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桂萍
- 作品数:33 被引量:159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并发症与护理干预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分析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碎石中心行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的680例泌尿系结石的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术后出现血尿460例(67.8%),肾绞痛385例(56.6%),恶心、呕吐298例(43.8%),泌尿系感染76例(11.2%),石街52例(7.6%)和肾破裂出血8例(1.2%)。属于术后正常反应520例,轻度并发症100例,中度并发症52例,重度并发症8例,经相应处理后症状均缓解。本组治愈620例,有效50例,无效10例。结论体外震波碎石术在临床应用广泛,针对术后并发症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狄桂萍廖秀梅王永权劳雪蕊
-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结石碎石术手术后并发症护理研究
- 肉瘤样肾细胞癌六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肉瘤样肾细胞癌(sarcomatoid renal cell carcinoma,SRC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例SRCC病例资料,1例以发热、腰痛伴尿路刺激征就诊,2例以腰痛,腹部肿块就诊,3例为体检发现;左肾2例,右肾4例。5例术前诊断为肾脏肿瘤,1例误诊为肾结核。4例按肾肿瘤根治标准均完整切除肿瘤,1例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术,1例术前怀疑结核者,术中见肿瘤明显侵犯腰大肌,行姑息切除术。术后5例行干扰素和(或)白细胞介素-Ⅱ治疗,4例行局部放疗,3例行阿霉素为基础的化疗。结果术后恢复顺利。病理报告为SRCC,均经免疫组化证实。5例分别于术后3~12个月死于肿瘤远处多发转移。1例至今已存活13个月,但出现双肺转移。结论 SRCC临床少见,诊断依靠病理学检查。本病恶性度高,预后差,早期发现及根治性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主要手段。
- 郑清友许先有狄桂萍廖秀梅
- 关键词:肾肿瘤误诊
- 特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量两种计算方法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13年
- 严重烧伤后,由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丢失严重,加之烧伤创面水分蒸发量的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急剧下降,导致低血容量休克,复苏补液是预防和治疗烧伤休克的主要措施,目前临床上常用公式,均以烧伤面积与体重为计算参数,而作为影响补液量重要因素的创面,
- 谢丽狄桂萍石富胜柳勇周海全王宇龙马永伟范文林
- 关键词:特重度烧伤创面深度环境温湿度
- 浸润性膀胱癌的保留膀胱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索保留膀胱手术+膀胱内灌注化疗+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5月~2012年2月,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后确诊为浸润性膀胱癌(T2N0M0)的56例保留膀胱的患者,给予动脉灌注化疗加膀胱灌注化疗。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98个月,平均36个月,53例(94.6%)患者无复发及转移,3例(5.4%)分别在术后6、8、12复发,复发患者均给予全膀胱切除术,无死亡病例,没有明显并发症。结论:保留膀胱手术后确诊的局限性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采用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的联合治疗方法,能明显的提高疗效,有效地减少肿瘤的复发,显著的降低了静脉化疗的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探讨。
- 张国辉李志辉关亚伟廖秀梅狄桂萍郑清友张水文郭岩杰张勇贾卓敏艾星臧桐孙凤玲高峰
- 关键词: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手术动脉内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
- 绿激光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护理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绿激光汽化术(PVP)治疗160例腺增生症(BPH)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60例BPH患者行PVP治疗,术前制定护理计划、做好心理护理,术中术后配合医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并发症预防及护理。结果本组病例术前情绪稳定,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狄桂萍廖秀梅贾卓明艾星张勇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护理围术期绿激光汽化术
- 泌尿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的变化、止痛药物使用情况、患者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9,P<0.05);观察组患者应用止痛药物31例(51.7%),对照组43例(7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较对照组患者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5,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较对照组的73.3%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8,P<0.05)。结论泌尿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狄桂萍
- 关键词:泌尿外科手术疼痛护理干预
- 原发性输尿管肿瘤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总结40例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40例原发性输尿管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各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和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对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预后进行初步评估。结果40例患者中16例术前应用输尿管镜技术确诊,15例尿瘤细胞阳性,其余9例有影像学改变。40例标本术后病理证实移行细胞癌36例,腺癌2例,鳞癌2例。随访8个月~5年,3例1年内死亡,15例存活超过3年,16例存活超过5年。结论影像学联合输尿管镜组织活检是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最佳诊断途径,其预后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 张勇廖秀梅狄桂萍孙凤岭张水文郑清友张国晖郭岩杰臧桐
- 关键词:输尿管肿瘤影像学输尿管镜预后
- 同种异体皮诱导残余创面自体上皮再生治疗特重度烧伤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皮诱导残余创面自体上皮再生治疗特重度烧伤的效果。方法将特重度烧伤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经常规治疗后,观察组应用同种异体皮生物敷料覆盖残余创面诱导自体上皮再生;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处理残余创面。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自体皮源供皮次数、创面临床治愈时间、住院费用及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鉴定结果证实残余创面新生上皮组织来源为自体上皮组织。结论在适合的条件下,同种异体皮覆盖残余创面,可以诱导自体皮源再生,对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狄桂萍石富胜廖秀梅
- 关键词:烧伤同种异体皮DNA检测
- 谷氨酰胺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激素对特重度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谷氨酰胺肠内营养对特重度烧伤患者免疫的影响、方法80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分标准营养组(EN组)和免疫营养组(G-G组),每组40例,分别于伤后1、3、10、20、30天抽血,检测两组病人营养指标: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记数、血清蛋白(白、球蛋白)、血小板记数;免疫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浓度、外周血CD4、CD8、CD4/CD8比值变化,临床治愈时间以及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伤后10天内各项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异,10天后各时项点检测提示,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G-G组IgG、IgA治疗10d后,高于对照组,后续时项逐渐较对照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提示:重度烧伤患者明显下降,G-G组CD4值在伤后10、20、30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CD4/CD8值在伤后20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D8值两组各时相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谷氨酰胺肠内营养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特重度烧伤患者,对重度烧伤病人的免疫功能有增效作用,促进重度烧伤病人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效果优于标准肠内营养。
- 石富胜狄桂萍朱清海王宇龙马永伟柴建范文林
- 关键词:特重度烧伤生长激素免疫功能
- 复式脉冲体外碎石机急诊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106例临床应用分析
- 2009年
- 目的分析复式脉冲体外碎石机急诊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技术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复式脉冲体外碎石机急诊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106例患者,结石长径0.2~1.5cm,碎石机工作电压4.0~8.5kV,放电次数1500~3000次。结果本组治愈率71.7%(76/106)。73.6%(78/106)的患者复式脉冲体外碎石治疗后有不同程度肉眼血尿,6.6%(7/106)的患者出现肾绞痛,4.7%(5/106)的患者治疗后出现高热。结论复式脉冲体外碎石机急诊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是切实可行的。
- 张勇廖秀梅狄桂萍杨同君孙风岭郑清友张瑞文高峰臧桐
- 关键词:急诊处理体外碎石术输尿管下段结石复式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