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蕊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青光
  • 3篇青光眼
  • 3篇细胞
  • 2篇神经细胞
  • 2篇视觉发育
  • 2篇视皮层
  • 2篇皮层
  • 2篇角膜
  • 1篇代谢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形成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形成
  • 1篇眼手术
  • 1篇药包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提供
  • 1篇治疗仪
  • 1篇日常保健
  • 1篇神经元

机构

  • 9篇天津市眼科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王蕊
  • 4篇程文博
  • 4篇赵堪兴
  • 3篇杨瑾
  • 3篇张腾月
  • 3篇史学锋
  • 3篇田晓峰
  • 2篇尹则琳
  • 1篇王婷
  • 1篇刘洋辰
  • 1篇亢雷
  • 1篇张楠
  • 1篇李丽华
  • 1篇解士勇
  • 1篇李岩
  • 1篇李轩
  • 1篇武斌
  • 1篇高建民
  • 1篇李瑶

传媒

  • 4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视皮层脑片锥体神经元树突膜片钳技术
2011年
目的建立树突膜片钳技术,观察全细胞记录模式下大鼠视皮层脑片锥体神经元树突部位电生理性质。方法 采用红外微分干涉相差显微镜结合电耦合式摄像机,利用膜片钳技术进行近端树突钳制,成功形成全细胞记录模式后将膜电位钳制在不同水平,记录大鼠视皮层锥体神经元树突部位的电生理性质。结果 成功记录到电流钳模式下树突部位膜电位,及膜电位钳制在不同水平时电压钳下记录到的突触后自发及诱发反应。结论 采用可视法树突膜片钳技术可以记录到树突部位膜电位、自发及诱发反应,这项新技术对树突部位电生理性质及其上分布的离子通道功能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李瑶史学锋张腾月程文博王蕊赵堪兴
关键词:膜片钳树突全细胞记录离子通道
一种便携式青光眼激光治疗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青光眼激光治疗仪,属于眼部治疗装置技术领域。便携式青光眼激光治疗仪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框,安装框上设置有两个激光仪本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带动激光仪本体在壳体内进行位置调整的调整机构。壳体的前端外部对...
王蕊
一种小梁切除术后用的储药包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小梁切除术后用的储药包,包括包括一体成型的具有若干通道的扇面以及每层都储存有药物的多层封闭包,所述扇面的窄端连接所述多层封闭包;所述扇面具有若干分布在平面上、贯通至两端的通道,所述通道方向与房水流动方向一...
王蕊杨瑾申文萃尹则琳田晓峰
CXCL14重组蛋白在制备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眼科角膜病学、细胞生物学药物技术领域,公开一种CXCL14重组蛋白在作为和/或制备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药物中的应用,该应用可以为:CXCL14重组蛋白在制备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药物中的应用;或者,CXCL14...
马瑞珏董晓丽杨舒王蕊
大鼠视皮层锥体神经细胞的被动膜特性随视觉发育的变化趋势
王蕊史学锋程文博张腾月赵堪兴
干眼患者泪膜及睑板腺功能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干眼患者泪膜功能及睑板腺功能随年龄和性别的变化趋势。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154例(308眼)来我院就诊的干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6例(152眼),女78例(156眼),通过Oeulus角膜地形图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每位患者双眼的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泪膜破裂时间、首次泪膜破裂区域等数据,研究其随年龄及性别变化的规律;同时观察睑板腺形态,统计腺管根数及睑板腺缺失面积,通过睑板腺缺失面积评分系统研究其随年龄及性别变化的规律。结果干眼患者睑板腺缺失面积评分与年龄存在正相关关系(r=0.715,P〈0.05),其中男性r=0.821,P〈0.05,女性r=0.663,P〈0.05;腺管缺失根数百分比与年龄存在正相关关系(r=0.620,P〈0.05),其中男性r=0.629,P〈0.05,女性r=0.631,P〈0.05。睑板腺缺失面积评分在50-59岁组,男性为(9.47±1.00)分,明显高于女性的(7.53±2.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0岁组,男性为(10.69±1.20)分,明显高于女性的(9.87±1.7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泪膜破裂时间与年龄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中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为r=-0.49,P〈0.01,平均泪膜破裂时间为r=-0.54,P〈0.01;除〈30岁组以外,其他各年龄组中平均泪膜破裂时间均大于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泪膜的首次破裂区域集中在角膜鼻下方,占所有分区中的31%。结论干眼患者在睑板腺的缺失面积及腺管缺失根数方面具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的趋势,在泪膜破裂时间方面具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的趋势,各年龄组干眼患者泪膜首次破裂区域集中在角膜鼻下方位置,这对干眼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指导价值。
王蕊李岩高建民解士勇亢雷刘洋辰武斌张楠
关键词:干眼泪液睑板腺
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手术前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特征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角膜生物力学差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探讨青光眼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7年1—7月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缓解期或慢性期)患者61例61眼、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患者94例94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70例70眼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64例64眼。采用Corvis ST测量活体角膜的生物力学参数,分析并比较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术前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差异以及青光眼手术后的变化,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年龄、矫正后眼压(IOPcc)、中央角膜厚度(CCT)、眼轴长度(AL)、平均角膜屈光力(K)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关系。结果与ARC组相比,术前CPACG组和POAG组第一压平速度(A1V)、第二压平时间(A2T)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RC组和APACG组相比,术前CPACG组和POAG组第二压平速度(A2V)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1V、A2T、角膜顶点改变的最大垂直距离(DA)及最大压陷时角膜表面未发生改变的两点距离(PD)与IOPcc均呈负相关(r=-0.494、-0.612、-0.652、-0.277,均P<0.05),A2V、第一压平时间(A1T)及最大压陷曲率半径(CCR)与IOPcc均呈正相关(r=0.508、0.960、0.249,均P<0.05);第一压平长度(A1L)及第二压平长度(A2L)与K均呈负相关(r=-0.323、-0.227,均P<0.05),A1V、A2T及DA与K均呈正相关(r=0.214、0.256、0.242,均P<0.05)。与术前相比,CPACG组术后1个月A1T、A2V减小,A1V、A2T、DA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OAG组术后1个月A1T、A2V减小,A2T、DA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相比,APACG组、ARC组术后1个月角膜生物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PACG和POAG患眼角膜形变能力较差,青光眼手术后角膜形变能力逐渐恢复;APACG(缓解期或慢性期)由于眼压一过性升高,对角膜形变
王蕊杨瑾尹则琳田晓峰李轩
关键词:青光眼角膜生物力学青光眼手术角膜屈光力
大鼠视皮层锥体神经细胞被动膜特性随视觉发育的变化
2016年
目的 研究Wistar大鼠初级视皮层第Ⅱ/Ⅲ层锥体神经元被动膜特性在视觉发育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出生后14~60 d的Wistar大鼠,采用正常饲养和完全黑暗饲养两种方式,将其按视觉发育的不同阶段各分为五组(P13-15组、P16-20组、P25-27组、P30-35组、P55-60组),在离体脑片上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视觉发育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饲养条件下神经元被动膜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 P13-15组与P25-27组在正常饲养条件下的时间常数分别为(28.79±6.68)ms、(21.51±4.64)ms,在暗饲养条件下分别为(38.71±6.04)ms、(19.13±7.35)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13-15组中暗饲养的时间常数明显大于正常饲养(28.79±6.6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25-27组中暗饲养与正常饲养的时间常数分别为(19.13±7.35)ms、(21.51±4.64)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饲养条件下,P13-15组与P16-20组的膜电阻分别为(131.03±40.78)MΩ、(100.47±22.94)M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P〈0.05),P30-35组与P55-60组的膜电阻分别为(82.38±20.43)MΩ、(66.25±18.93)M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5)。时间常数和膜电阻具有正相关关系(r=0.275,P〈0.05)。结论 正常和暗饲养两种条件下,大鼠初级视皮层第Ⅱ/Ⅲ层锥体神经元的被动膜特性都具有随视觉发育而逐渐下降的趋势,受视觉经验的影响较小,进而推测年龄是影响被动膜特性的决定性因素。
王蕊史学锋程文博张腾月赵堪兴
关键词:时间常数
近视发生时间与反应性AC/A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近视者对于近距离目标物的调节反应和集合反应与近视的发生时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以及使用正、负镜片作为调节刺激的梯度法测得的反应性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AC/A)和刺激性AC/A的值是否有差异。方法 92位志愿者参加本研究。将受试者分为正视组22例、早发性近视(近视发生在15岁之前)组44例和迟发性近视(近视发生在15岁之后)组26例。分别用+1.00 D和-1.00 D的镜片作为调节刺激,测量计算三组受试者的AC/A。结果不同组别的调节滞后量、调节性集合和刺激性AC/A无论在正镜片还是在负镜片刺激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不同组别在正、负镜片刺激下的反应性AC/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0.000)。正视组和早发性近视组在正镜片刺激下所得的刺激性AC/A和反应性AC/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在负镜片刺激下所得的刺激性AC/A和反应性AC/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性近视组在正、负镜片刺激下所得的刺激性AC/A和反应性AC/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6)。结论无论是早发性近视者还是迟发性近视者,其反应性AC/A均高于正视者;不同性质的调节刺激测出的AC/A也有差别,与受试者的屈光状态类型有关。
王婷赵堪兴李丽华王蕊程文博
关键词:近视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与睫状体冷冻治疗绝对期青光眼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经巩膜二极管睫状体光凝(CPC)与睫状体冷冻(CCT)对绝对期青光眼的降眼压(IOP)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方法:前瞻性病例观察研究。纳入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绝对期青光眼85例,随机分成两组行CPC或CCT手术治疗,观察术前,术后1、3d,1、2wk,1、3、6mo的IOP、抗青光眼药物数量、眼前节炎症反应,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标准(VAS)评价术后眼球疼痛感。比较手术前后的所有指标及两种手术方式成功率的差异。结果:与CPC组相比,CCT组的IOP在术后1、3d,1、2wk,1mo较术前下降少,VAS评分在术后3d,1、2wk,1mo较术前下降少,抗青药物数量对数值在术后1、3d,1、2wk较术前下降少(P<0.05)。与CPC组相比,CCT组术后3d,1、2wk,1、3、6mo完全成功率较术后1d升高,但只有术后3、6mo有差异(P<0.05)。与CPC组相比,CCT组前房闪辉分级在术后3d,1、2wk,1mo较术前上升更多,结膜充血分级在术后1、3d,1、2wk较术前上升更多,角膜水肿分级在术后3d,1、2wk,1mo较术前上升更多,炎症反应更重(P<0.05)。结论:与CPC相比,CCT术后降IOP速度较慢,眼前节反应及眼部疼痛感较重且持续时间较长,术后需将抗炎药物及抗青光眼药物使用的时间延长。
王蕊杨瑾尹泽琳田晓峰曲乐许丹
关键词:睫状体光凝术睫状体冷凝术绝对期青光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