形框体(100)的外框体(101)尺寸为:a1*b1*c1:长129mm*宽8... 段博芳 曾邦权 相德才 赵焕云 罗曼榕 吕艳 赵珍 岳亮 郑欢莉 杨芳 李锡慧 张海楠 张文梅 谷新良文献传递 云南省淡水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2025年 为了查明云南省淡水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和分布特点,从野外和农贸市场采集5种螺共4502份,取其肌肉用组织压片法镜检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再提取组织DNA,采用PCR扩增广州管圆线虫ITS基因。镜检发现,在福寿螺中发现广州管圆线虫第Ⅲ期幼虫;PCR扩增显示:5份样品为广州管圆线虫阳性,总阳性率为0.111%(5/4502);不同地区间,昆明市阳性率最高(0.231%,4/1734),德宏州(0.221%,1/453)次之;不同淡水螺种类中,福寿螺阳性率为0.192%(4/2081),环棱螺阳性率为0.160%(1/624),其余3种螺未检出;不同采样环境下,农贸市场阳性率为0.192%(4/2083),野外环境阳性率为0.041%(1/2419)。不同螺种类和采样环境感染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获悉了云南省部分淡水螺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情况,为云南省广州管圆线虫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 董路 段博芳 杨建发 杨红梅 李坤 马洲 董星和 李永华 邹丰才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 ITS基因 云南边境地区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NS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阐明云南边境地区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NS1、NS2基因变异特征及遗传进化关系。方法在云南边境地区采集境外家禽和野生鸟类棉拭子样品,经H5N1亚型特异性多重RT-PCR检测,阳性样品对病毒NS基因进行扩增,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获得NS1、NS2基因序列,并与已知参考毒株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自1240份样品中检出H5N1亚型阳性样品71份,阳性率为5.72%;30份代表性阳性样品病毒NS基因测序获得17种序列,存在3个不同进化(亚)分支(Ⅰ-1、Ⅰ-2、Ⅱ);NS1/NS2基因与病毒血凝素(HA)基因呈现不同进化关系;NS1蛋白涉及核定位信号区、RNA结合区、效应区及其他致病性相关的关键性氨基酸位点存在替代或突变。结论云南边境地区H5N1亚型病毒NS1/NS2基因具有遗传差异,2010年以来NS基因进化分支Ⅰ-2、Ⅱ已成为当地流行的优势毒株。 肖雪 张文东 段博芳 赵焕云 刘庆亮 胡挺松 邱薇 冯子良 郑颖 范泉水 张应国 张富强关键词:禽流感病毒 H5N1亚型 牛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16S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对发病断奶犊牛分离到的1株致病菌(KMD3)进行鉴定及16Sr 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动物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及16S r RNA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该菌形态、菌落形态、生化鉴定结果与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PM)一致;接种小白鼠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高度敏感,而对β内酰胺类大部抗生素和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分离株16S r RNA基因序列在Gen Bank进行Blast比对,与公布的序列同源高达99.0%,系统发育树中KMD3与13个代表菌株均属同一分支,且与鼠源(HQ169118.1)、牛源(JQ975907.1)、山羊源(KP401767.1)同源性达100%。结论:此次分离菌株KMD3是奇异变形杆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耐药性,该菌是造成此次断奶犊牛发病的主要原因。 曾邦权 段博芳 郑欢莉 张应国 周建国 赵焕云 岳亮 戴玲玲 张文东关键词:RRNA 系统发育分析 一种快速检测口蹄疫疫苗中培养基质BHK-21细胞残留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检测口蹄疫疫苗中培养基质BHK-21细胞残留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利用破乳剂对口蹄疫疫苗进行破乳,然后提取疫苗残留的总RNA,使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残留细胞的Cytb基因,同时使... 周建国 毕峻龙 尹革芬 段博芳 张应国 杨贵树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同步两点免疫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2016年 本研究采用猪口蹄疫(FMD)灭活疫苗和合成肽疫苗、猪瘟(CSF)脾淋活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活疫苗同步两点免疫技术,对被免疫猪只分别进行了小组试验、免疫持续期观察等试验研究,并用ELISA方法定期对各阶段血清抗体进行检测,旨在探索一种适合基层应用的FMD、CSF、HPPRRS三种疫苗同步分点注射免疫技术,提高免疫密度和免疫效果,降低基层防疫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破解基层强制免疫工作难题。本研究得出下列结论:(1)建立了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同步两点免疫技术方法并证明了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与科学性。(2)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同步两点免疫证明了三种疫苗同步分点免疫相互间未出现免疫干扰现象。同时,对应用三种疫苗同步两点免疫技术中各病种免疫效果的同步评估需在免疫后35-40d期间进行监测为佳。(3)三种疫苗同步两点免疫技术列入云南省2013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至今。本研究证明了三种疫苗同步分点注射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并将三种疫苗同步两点免疫技术大面积应用于免疫工作,解决了困扰基层临床免疫的难点问题,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在生产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周建国 张应国 段博芳 杨余山 罗曼榕 濮永华 匡继才 刘绍阳 彭正啟 黄杰关键词:口蹄疫 猪瘟 蓝耳病 疫苗 猪流感H1N1亚型NP基因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获得研发A型猪流感病毒ELISA检测试剂盒和制备N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抗原物质。方法根据已报道的猪流感病毒H1N1亚型NP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GQ422386)人工合成NP基因,通过XbaⅠ和EcoRⅠ特异性酶切,将NP基因克隆于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HTB,经PCR、酶切、测序鉴定后,获得携带NP基因的重组质粒pFast-BacHTB-NP。该重组质粒转化含有杆状病毒穿梭载体的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抗生素、PCR筛选,获得转座的杆粒Bac-mid-NP。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再感染细胞,收获目的蛋白。结果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该蛋白得到表达,且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大小约为57KD。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了携带NP基因的重组质粒pFastBacHTB-NP和转座的杆粒Bacmid-NP,转染后在sf9昆虫细胞上成功的表达。 段博芳 张利仙 段纲 董俊 叶玲玲 周晓黎 徐志斌 艾军关键词:H1N1 NP基因 昆虫细胞 2009年-2014年云南边境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神经氨酸酶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解云南边境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神经氨酸酶(NA)基因变异及进化特征,2009年-2014年期间在云南边境采集境外家禽和野生鸟类棉拭子样品1 500份,经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特异性多重RT-PCR检测,对阳性样品进行病毒NA基因扩增、纯化、克隆和测序,并与已知毒株和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从1 500份样品中检出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阳性样品60份;60阳性样品病毒HA基因测序获得21种NA序列,可划分为4个不同进化分支。NA基因与HA基因呈现不同进化关系;云南边境毒株NA aa275位点未发生变异,因此变异毒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Oseltamivir(达菲)类抗病毒药物可能无抗性或耐药性;2009年-2014年期间云南边境H5N1亚型病毒NA间具有遗传差异,NA基因进化分支4已成为当地流行的优势毒株。 曾伟 刘庆亮 孔强 张文东 胡媛媛 胡挺松 赵焕云 段博芳 邱薇 范泉水 张应国 宋建领 张富强关键词:禽流感病毒 H5N1亚型 神经氨酸酶 基因 红嘴鸥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及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2 2019年 以10株红嘴鸥源大肠杆菌云南省分离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菌株进行毒力基因测定并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PCR性率依次为astA(60%6株)、fuyA(60%6株)、Iss(50%5株)、iucD(50%5株)、tsh(40%4株)、Vat(30%3株)、papC(30%3株)、kpsⅡ(30%3株)、hlyE(20%2株)、irp2(20%2株)、fimH(10%1株),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携带毒力基因数量多的菌株致病力越强,小鼠发病时间死亡时间越短。结果说明:10株分离菌株均携带不同的毒力基因,不同毒力基因的组合与小鼠的致病力密切相关。不同毒力基因的组合对小鼠相关致病机理有一定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李娟 杨勇 李朝 鲁红林 王研 段纲 曾邦权 段博芳 代飞燕 秦莉关键词:红嘴鸥 致病性大肠杆菌 毒力基因 2,4-双烯酰辅酶A还原酶1基因应用于高黎贡山猪的研究进展 2014年 2,4-双烯酰辅酶A还原酶1(DECR1)定位于猪4号染色体q1.2上,是不饱和脂肪酸β-氧化的关键酶,对脂肪的沉积有重要调节作用。目前,DECR1基因在猪上的研究主要是外显子SNPs位点的筛选,多态性位点与肉质性状、胴体性状及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DECR1基因mRNA在不同品种及组织的表达差异,并用于指导研究高黎贡山猪DECR1基因外显子多态性位点、不同基因型与肉质性状、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关联性,为进一步研究高黎贡山猪种质特性奠定基础。 上官林梅 段博芳 赵桂英关键词:关键酶 SNPS 种质特征 脂肪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