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裕萍
-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位心脏移植4例供心保护
- 2005年
- 目的:总结原位心脏移植的供心保护.方法:4例标准原位心脏移植取材时采用4℃晶体停搏液500~1000ml经主动脉根部灌注供心停搏,取出后再经主动脉灌注4℃UW液1000ml,并将其保存于此液体中.术中左心房吻合完毕,立即从右上肺静脉插入左房引流管至左心房,从左房引流管中持续缓慢滴注4℃冰盐水至开放主动脉前停止.结果:3例为自动复跳,1例为电击复跳.4例均存活至今,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冷晶体液停搏+UW液保存+术中左心房持续缓慢滴注4℃冰盐水适合心脏移植的供心保护.
- 盛裕萍袁玲玲高福民
- 关键词:原位心脏移植供心保护晶体停搏液
- 原位心脏移植4例体外循环分析
- 2004年
- 目的 :总结原位心脏移植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对采用标准法原位心脏移植 (例 4应用双腔吻合 )的体外循环心肌保护及术中监测要点进行分析。结果 :体外循环总时间 10 5~ 188m in,平均 139m in,供心总缺血时间6 4~ 10 0 min,平均 85 min,热缺血时间 0~ 2 m in,平均 1m in,血球压积 0 .2 0~ 0 .34,平均动脉压 8~ 14 .4 k Pa。3例为自动复跳 ,1例为电击复跳。 4例患者均存活至今 ,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良好的体外循环管理和心肌保护、合适的预充液组成。
- 盛裕萍袁玲玲高福民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移植预充液再灌注
- 脑保护灌注技术在胸主动脉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 2005年
- 目的:研究胸主动脉瘤外科手术实施脑保护临床意义.方法:胸主动脉瘤手术患者7例,男5例,女2例,病变种类有Debakey I型4例、II型1例、III型1例、主动脉弓动脉瘤1例.术中均实施脑保护措施,其中应用深低温停循环者2例,深低温停循环+上腔静脉逆行灌注者1例,深低温停循环+左右颈总动脉灌注者4例.心肌保护均应用4:1冷氧合血停搏液经主动脉根部或经冠状动脉窦顺行间断灌注.结果:成活至今6例,因吻合口渗血1例于术后2小时死亡,术后4~6h清醒5例,1例清醒时间延长.体外循环时间111~420min,平均19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8~154 min,平均82min;颈总动脉灌注时间26~68min,平均48min;上腔静脉逆行灌注时间53min.4例自动复跳.结论:胸主动脉瘤外科手术特别是弓部手术的脑保护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深低温停循环+双侧颈总动脉灌注、深低温停循环+上腔静脉逆行灌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均能有效保护脑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 盛裕萍高福民袁玲玲黄新冲尤庆生
- 关键词:胸主动脉瘤脑血管循环心脏停搏深低温停循环
- 平衡超滤法中应用1,6-二磷酸果糖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 2005年
- 目的:观察平衡超滤法及1,6-二磷酸果糖(FDP)对CPB中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心瓣膜置换术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平衡超滤(BUF)组及BUF+FDP组.在CPB开始、CPB30nim、CPB结束和术后2h抽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浓度.结果:对照组各类炎性介质的浓度随转流时间的延长不断上升(P<0.01);BUF组各时点各炎症介质的浓度的增高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BUF+FDP组个时点炎性介质的浓度变化不明显,CPB结束、术后2h炎性介质的浓度与BUF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0.01).结论:平衡超滤法能降低CPB时体内炎性反应,在等量回输的林格氏液中加入FDP能进一步减少机体炎性反应.
- 盛裕萍高福民姚登福陈荫椿尤庆生沈施仁
- 关键词:心瓣膜置换术平衡超滤1,6-二磷酸果糖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 高龄患者瓣膜手术体外循环22例实践体会
- 2006年
- 盛裕萍
- 关键词:体外循环高龄瓣膜置换术
- 平衡超滤对围体外循环手术期炎性因子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平衡超滤对围体外循环(CPB)期炎性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将3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平衡超滤组(BUF组),记录临床指标,并分别于CPB开始、30分钟、结束和术后2小时采集动脉血标本,应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指标。结果:对照组各类炎症介质的浓度随转流时间的延长不断上升;BUF组各时段的炎症介质的浓度变化较少,CPB结束时各炎症介质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平衡超滤能够降低炎性因子的浓度,改善心功能。
- 高福民盛裕萍陈荫椿姚登福
- 关键词:平衡超滤肿瘤坏死因子IL-6IL-8
- 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的护理特点 ,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调查分析严重创伤急诊手术患者 2 6 2的临床资料。结果 :2 6 2例严重创伤手术患者 ,抢救脱险 2 35例 ,死亡 2 7例 ,救治成功率为 89 7%。结论 :时间观和急救观 ,预见性和准确性 ,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整体护理 ,在严重急诊手术救治过程中 。
- 盛裕萍夏玲俞彩红
- 关键词:严重创伤抢救临床护理整体护理护理特点