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多场耦合
  • 1篇压比
  • 1篇叶尖
  • 1篇叶尖间隙
  • 1篇引气
  • 1篇数对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篦齿
  • 1篇篦齿封严
  • 1篇涡轮
  • 1篇流动特性
  • 1篇空气系统
  • 1篇控制系统
  • 1篇冷却管
  • 1篇供气
  • 1篇航空发动机
  • 1篇仿真
  • 1篇仿真系统
  • 1篇封严
  • 1篇CFD

机构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 3篇沈阳发动机设...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商飞上海...

作者

  • 5篇王海
  • 2篇毛军逵
  • 2篇陆海鹰
  • 1篇谷艳萍
  • 1篇柴军生
  • 1篇董素艳
  • 1篇单文娟
  • 1篇刘方圆
  • 1篇蒋亮亮
  • 1篇姚甜

传媒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推进技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叶尖间隙控制系统供气部件特性及模拟方法
2017年
针对低压涡轮叶尖间隙控制系统中典型供气管路,即圆形截面90°弯曲冷却管,开展其工作特性和模拟方法研究.通过1∶1单管模型试验结合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冷却管上冲击孔的出流特性,分析了进气参数、冲击孔排布对冷却管内气体流动及流量分配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冲击孔进口有效总压概念的冷却管一维网络流动计算模型,建立了低压涡轮叶尖间隙系统中典型供气管路的一维网络流动计算方法,并应用于某型发动机组件流量特性试验设计中.研究中发现,随着远离进口位置,冷却管冲击孔出流流量和冲击孔流量系数逐步增加;随着进口雷诺数的增加,冷却管内冲击孔出流流量均有所增加,而冲击孔流量系数基本保持不变.试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比对表明,所建立的一维网络流动计算模型可以准确模拟出冷却管的出流特性,计算结果同组件流量特性试验数据之间最大相对误差为4.5%,在叶尖间隙控制系统这类系统复杂流路的流动问题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王海毛军逵刘方圆陆海鹰柴军生
关键词:冷却管流动特性
涡轮集气腔流动特性研究及流阻计算模型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探究航空发动机涡轮集气腔的流动特性,对4个主进气口、双排125个出流孔的涡轮集气腔出口流量分配规律和流阻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分析了进出口压比、集气腔腔室高度等参数变化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正对主进气口的出流孔流量最大,而紧邻其两侧的周向出流孔流量明显减小。随着出流孔周向位置远离主进气口,出流孔流量迅速恢复并基本维持一个定值。但是位于每2个主进气口间1/2周向夹角位置,会出现最小的出流流量。实验结果表明,尽管周向上局部出流孔出现了极大和极小出流流量,但其仅为进口总流量的9.34%和3.29%。在本文实验参数范围内,随着进出口压比、集气腔高度的增加,通过集气腔的空气流量均变大,但并没有改变周向出流孔的流量分配规律。两者相比,集气腔高度带来的影响明显微弱。最终本文拟合得到了流阻损失系数同集气腔几何参数、进/出口气动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并将其应用于开发的一维空气系统集气腔元件中,为后续空气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依据。
姚甜毛军逵蒋亮亮单文娟王海柴军生陆海鹰
关键词:空气系统
压比和齿数对直通篦齿封严临界流动和泄漏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篦齿封严是燃气涡轮发动机中重要的封严结构形式,其主要担负着组织冷却空气流路、净化盘腔、封严轴承、减少漏气损失、保证各腔室正常工作压力和平衡转子轴向力等任务。保证篦齿封严在不同的发动机状态点下都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对保证发...
王海陆海鹰谷艳萍
文献传递
航空发动机多场耦合仿真系统的构建
在航空发动机设计分析过程中,存在温度场、应力场和流场的耦合效应,精确地分析发动机系统中某些部件在多物理场耦合条件下的热应力,变形以及流场,是目前航空发动机设计领域的难点之一。本文针对工程中航空发动机多物理场耦合的设计需求...
王海董素艳马勃勃沈毅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仿真系统
文献传递
引气管周向分布方式对引气流量影响的仿真分析
采用ANSYS CFX软件对中间级引气管周向均匀分布和非均匀分布的引气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引气结构出口流量及流场特点,通过对比分析引气管周向均匀分布和非均匀分布结构出口流量的不均匀度,探究中间级引气管周向分布方式对...
李娜王海聂俊岭王春华李振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