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波
- 作品数:25 被引量:169H指数:8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三唑磷对中华乌塘鳢的急性毒性及乙酰胆碱酯酶毒性效应被引量:3
- 2011年
- 利用三唑磷对中华乌塘鳢进行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三唑磷对中华乌塘鳢的12、24、36、48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35、241、116、58μg/L-1。24 h暴露后,1、10、100、500、1 000μg/L各浓度组之间试验动物脑乙酰胆碱酯酶酶活存在显著差异(P>0.05);48 h暴露后,1、10、100μg/L浓度组之间实验动物脑乙酰胆碱酯酶酶活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500μg/L、1000μg/L浓度组之间酶活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浓度升高,以及暴露时间的增加,酶活抑制率也相应上升。抑制率在低浓度暴露条件下(1μg/L、10μg/L),随着暴露浓度升高、暴露时间增加呈现出明显的梯度;而在高浓度暴露条件下,浓度升高、暴露时间增加对酶活抑制率影响不大。
- 何东海王晓波朱志清张志伟俞海波沈锡权
- 关键词:三唑磷中华乌塘鳢乙酰胆碱酯酶毒性效应
- 浙江渔山列岛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根据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对浙江渔山列岛附近海域6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分析了渔山列岛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包括群落物种组成、优势种、丰度、生物量、群落的时空变化等,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并使用AMBI和M-AMBI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和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60种,其中多毛类动物25种,软体动物13种,甲壳动物9种,棘皮动物4种,鱼类6种,其它动物3种(包括纽虫2种和扁形动物1种)。多毛类动物是该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成分,占据了群落总种数的41.67%。在5个调查年份中,共出现了17种优势种,优势种年际变化很大,在5年内多次出现的优势种只有5种。在物种丰度方面,多毛类仍然是群落丰度的主要贡献者,但丰度的年际变化明显,从7.07%到40.89%不等。鱼类在生物量方面的重要性最高,主要是红狼牙鰕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的多次出现所致。在环境因子中,悬浮物和盐度被证明是该海域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这与该海域较高的悬浮物含量以及多变的盐度密切相关;在AMBI和M-AMBI进行的生态质量评价显示,该海域多数站位的生态质量状况较好,处于轻度扰动的影响之下,这些扰动来源于环境和底质状况不稳定引发的自然扰动而非人为污染。
- 王晓波江河李伯康韩庆喜
-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群落结构生态质量
- 杭州湾海域污染物减排量计算被引量:1
- 2012年
- 文章根据杭州湾的特点,设计了3个污染物减排方案,以2008年入杭州湾的总磷源强为基础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杭州湾总磷污染物进行权重计算,根据磷酸盐和总磷的换算因子,换算成磷酸盐的分配权重,对磷酸盐减排削减量进行分配,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比选最优的磷酸盐减排方案。结果表明:方案1为最优方案,根据最优方案计算杭州湾近期磷酸盐的减排削减量总共为298.45t/a。
- 杨耀芳蒋晓山刘莲蔡燕红王晓波
- 关键词:磷酸盐层次分析法
- 象山港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时空分布研究
- 象山港是浙江省重要港湾之一。近年来,海水养殖得到快速发展,对局部养殖生态环境和养殖生物本身带来了危害;大型电厂的相继建成投产对象山港海洋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了探明诸多人类活动对象山港海洋生态系统的负作用,共在象山...
- 王晓波
- 关键词:象山港浮游动物桡足类群落结构
- 文献传递
- 浙江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时空分布被引量:8
- 2020年
- 本研究根据2012—2016年8月浙江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资料,对浙江北部海域4个区域(杭州湾、舟山海域、象山海域和近海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个航次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有29种(优势度>0.02),其中多毛类动物13种,软体动物7种,甲壳动物2种,鱼类2种,纽形动物2种,棘皮动物2种以及刺胞动物1种。对浙江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杭州湾优势种种类最少,时空分布变化明显;近海优势种组成较复杂,包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多毛类动物、鱼类、棘皮动物和纽形动物;象山海域的优势种组成较简单,优势种以多毛类动物为主;舟山海域的优势种中多毛类动物种类数逐年增加。对研究区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浙江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中多毛类动物明显增加,取代该海域软体动物优势地位。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时空分布变化与有机质积累、底质环境改变以及食物网变化密切相关,浙江北部海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在不断恶化。
- 严润玄冯明王晓波韩庆喜
-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
- 上海芦潮港海域污损生物的分布特征及生态特点被引量:7
- 2011年
- 2007年3月1日至2008年2月29日在上海芦潮港附近海域进行了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调查了该海域污损生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附着季节和生物量分布特征,分析了主要污损生物的生态特点。结果表明,该海域共鉴定出污损生物52种,隶属于9个生物门类,其中藻类5种,腔肠动物11种,苔藓虫6种,多毛类2种,软体动物5种,甲壳类12种,桡足类8种和其它3种。优势种为曲膝薮枝螅Obelia geniculata、纤细薮枝螅Obelia graciliser、苔藓虫Bryozoasp.、泥藤壶Balanus uligi-nosus、白脊藤壶Balanus albicostatus、僧帽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马尔他钩虾Melitasp.、圆鳃麦秆虫Caprella penantis、长鳃麦秆虫Caprella equilibra和纵条肌海葵Halipbanella luciae。该海域全年都有污损生物附着生长,6—9月为附着高峰期,12月至翌年2月污损生物附着生物量较低,附着季节按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调查海域主要污损生物为河口低盐种,根据我国海域污损生物种类组成的异同,将调查海域归属为泥藤壶区。
- 王晓波魏永杰龙绍桥
- 关键词:污损生物生物量分布生态特点芦潮港
- 2019-2020年夏季舟山海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位及其生态分化被引量:4
- 2022年
- 为了解舟山海域浮游动物种间关系及环境因子变化对优势种生态位分化的影响,根据2019年夏季和2020年夏季舟山海域浮游动物调查资料,利用优势度指数判断该海域浮游动物优势种,运用Shannon公式和Pianka公式分析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采用冗余分析方法探究影响舟山海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位分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舟山海域2019年、2020年浮游动物优势种更替率为66.67%。根据舟山海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值,可将其分为广生态位种、中生态位种、窄生态位种,2019年广生态位种有4种,2020年有6种,分别占浮游动物优势种的66.67%和60.00%,表明广生态位种是舟山海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的主要组成成分。2019年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位重叠指数范围为0.11~0.79,2020年生态位重叠指数范围为0~0.98。冗余分析表明,2019年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位分化主要受硅酸盐浓度、化学需氧量、温度和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2020年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位分化主要受硅酸盐和溶解氧浓度的影响。该研究有望进一步了解舟山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的种间关系,为阐述浮游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等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
- 宋晨孟周王晓波韩庆喜
- 关键词:舟山海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位
- 北黄海辽宁近岸水环境中壬基酚污染状况调查及生态风险评估被引量:19
- 2009年
- 利用固相萃取气质连用(SPE-GC/MS)法对1月辽宁近岸19个站位水体中壬基酚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水体中壬基酚浓度为15.13-762.73 ng/L,整体呈现出近岸高于远海,西部海域高于东部的特点,高值区多出现在河流入海口或港口附近。与国内外相关报道比较,调查海域壬基酚处于中等污染水平。以风险熵(RQ)为标准对壬基酚的污染状况的初步评估表明,调查海域壬基酚风险熵为0.05-2.25,某些站位熵值高于阈值,可能造成一定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污染。
- 刘文萍石晓勇王晓波张传松
- 关键词:壬基酚生态风险评估
- 三唑磷对中华乌塘鳢乙酰胆碱酯酶毒性效应及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2009年
- 通过三唑磷对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毒性效应研究,以探讨利用该研究结果准确评价有机磷农药渔业事故中有机磷农药浓度的可行性。结果如下:(1)24和48h暴露条件下各浓度组酶活抑制率与浓度的线性关系,在较低浓度范围内(1~15μg/L),浓度与酶活抑制率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24和48h条件下的相关系数(r^2值)分别为0.96和0.97。(2)在冷冻(-20℃)保存条件下,0、12、24、36和48h时的酶活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在48h内,在冷冻条件下保存的试验鱼的AChE酶活将保持不变。(3)采用10μg/L浓度组暴露24h后的致死鱼与活体鱼的AChE活性比较表明,活体与致死个体之间的AChE活性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 何东海叶慧明沈锡权王晓波朱志清张志伟
- 关键词:三唑磷中华乌塘鳢乙酰胆碱酯酶环境评价
- 舟山朱家尖海域污损生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7
- 2012年
- 根据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在舟山朱家尖蜈蚣客运码头进行的污损生物挂板试验,对该海域污损生物的种类组成、附着季节、生物量分布及生态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共鉴定出污损生物85种,其中,藻类13种,腔肠动物13种,苔藓虫4种,多毛类12种,软体动物8种,甲壳类22种和其它13种。优势种为中胚花筒螅Tubularia mesembryanthemum、泥藤壶Balanus uliginosus、白脊藤壶Balanus albicostatus、僧帽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马尔他钩虾Melita sp.、圆鳃麦杆虫Caprella acutifrons、长鳃麦杆虫C.equilibra和盘管虫Hydroides sp.。朱家尖海域全年都有污损生物繁殖附着,其中6—10月为附着盛期,表层和中层月板生物量的高峰值均出现在7月,最低值分别出现在2月和1月,表层月板全年附着总生物量为2 006.1g/m2,月平均生物量为167.18g/m2;中层月板全年附着总生物量为2 388.15g/m2,月平均生物量为199.01g/m2;季度板污损生物生物量按高低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上半年板污损生物的生物量>下半年板。在垂直分布上,除季度板外,其它试板的生物量和附着密度均为中层>表层。根据污损生物的生态习性、分布特征及对盐度的适应,可将舟山朱家尖海域主要污损生物定义为河口低盐种。水温是影响调查海域污损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水体盐度则对朱家尖海域污损生物的种类及指标种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
- 王晓波龙绍桥何东海魏永杰杨耀芳杨元利
- 关键词:污损生物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