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邦权

作品数:27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6篇流行病学调查
  • 4篇杆菌
  • 3篇毒力
  • 3篇猪瘟
  • 3篇流感
  • 3篇抗体
  • 3篇病毒
  • 2篇毒力试验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学
  • 2篇疫病
  • 2篇禽流感
  • 2篇犬病
  • 2篇猪场
  • 2篇伪狂犬病
  • 2篇系统发育
  • 2篇系统发育分析
  • 2篇细菌分离

机构

  • 26篇云南省动物疫...
  • 11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云南农业职业...
  • 3篇中国动物卫生...
  • 3篇河南省动物疫...
  • 3篇山西省动物疫...
  • 2篇昆明学院
  • 2篇龙岩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榆林市动物疫...
  • 1篇新希望六和股...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7篇曾邦权
  • 14篇段博芳
  • 12篇赵焕云
  • 9篇张文东
  • 3篇张应国
  • 3篇陈红艳
  • 3篇胡媛媛
  • 3篇赵胜杰
  • 2篇岳亮
  • 2篇沈朝建
  • 2篇黄翠琴
  • 2篇董国栋
  • 2篇秦莉
  • 2篇班付国
  • 1篇王靖飞
  • 1篇刘华雷
  • 1篇王静静
  • 1篇吕艳
  • 1篇王正富
  • 1篇黄英

传媒

  • 12篇中国动物检疫
  • 4篇野生动物学报
  • 2篇上海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家禽
  • 1篇养禽与禽病防...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云南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8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1—2016年云南新城疫病毒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7
2017年
为了解云南地区新城疫流行现状,于2011—2016年在云南部分地区开展了基于风险的新城疫流行病学调查。调查范围涉及昆明、玉溪、大理、丽江、普洱和曲靖六市共48个采样点,共采集不同种类家禽棉拭子样品2 565份。结果显示:共分离到新城疫病毒52株,来源于17个活禽交易市场,新城疫病毒个体阳性率为2.03%,场点阳性率为35.41%。52株新城疫病毒中17株为强毒株,来源于7个农贸市场,新城疫强毒株个体阳性率为0.66%,强毒株场点阳性率为14.58%。遗传演化分析表明:52株新城疫病毒可分为ClassⅠ和ClassⅡ两类,其中ClassⅠ17株,均属于基因3型;ClassⅡ共35株,可分为4种基因型,其中基因Ⅰ型2株,Ⅱ型16株,Ⅵ型13株,Ⅶ型4株。分析表明近年来云南地区流行的新城疫病毒具有多样性,其中基因Ⅵ型主要在鸽群流行,而Ⅶb和Ⅶh亚型则主要在鸡和鹅群中流行。值得关注的是在云南地区首次分离到2株Ⅶh新城疫病毒,而这种基因Ⅶh型的病毒一直在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呈地方流行。因此,在该地区应该进一步加强主动监测,分析这种新传入基因型新城疫病毒的分布,防止病原进一步扩散。
段博芳王静静赵云玲张凤安吕嵘吕艳郑东霞曾邦权赵焕云相德才刘华雷张应国王志亮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流行病学调查遗传演化分析
山西省某养殖场蛋鸡H7N9流感暴发调查
2020年
2018年3月27日,山西省某养殖场蛋鸡出现发热、腹泻、头颈后仰等症状,并陆续死亡,至3月31日,共死亡蛋鸡699只,袭击率为86.08%(699/812)。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检测,确诊该疫情为高致病性H7N9流感。为查明病因,了解疫情分布,通过现场剖检、实验室诊断、问卷调查、周边排查等方式,对该起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寻找可能的风险因素,进而提出防控建议,评估防控效果。经调查,病原通过人员、车辆、野鸟带毒传入养殖场的可能性较大,又因养殖场未进行H7N9流感疫苗免疫,从而导致疫情暴发。通过紧急处置,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扩散。本起疫情提示,对家禽使用与当地流行毒株匹配疫苗进行免疫,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同时加强人员、车辆和野鸟的生物安全控制,对预防H7N9流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胡明明白艳艳王治维图门巴雅尔孙杰宁艳雷冲王锦赵凯左晓曾邦权雷宇平王仲兵
关键词:蛋鸡流行病学
红嘴鸥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及致病性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以10株红嘴鸥源大肠杆菌云南省分离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菌株进行毒力基因测定并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PCR性率依次为astA(60%6株)、fuyA(60%6株)、Iss(50%5株)、iucD(50%5株)、tsh(40%4株)、Vat(30%3株)、papC(30%3株)、kpsⅡ(30%3株)、hlyE(20%2株)、irp2(20%2株)、fimH(10%1株),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携带毒力基因数量多的菌株致病力越强,小鼠发病时间死亡时间越短。结果说明:10株分离菌株均携带不同的毒力基因,不同毒力基因的组合与小鼠的致病力密切相关。不同毒力基因的组合对小鼠相关致病机理有一定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李娟杨勇李朝鲁红林王研段纲曾邦权段博芳代飞燕秦莉
关键词:红嘴鸥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
冬春季林下养鸡应做好呼吸道综合征防治
2013年
目前,我国林权改革已深入开展,具体实施,林下经济快速发展。林下养鸡由于符合现今绿色健康理念,节省饲养成本,能提高鸡的肉、蛋品质,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而成为林下养殖中备受关注的焦点。林下养殖的鸡其生长环境是开放的,在养殖过程中更容易受到病原的侵袭,尤其是进入冬春季节,鸡呼吸道综合征成为困扰养殖户的一大难题,也成为制约林下养鸡业发展的瓶颈。
徐志斌赵金葵曾邦权郑欢莉马旭娟王正富
关键词:呼吸道综合征林下养殖林权改革饲养成本
某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2018年
2017年4月27日,某猪场仔猪突然出现严重呼吸道症状,并伴随大量死亡。为探寻病因,继而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现场调查、临床剖解、实验室检测,确定疫病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调查发现,寒冷应激、生长日龄短、饲养密度大是重要的风险因素,其共同作用导致疫病发生。采取对发病猪隔离淘汰、猪群全群药物防治等干预措施,最终使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曾邦权段博芳郑欢莉陈俊华张文东沈朝建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猪场仔猪
昆明滇池红嘴鸥粪便细菌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2017年1月,在昆明滇池越冬的红嘴鸥排黄色、白色水样稀便,本研究无菌采集红嘴鸥粪便在实验室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提取分离到的菌株核酸进行鉴定、生化鉴定,从10份腹泻红嘴鸥粪便中共分离到70株细菌,根据菌落形态可分为6类细菌,分别从每一类细菌中挑出1株代表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鉴定出这6株细菌分别为大肠杆菌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志贺氏菌、粘质沙雷氏菌、产酸克雷伯菌。选取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啶、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四环素、氯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磺胺异恶唑、头孢曲松钠药敏纸片,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发现细菌对各种抗生素成不同程度敏感性。野鸟携带的条件致病菌,可能会对野生动物健康造成威胁,本研究对腹泻红嘴鸥粪便中携带的条件致病菌及其耐药性进行研究,以期为野鸟携带的细菌的耐药机制提供研究理论依据,同时对野生动物疫病的监测与防控提供指导。
李娟杨勇李朝鲁红林肖望成黄翠琴段纲曾邦权段博芳代飞燕
关键词:红嘴鸥粪便细菌耐药性
一种一次性反应板适配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反应板适配器,该适配器设置为一矩形框体(100),该矩形框体(100)包括外框体(101)及内框体(102);所述的矩形框体(100)的外框体(101)尺寸为:a1*b1*c1:长129mm*宽8...
段博芳曾邦权相德才赵焕云罗曼榕吕艳赵珍岳亮郑欢莉杨芳李锡慧张海楠张文梅谷新良
文献传递
一起输入性小鹅瘟疫情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2024年
2023年9月30日,云南省腾冲市某肉鹅养殖场购入的雏鹅发生疫情,表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泻、流鼻涕,并大量死亡。为查明病因,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雏鹅累计发病2 567只、死亡2 450只,袭击率为98.7%(2 567/2 600),病死率为95.4%(2 450/2 567)。综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雏鹅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本起疫情为鹅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小鹅瘟。不规范引种、长途运输应激和育雏不当等是引起疫情的主要原因。本起疫情提示,养殖场应规范引种,加强饲养管理,相关部门需加大检疫监管力度,尽可能避免输入性疫情发生。
赵焕云胡媛媛段定然张懿杜润杨丽珠沈雪鹰明晓邵冬青曾邦权陈红艳孙兴南
关键词:小鹅瘟
牛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16S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对发病断奶犊牛分离到的1株致病菌(KMD3)进行鉴定及16Sr 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动物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及16S r RNA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该菌形态、菌落形态、生化鉴定结果与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PM)一致;接种小白鼠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高度敏感,而对β内酰胺类大部抗生素和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分离株16S r RNA基因序列在Gen Bank进行Blast比对,与公布的序列同源高达99.0%,系统发育树中KMD3与13个代表菌株均属同一分支,且与鼠源(HQ169118.1)、牛源(JQ975907.1)、山羊源(KP401767.1)同源性达100%。结论:此次分离菌株KMD3是奇异变形杆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耐药性,该菌是造成此次断奶犊牛发病的主要原因。
曾邦权段博芳郑欢莉张应国周建国赵焕云岳亮戴玲玲张文东
关键词:RRNA系统发育分析
云南省首例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7
2022年
2020年7月19日,云南省临沧市在开展牛结节性皮肤病紧急监测排查中发现,镇康县一养牛户饲养的黄牛发生疑似牛结节性皮肤病。省、市、县各级疫病控制机构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现场调查,同时采集发病牛全血、皮肤结节以及痂皮、口腔及眼鼻棉拭子样品进行荧光PCR检测。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检测结果,并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复检,确认该起疫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感染引起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调查认为,此次疫情由养殖户跨省调运活牛引发,为典型的输入性疫情,养殖户防控意识淡薄导致疫情进一步扩散。建议加强牛只移动监管以及蚊蝇等虫媒的控制和扑灭,及时切断传播途径,同时加强对养殖户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扑灭。
陈云明李锡慧石凤海杨静竹蔡高萍刘忠艳张文东吕嵘曾邦权赵焕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